-
1 # 正陽下的小草
-
2 # 7654不是數字
桃花扇的內容是借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歷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昇華。
侯方域題詩宮扇贈李香君,二人相戀。馬士英、阮大鋮欲與侯方域結交,透過畫家楊文 表示願代出資促成侯、李的結合。李香君怒斥馬、阮,侯方域受到李的激勵,亦對此事加以拒絕。武昌總兵左良玉率軍移食南京,朝野震動,侯方域修書勸阻,阮大鋮誣以私通和做內應的罪名,侯方域被迫投奔在揚州督師的史可法。
李自成攻陷北京,馬士英、阮大鋮等迎立福王,並對復社文人進行迫害,準備強逼李香君嫁與漕撫田仰為妾。李香君堅決不從,矢志守樓,倒地撞頭時,血濺侯方域所贈的宮扇。楊文在宮扇血痕上畫成桃花圖,李香君遂將桃花扇寄與侯方域。清兵南下,攻陷南京,李香君、侯方域先後避難於棲霞山,在白雲庵相遇,共約出家。
孔尚任企圖透過這個愛情故事,描寫明末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揭示南明覆亡的原因,抒發“興亡之感”。此劇表現了明末時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吳次尾、陳定生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鋮和馬士英為代表的權奸之間的鬥爭,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即作者自己所說: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實事實人,有憑有據。透過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表現南明覆亡的歷史,並總結明朝300年亡國的歷史經驗,表現了豐富複雜的社會歷史內容。
-
3 # 平英86
《桃花扇》寫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避亂南京,結識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一見鍾情,定情次日,香君得知婚事費用皆出於魏忠賢餘孽阮大鋮,其意在結納方域,以求開脫名。香君義形於色,立即下妝卻奩以還。大鋮銜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時,謠言方域為良玉內應。為避害,方域往淮南投奔史可法,為之參贊軍務。
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崇禎自縊,□臣馬士英、阮大鋮等即於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昏王□臣不理朝政,徵歌逐舞。馬士英、阮大鋮又屢屢加害香君,香君不屈,守樓明志,血染桃花,廷筵罵座,入宮軟禁。方域回到南京,與復社文人一起被阮大鋮捕獲,也鋃鐺入獄。
不久清兵南下,弘光、馬、阮出逃。方域出獄,隨張瑤星往棲霞山。香君趁亂出宮,也隨人入山。侯李二人在祭壇相遇,張道士以國恨、家恨之言點醒他們,二人雙雙入道。全劇在一派悲歌聲中結束。
《桃花扇》是一部歷史劇,作者以數十年的工夫探求歷史的真實性,達到“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確考時地,全無假借”的程度,可以稱得上是當時歷史舞臺的一部“信史”。
《桃花扇》共四十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實際共44出),分上下兩卷,是一部忠於史實的優秀歷史劇,它與《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並稱“中國古典四大名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是《桃花扇》的重要主題,作者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奸掌柄,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於不顧的腐朽政治。
劇中主人公李香君雖為歌妓,卻有明確的生活思想和是非界限。她把堅貞的愛情與反對邪惡勢力的正義立場統一起來,不為利誘,不畏權奸,感人至深。
回覆列表
桃花扇的內容是借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來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歷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