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毒娃王木木

    生孩子前,雖然在一起生活,但思想獨立,基本都是各有各的活法,互不干涉,相互尊重。

    生孩子後,怎麼帶孩子,怎麼對孩子才是好的,各有各的觀點,孩子是底線,覺得不對的難以忍耐,以前的互不干涉不存在了,各有各的活法也不存在了

  • 2 # 陳哲升

    萬症找根源,方能對症下藥,媳婦有一條紅線不要越過,就是與婆婆的矛盾再大,不管多有理,不能直到找婆婆解決,樹有根水有源,因為你有老公才有婆婆,所以找你老公一起想辦法,然後由你老公出面解決,他們就算解決不好,有矛盾,不礙事的,沒隔夜仇的。婆婆如果有衝突,就不止有隔夜仇,甚至論年,更難化解。

    女婿與岳父岳母的相處之道也是一樣,由老婆出面應對她的父母,自己不能出面,才能避開‘’隔肚皮不一樣‘’(非親生的癒合力比親生的差)。

    當然,做好人的事,隔重皮效果更好,比如給紅包,送禮物等,反倒要媳婦給公婆,女婿給岳父岳母,更令人感動、念想。

  • 3 #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婆媳在東方世界是一個久遠的話題。

    這是男人怎麼也不懂的關係:兩個都是我愛的人,也都是愛我的人,為什麼就不能好好相處?這也是女人從青澀到成熟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大多數正常婆媳有一段蜜月期,就是兒媳新婚到懷孕之前這段時間,也許兩代人住在一起,沒有大的矛盾,也其樂融融;也許小兩口分開住,定期見面,在一起吃飯,倒也母慈子孝好不融洽。也有很多婆婆在竊喜:看吧,我跟兒媳處得來吧,羨慕死你們!

    唉,先別急,好戲在後面呢!

    從兒媳懷孕開始,矛盾就已經顯現。在傳統思想下,婆婆為了照顧兒媳,不可避免地會跟兒媳有更多的接觸,從吃穿到生產方式,都在存在分歧,這個時候,兒媳不聽婆婆的,那就成了不孝,成了嬌氣。而孕婦本身體內激素變化很大,情緒就很不穩定。這種時候,還想和諧嗎?

    到生產以後就更不用說了。你平時對兒媳不夠好,看不順眼都不要緊,月子裡試試看!

    女人剛生下孩子那段時間,從生理到心理都是很脆弱的,一方面她的身體還不能夠很好地照顧寶寶,需要他人的幫助,另一方面,她又因為自己是個母親不能多照顧寶寶潛意識裡感到自責、內疚,對言語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特別敏感,表現得情緒起伏很大,易哭、易怒。

    一個家庭,出生了一個孩子,可不只是抱著喂喂奶那麼簡單,多出來的事可多了。疲憊的只有媽媽嗎?不是的!很多奶奶/外婆也很疲憊,心裡是高興的,也是不安的。生怕自己照顧不好孫輩,也生怕兒媳照顧不好孫輩,她們也同樣很焦慮。在這種情況下,女人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是一觸即發,本來雞毛蒜皮的事被無限放大。

    怎麼解決這種困境?關鍵的還是中間那個男人。

    如果你的妻子和母親水火不容,你問問自己,你在這段關係裡是不是扮演了一個寶寶的角色,不僅沒盡到爸爸的責任,也沒盡到兒子的義務,甚至連一個好老公都不算?你安心當甩手掌櫃的時候,你的妻子和母親在不停地內耗,你妻子變老變刻薄了你看到了嗎?最終傷害的還是家庭和孩子。

    如果你能做好中間健康的樞紐,那家庭的情況肯定要好的多。該妻子作決定的時候讓她自己決定,你只要支援就可以了;該講科學的時候就講科學,你媽肯定聽你的;該誇老婆的時候誇誇老婆,你媽也沒什麼話說;該肯定老媽的時候就肯定老媽,你妻子也會跟著感激……

    同為女人,互相理解也很重要。如果實在說不上話看不上對方,那就儘量避免住在一起。同理心很重要,兒媳多想想婆婆年紀這麼大了還在盡力幫忙操勞,婆婆多想想兒媳跟自己一樣生兒育女受了多少罪。

    真的很難嗎?我看未必,只是我們在這快節奏的生活裡都急急忙忙趕路,出了錯都急著指責他人罷了。

    最後,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憑子貴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