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彭曦書畫室

    雖然我是崇尚正宗的帖學,但我也崇拜康有為的碑學思想,對他的書法也只拜讀,但不學。

    康有為是清代碑學的集大成者,受清包世臣的《藝舟雙楫》和清代書家傅山的“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 的美學觀點影響較大。

    談起康有為的書法,不得不談碑學。碑學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學問,也指崇尚碑刻的書法流派,與“帖學”相對。碑學有“專指北碑”“北碑加篆隸”“北碑加唐碑”等三種基本含義。碑學始於宋代,興盛於清代中葉以後,尤以包世臣和康有為為代表。

    我們再看看康有為書法,是他尚碑的結果,不完全符合大眾審美。康有為雖然有著非常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是一個富有品質的傳統文人。但是,看康有為的書法,卻會發現他的書法作品不是非常悅目,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主流形態,而當時的主流,是延續了一干多年的學習書法都"出唐入晉″的帖學。

    他的書法是從篆隸和北碑中走出來的,是有一種天然純樸的美。但不似明清文人們主流的"館閣體″和"臺閣體"那樣的結字端端正正,規矩齊整劃一。他的字,使人感覺彆扭有餘,柔美不足。在普通大眾眼裡,康有為的書法甚至還有些醜。

    康有為的書法,不是為大眾審美而書,而是他內心世界的書法思想,是反傳統理念的一種展示。康有為書法理論,主要碑學,為書法的另闢蹊徑,本來就有別於大眾審美,當時普通人對碑學是比較生疏的,聽以,反對者眾矣。

    當你瞭解了康有為的書法思想,也就理解了他的審美與傳世的書法作品,而他的書法研究成果對於文化傳承有不可缺少的完善價值。康有為的北碑書法研究成果,成為書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康有為不僅是一位書法家,還是一位書法文化的探究者,他寫書法是為了呈現書法的碑質自然形態,而不是為了把書法寫得非常悅目,投其所好。他寫的是他的內心世界,他寫的是他的碑學認知,他寫的就是康有為書法。

  • 2 # 如石書藝

    康有為,人稱康南海。晚清碑學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其傾大半生,專攻書法理論,其書學思想主要集中在《廣藝舟雙輯》中,在書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影響深遠。關於書法,他自稱“執筆用九江先生法,臨碑用包慎怕(世臣)法,通張廉清之意而知下筆用墨”,他在《廣藝舟雙輯》中,在執筆上,要求腕平、豎鋒,強調“古人作書,無用指者”。關於運筆技巧上,主張“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蓋舉其要,盡於方圓。操縱極熟,自有巧妙。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這些經典書論,應是他的書法實踐之經驗。可見他下功夫之深。據說,他臨《瘞鶴銘》、《雲峰山刻石》、《石門頌》用力最多。主張用實筆,追求厚重樸拙的線條,極力反對清代纖弱嫵媚之書風。康有為的書法,按傳統帖學觀點評價,屬於不入格,所以持反對意見諸多,清代有之、民國有之,當今也有之。我以為,從其書論中可知,他對書法之本質,包括帖學精要,瞭如指掌。他骨子裡始終摒棄帖學,甚至厭惡帖學,試以革新之理念,創書法一片新天地,從這點上來說,他是成功者。其次,從他的敘述中,得知他用筆講傳承,也臨過諸多碑帖。第三,從他傳世的書法作品而言,自成風規,結構端正,筆力凝鍊秀勁,藏鋒重力著紙,始終不外漏筆鋒,有扶犁深耕之態,似乎像一位不修邊幅的老者,粗獷自然的藝術情趣。

  • 3 # 雅逸齋

    康有為的碑學理論影響很大。有好多人都認為康有為的理論大於康有為的手頭功夫。而且有大部分人並不喜歡康有為的書法,認為粗曠有餘而儒雅不足,其時,康有為的書法功夫是有的,我選擇康有為的幾件作品,共同品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適合定投指數型基金嗎?每天投100,等到牛市到來,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