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近鋒世說醒語

    天祿和辟邪都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天祿又稱天鹿,似鹿而長尾,一角者為天祿,二角者為辟邪,都可攘除災難,永安百福。

    辟邪和天祿,是自漢代沿起的鎮墓獸,其狀威武兇猛,可除兇祟。所以古人用它們來看守闕門和神道,亦作為昇仙的座騎。寄託了古代華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久而久之,越傳越神,瑞獸之位定焉。

  • 2 # 給您劈個叉

    其實就是我們大部分人戴的招財吉祥物——貔貅,貔貅講究成雙成對,有一公一母,左腳在前,稱為天祿,是公的,招財的,右腳在前稱為辟邪,是母的,守財的,講究一公一母,一招一守,錢財不走。如果是身上戴的,一般不講究公母。目前香港那邊比較流行的,是把貔貅分開來說的,頭頂上有隻角的,叫天祿,有的人家裡擺放的就只有這一隻,說法也不一樣,中國古代好多神獸都是成雙成對的,比如說麒麟,鳳凰,貔貅等等,具體來講,後期發展文化不一樣,說法也就不一樣,不管是單隻來看還是成對來看,都是有好的寓意,只要喜歡的就好了。謝謝

  • 3 # 一老沈一

    天祿和辟邪,都不能說是上古神獸吧?上古在中國,是指秦皇以前,歐洲的上古晚的多,是公元500年以前。天祿和辟邪,是漢代的事情。另外,有人說天祿和辟邪是貔貅中的兩種,也可能不對。

    一,貔貅,《尚書.牧誓》曰:“如虎如貔”。《說文》解釋說:“貔,猛獸”,豹屬。《詩經.大雅》雲:“獻其貔皮”。陸璣疏:貔,似虎,或曰似熊。《史記.五帝紀》說:黃帝“教熊、羆、貔、貅、貙(chū)、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注》:“此六者猛獸”。清代王士禛的解釋最有意思:“貔貅產峨眉,自木皮殿以上林木間有之。形類犬,黃質白章,龐贅遲鈍,見人不驚,群犬常辱之,其聲似念陀佛,非猛獸也。”他指的是熊貓。綜上所述,貔貅在距今2500年以前的古文獻既有記載,應該是猛獸,所以《周禮》載,兵車旌旗上畫貔貅。但不管怎麼說,沒見古人說過貔貅是天祿和辟邪,或許我孤陋寡聞了。 (漢代石刻天祿)

    二,關於天祿和辟邪,見到最早的記載是《漢書.西域傳》,其曰:“烏戈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注》:“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者或為辟邪。”烏戈,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書.揚雄傳》載其賦曰:“乃萃然登南山,瞰烏戈”——在三十六國的最西邊,大約處於現在印度境內了。《後漢書》說:“月氏嘗助漢擊車師有功,是歲供奉珍寶、符拔、師子。”月氏應該是指當時恆河流域的貴霜國;車師國在現在的吐魯番附近;師子是獅子的古寫法;符拔即桃拔,音譯不同而已,應該指的是天祿和辟邪。這就和前面說的天祿和辟邪來自烏戈之地的說法對上了——來自西域。 三,天祿,一定是天鹿的諧音。因為很早的時候,中國古人就用“天祿”這個詞,表示天賜福祿。《尚書.大禹謨》裡有“天祿永終”的說法;《漢高祖功臣頌》曰:“赫矣高祖,肇載天祿”。漢代,西域國家進貢了獅子和某種叫天鹿的鹿科動物,因為符合天祿這個吉祥之意,便改名為天祿,並當作了“門神”。《後漢書.靈帝紀》載:“修復玉堂殿,鑄……天祿、蝦蟆”——漢靈帝的時候,開始把天祿(鹿)當作瑞獸。宋代歐陽修考證過這件事,他在《集古錄》裡說:“今鄭州南陽縣北有漢宗資墓,前碑旁有兩石獸,一曰天祿,一曰辟邪”。辟邪,肯定也是取其吉祥的諧音,把同一鹿科動物一分為二而已。唐代顏師古說的比較邪乎,說辟邪是傳說中的神獸,誰傳說的他也搞不清。還有人把天祿說成是《山海經》裡的神獸,響應者同樣寥寥。漢代,還有天祿的鎮紙,把西域進貢來的動物進行藝術誇張是肯定的。後來,這個傳統就流傳了下來。清朝,三品官的墓碑,碑首刻天祿和辟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評彈泰斗蔣月泉蔣門第一大弟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