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18099275140

    二發(proofing)出現狀況存在各種原因,部分原因在二發,部分則在前部環節。

    酵母/酵頭無活性可能性最小,基本可排除。假設真沒活性,主發酵階段你早能察覺問題了。除非你二發環境使用太高溫度,但目前的烤箱發酵環境正常情況下不會到,更別說正常室溫。喪失入爐膨脹(oven spring)基本屬二發過頭問題,酵母養料被消耗殆盡。假設二發極短情況照舊,那主發酵可能已過頭。二發判斷只需用指印測試(finger dent test)即可,無需限制死時間。扁平化現象出現說明整形並不到位,整形根本目的無非製造夠用的表面張力,接縫處更要捏緊,否則等同釋放張力。對中低含水量麵糰而言整形沒啥難度和技術含量,多實踐幾次,操作多留心相信你馬上會掌握到位。高含水量麵糰整形到位的確仍易發生扁平化,故歐包麵糰往往放藤籃(banneton)二發。但必須要明確兩點:一方面,假設整形沒到位,那藤籃裡倒出來照樣瞬間成大餅;另一方面,整形到位就算沒有藤籃,麵糰烤制後也不該變成大餅,其入爐膨脹依然劇烈,最終成品體積毫不遜色,差別在於外形,即底部橫截面積更大,粗看欠飽滿感。此處所指高含水量大略為白麵團75%以上,高比重全麥麵糰85-90%以上,估計你圖裡的麵包不在此範疇吧。假設整形&二發階段實施到位但問題依舊,那麼檢查下揉麵/拉伸&摺疊環節問題。簡單點講,麵糰延展性足夠但彈性不夠,你需要加固麵筋網路。另一個簡易調節辦法是適當降低水量,麵糰保持外形的能力會顯著增強。麵包外形組織問題實在沒頭緒,不如操作簡單粗暴點。直接選個等橫截面容器,主發酵等高度翻倍即告結束,鬆弛整形環節不論,二發做指印測試判斷入爐,無需理會任何配方給的時間,一律只看狀態。嫌時間長就放入升溫加溼環境,反之就放入冰箱。下面三張圖是我玩的70%semolina麵包,總體粉水比83%左右,極溼極溼(水其實加過多咯),畢竟semolina並非全麥,吸水能力不強。主發酵狀態顯然爛如麵糊,二發後照樣扁平化但入爐膨脹並沒問題,最終切片略扁但顯然也不會成為大餅(不過二發其實偏短了)。如果降低含水量的話,切片那圖不知道會飽滿到哪裡去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左和右是怎麼定義的?有哪些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