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tsz38770

    肌肉注射是一種常用的藥物注射治療方法,指將藥液透過注射器注入肌肉組織內,達到治病的目的。不是什麼情況下都能進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結、感染時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療。肌肉注射主要適用於:不宜或不能做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時,以及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時。在進行肌內注射之前要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注射部分的定位和相關藥品、器材的準備。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為臀大肌,其次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對注射部分的精確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後上棘與尾骨尖這間,肌纖維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時應避免損傷坐骨神經。坐骨神經起自股叢神經,自梨狀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時注意坐骨神經體現投影:自大轉子尖至從骨結節中點向下至胭窩。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該處血管、神經分佈較少,且脂肪組織較薄,目前使用日趨廣泛,定位方法有兩種:  a以食指尖和中指類分別置於骼前上棘和骼吟下緣處,在骼峪、食指、中指之間構成一個三角形區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構成的角內。  b骼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病兒應以其手指的寬度為標準。   股外側股注射定位:位置為大腿中段外側:一般成人可取髖關節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範圍,該處大血管、神經幹很少透過,且部位較廣,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取得臂外側,肩峰下2~3橫指處。此處肌肉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劑量注射。  體位:可取坐位或臥位。  (1)臥位:臀部肌內注射時,為使區域性肌肉放鬆,減輕疼痛與不適,可彩以下姿勢:  側臥位:上腿伸直,放鬆,下腿稍彎曲。  俯臥位:足尖相對,足跟分垂,頭偏向一側。  仰臥位:常用於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採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較為方便。  (2)坐位:為門診病人接受注射時常用體位。可供上臂三角肌頭,如注射用藥為油劑或混懸液,需備較粗的針頭;按醫囑備藥液。  操作程式:  (1)備齊用物排攜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幫助病人取適當體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單獨用3%絡合碘消毒面板,待幹。  (3)排盡抽取藥物之注射器內空氣。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開面板,右手持針如握筆姿勢,以中指固定針栓。針頭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內,一般進針約2.5~3cm(針頭的2/3,消瘦者及病兒酌減)。  (5)鬆開左手,抽動活塞,如無回血,固定針頭,注入藥物。注射畢,以幹棉籤按壓進針處,同時快速拔針。  (6)幫助病人臥於舒適體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應注意下列問題:  (1)需要兩種藥液同時注射,應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無回血時,方可注入藥物。  (3)注射部位適合於個體。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股注射,應選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兒在未能獨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發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  (4)定位準確,尤其是臀大肌注射應避免損傷坐骨神經。  (5)切勿將針頭全部刺入,以防針頭從銜接處折斷。一旦針頭折斷,保持區域性及肢體不動,迅速用血管鉗夾住斷端拔出。如斷端全部進入肌肉,則行手術取出。  (6)需要長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經常更換,以防區域性形成硬結,若出現硬結,則可採取熱水袋或熱溼敷、理療等處理。怎樣護理肌肉注射的孩子?肌肉注射是小兒患病時常用的一種給藥方法。一般常用於藥物不宜口服、病兒不能口服藥物,或根據病情需要快速藥物效果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肌肉注射雖然由護士執行,但作為家長也應該協助做好護理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zi盧錫安遭黑粉嘲諷單殺,Uzi認真學習後主W重新整理網友認知,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