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彩迷德哥
-
2 # 千枝萬葉74080886
第一個音符的音高是怎麼確定的?為什麼?
第一個音符的音高是由簡譜譜首的調號“1=x(x代表C~B七個音名中的任一個)”來確定的。
例如,在調號1=G中,調式主音1(do)由G音的音高位置所確定。
就是說,在G調中,把音G的音高位置唱作調式主音1(do)。
這是因為,簡譜中採用的是沒有固定音高的“首調唱名法”。
簡譜各音之間只有相對的音高,只有確定了調式主音的音高,其它的音高才能由確定了的調式主音的音高位置推匯出來。
打個比方,漲潮時,船邊掛一舷梯,水漲船高,舷梯也隨船升高。如果只告訴你第三級舷梯,你只知道這是相對於整個舷梯的第三級,而無法確定第三級的具體高度。
只有確定了漲潮的某一時刻船升高的具體位置,才能確定第三級舷梯的具體高度。
採用首調唱名法的簡譜中第一個音符的音高確定,與此比方相似。
還要更正一點,在採用固定唱名法的五線譜中,不要說“第一個音符的音高”,即便是任何一個音符的音高,都是固定的,根本就不存在“第一個音符的音高是怎麼確定的”一說!
只有在採用“首調唱名法”記譜的“簡譜”中,才存在“第一個音符的音高是怎麼確定的”一說。
因此,題主的問題前,應加以“在(採用首調唱名法的)簡譜中”的限定條件,題主的提問才會成立。
-
3 # 知臨教育
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不同的振動頻率會產生不同的音高。歷史上音高沒有統一規定,直到1939年5月國際標準協會規定a1=440HZ,也就是a1這個音的振動頻率為440HZ(每秒鐘振動440次)。有了這個標準音高,其它的音就可以相應算出來了。
再深入一點,其實音與音之音的差距並不是簡單的根據振動頻率的多少來確定的,人耳感覺同樣的振動頻率變化比產生的音高變化是一樣的,而不是振動頻率增加或減少多少。比如a1=440HZ,比它高一個八度的音是a2=880HZ,頻率變化是它的2倍增加了440HZ;那比a2高一個八度的音並不是再增加440HZ,而是a2=880HZ的2倍也就是a3=1760HZ。
十二平均律中半音之間的振動頻率比約為1.059463,也就是比a1高半音的振動頻率為440x1.059463約等於493.883213HZ,再往上半音就在這個音的基礎上再乘於1.059463……這樣連乘12次剛好得到第一個頻率的2倍,也就是高八度的a2音。說起來這一頻率變化比還是華人率先發明的,中國明朝科學家朱載堉用橫跨81檔的特大算盤將根號2開12次方,首次計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的半音變化比率為1.059463094。他在公元1584年成書的《律學新說》裡完整地闡述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而且據此設計製造出了弦準和律管,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早的音準器。而被譽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首次用十二平均律作曲的巴赫,出生於100年之後的1685年。
所以第一個音的音高是根據振動頻率人為規定的,其它各音都是根據標準音的頻率按照變化比來確定的。
回覆列表
在簡譜中,每首曲音符的音高是以開頭註明的調而決定,定調什麼音而決定一首歌曲的音高。曲譜中某處需要升調降調和上下滑音,會在曲譜某小節需變調的上方有註明變調符。一首歌的定調,是為了樂隊更好的與歌唱者的配合演湊。不然你湊c調我唱A調,這樣音樂就亂套了!定調是把一首歌的音高是根據歌手音質能唱到多少高度的高音而定於配樂和歌唱。一般情況是歌者要支援配合原曲音調演唱。因為每個音符的高變化,引響著歌曲意境和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