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色楊宗海

    現在除了在極偏遠的農村還有少數家庭供奉這種牌位外,基本沒有了。

    “天地君親師”(後改為天地國親師),是五種最需要尊敬的人。出於對大自然的神秘及對大自然的感恩,敬天地是理所當然的,天、地也是虛擬的物件。實指的物件是“君親師”,君,指一國之君,也就是皇帝;親,指父母大人,生我養我,當然要敬;師,就是老師,以前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所以老師地位是很高的。

    把“天地君親師”作為教條,推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有其不合理之處。但是唯我獨尊、目空一切——目無國家、目無父母、目無師長,顯然也是錯誤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值得我們發揚,基本的倫理道德應該遵守,如;我們越來越認識到遵循自然規律的重要性,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我們要敬畏自然;愛國是每一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品德,故有必要常常對全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父母給我們生命,老師給我們智慧,都值得尊敬。

    所以我認為,對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天地國親師”倫理觀,我們應該秉持吸收其精華,拋棄其封建糟粕的態度而加以發揚。

    一個無序的社會是可怕的。我們後代現在最缺的就是道德倫理觀的教育,這一課應該補上。

  • 2 # 臨安小梁

    一、源起

    天地君親師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依據。祭天地源於自然崇拜,中國古代以天為至高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於君權神授觀念。由於在封建社會君王是國家的象徵,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祭親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天地君親師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更在民間廣為流行。

       二、現狀及適應性

       (一)現狀:即將消失的古代倫理道德標示或信條。2017年開始關注“天地君親師”這型別紀實題材的拍攝。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城內透過多次走訪,結果是:“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幾乎消失”,但在偏遠的山區鄉村部分存在,詢問村民後得知:目前只是家裡的老人在維持祭拜活動,年輕人已不在信奉。大量走訪及資料給出的結論:即將消失的古代倫理道德標示或信條。

       (二)適應性: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知增強,對“天地君親師”部分內容進行淡化或拋棄。如在農村,古人祭拜天地,祈禱風調雨順;現今科普入村寨,自然科學、氣象技術及農業科技等正為農業發展助力增效;現今,“親師”關係處理及敬畏的方式,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呈現了多樣性。現代人透過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親人的愛,對師長的尊敬。

    當然,在生活中特別是農村山區的一些老人依然推崇或祭拜,可以理解為:那是他(她)們對風調雨順、美好生活的祈禱;部分年輕或中年人推崇或祭拜,可以理解為:感悟、傳承等等。

    總之,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3 # 手機使用者71935212912y

    我認為,天地人靈的敬畏。是過去的科技落後!但是,人們對未知的知識。能虔誠祭拜,那是對自己心中的願望,能夠實現的期待!生活中的困難,善惡有報的無奈之舉!

    隨著社會的發展。倫理剛常,因果報應輪迴。被年輕人淡忘,實屬不該!因為,這是門學問!很多科學難以解答的,是玄學!

    試問,一個社會。一個人。沒有自我約束的言行,沒有你生養我長大。我送你百年!這個起碼的人生理念!這會是什麼結果?

    這個問題,往大了說。是信仰和社會問題。往小了說是道德問題。不管什麼,玄學就在你身邊!就在你身上!感恩的人,事事如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培養孩子父母“一個都不能少”,用法律給家長“立規”管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