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苦茶庵
-
2 # 爾朱少帥
周朝是諸侯分封制度,天子實際直接管轄的就都城周邊而已。其他地盤都封給大諸侯了,大諸侯再封給自己的小諸侯。
那時候就有了“中國”的叫法了,不過跟現在的意思不一樣,那時候的“中國”特指天子直接管轄的都城周邊而已。
而說的“華人”就是周天子直接管轄的人口。周天子的軍隊也就帶上伙伕大約3萬人左右,遇上外派一部分出去,分散駐紮在一些地方。天子跟前的有千百號人就不錯了。
西周最興盛的時期大約持續了半個世紀,到周昭王時,向南方發動戰爭,結果全軍覆沒,連昭王本人也沒有能回來。周穆王即位後,因為征伐犬戎無功而返,被諸侯所輕視,致使王室的威望日漸衰微。自穆王后期以來,西周的統治開始走下坡路,共王雖較勤勉,然而也只能算個守成之君。懿王、孝王之時,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土地兼併,奴隸反抗和逃跑也時有生。到周夷王時,周王室的地位更加衰落,諸侯來朝時,夷王甚至不敢坐受朝拜,周王下堂會見諸侯就從他開始的,反映了周王室與諸侯國之間勢力消長變化的情況。
夷王死後,其子厲王即位,這是一個暴虐無度的昏君,橫徵暴斂,民怨日深。根據金文的記載,在厲王統治時期,周軍經常南征說明周王室與南方的楚國關係相當緊張。周厲王既要防禦西北邊境又要在南方開闢戰場,處於兩面作戰的形勢下。在軍事上如此,在內政方面同樣不妙。在厲王即位之前,山川林澤的物產歸全體周人所有,甚至連周文王在豐京所建的供王室遊獵的苑囿,也允許普通貴族和平民漁獵採集。然而周厲王即位之後,卻聽從了榮夷公的建議,宣佈山林川澤歸周王室所有,壟斷了其中的一切收益。這一規定剛宣佈,立即引起廣大華人的不滿,國內怨聲載道,反抗的情緒日益高漲。周厲王聽到人們的抱怨、議論後,不思悔改,竟大發雷霆,命令衛巫監視民眾的活動,嚴禁華人議論政事,違者一律處斬。在這種恐怖的統治下,華人不敢公開講話,只有在道路上相遇時以目示意,表示心中的怨恨。諸侯們見周厲王失去人心,便不再來朝見。
殘暴而愚蠢的周厲王以為他的恐怖政策行之有效,得意忘形地誇耀自己能“弭謗”,即消除他人的非議。然而這一切只是表面現象,人們對周厲王的憤恨情緒更進一步加劇了,就像火山爆發前的寂靜一樣。召公向厲王極力勸諫,《國語·周語》記載了召公原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希望厲王不要採取這種統治辦法,但周厲王卻置若罔聞,反而變本加厲。
哪些人可以稱為華人呢?周代實行國野制度,居住在城市之內的人稱為華人,居住在城市之外的人稱為野人。華人大都是平民擁有一定的地位和政治權力。西周自昭、穆王以後,貴族分化嚴重,許多失勢的貴族和貧困計程車階層,社會地位不斷下降,在城市中與一般平民雜處,成為“華人”的組成部分
公元前841年,鎬京城裡幾乎沒有人敢高聲說話了,周王室與民眾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點。憤怒的華人忍無可忍,終於起來暴動,他們拿起武器衝入王宮,連戍衛王宮的衛士也加入到暴動中來。這時的周厲王嚇得渾身發抖,惶惶如喪家之犬,從王宮的後門逃出,一直跑到彘地(今山西霍州東北),最終客死他鄉。厲王逃走後,太子靜藏於召公家中,華人又包圍了召公家,逼迫召公交出太子。於是召公讓自己的兒子化裝成太子,交給華人,被華人殺死。這位僥倖逃過一死的太子,後來繼承了王位,即周宣王。
華人暴動是西周時期的一件大事,顯示了民眾的力量,迫使周王室放棄了山林川澤的專利政策,這是對周王室的一次沉重打擊。後來所謂的宣王中興,也只是曇花一現,無法扭轉衰落的趨勢。參加暴動的除了華人以外,還有不少低階貴族和武士,王室的軍隊也沒有前來鎮壓,所以這次暴動並沒有激烈的對抗和流血。華人暴動發生後,鎬京一片混亂,群龍無首。於是周公、召公在貴族的推舉下出來主持政事,收拾殘局,史稱“共和執政”。共和時期一共持續了14年時間。關於“共和執政”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華人推舉共國國君共伯和,執掌西周政務。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這是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到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周、召等人歸政於太子靜太子即位,是為周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