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蛤邁德
-
2 # 手機使用者59514035103
衛星通訊有一定的限制,靜止衛星和低軌道衛星受軌道、壽命、通道轉發器的制約資料量有限制。要命靜止同步衛星的每年有幾天受凌日的影響,會中斷通訊。低軌道衛星每次通訊時間有限。同時具有上行(訊號發射到衛星)的地面站造價較高,一般是採用專門的地面站。另外衛星通訊保密性較差。
光纖(纜)通訊需要架設線纜受,地理環境和成本影響。衛星通訊在環境廣袤人口稀少地區、移動終端上可以彌補光纖通訊的不足。兩種通訊方式會長期並存,互為補償。
-
3 # 只因有亻爾
衛星傳送的無線電訊號,由於地球的大氣層和地磁場對無線電訊號影響很大,所以就需要一種用光纜傳輸訊號的線路,光纜的優點很多,頻寬很大,衰減很小,抗干擾,保密性強,等等,兩者共存,互補。
-
4 # 滴水成冰V
衛星傳送的無線電訊號,受地球的大氣層和地磁場及各種電磁裝置的干擾與影響,而光纜通訊的優點很多,頻寬很大,衰減很小,抗干擾,保密性強,只是受海洋環境的腐蝕較嚴重。當然目前最安全最先進的還屬量子通訊,目前各國正在努力發展研製中。
-
5 # 使用者54408761155
各有所長,所以才採取衛星與光纜的結合使用,軍隊有無線電等,但是一般的據點作戰都是使用線纜,線纜受到的影響低,衛星的話在強磁場等情況下會受到干擾,各國沿海都有海纜!
-
6 # 稀星天外
世界上第一條水下電纜是在1858年建成的連線美英兩國的有線電報線。當時,一個字母的莫爾斯碼傳輸需要耗時兩分零五秒。到1988年,跨大西洋八號(TAT-8)線成為了第一個海底光纜依靠光纖快速傳輸資料,每秒傳輸率達到280兆位元,大約是當時美國家庭平均網際網路連線速度的150倍。
圖一 世界第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電纜路線
2018年,Marea海底光纜開始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和美國弗吉尼亞州之間執行,傳輸速度高達每秒160太位元是普通家庭網際網路連線(100兆位元/秒)的160萬倍。這個頻寬只有在光纜上可以實現,以目前號稱世界上頻寬最大的ViaSat-2寬頻通訊衛星來做個比較,後者只能夠達到每秒300吉位元,是Marea海底光纜的0.18%。
圖二 ViaSat-2寬頻通訊衛星
除了頻寬以外,海底光纜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通訊時延,也就是一段資訊從A點傳到B點所花費的時間。一般而言,衛星通訊的時延會是相同距離光纜時延的12~15倍。這個也很容易理解,畢竟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圖三 跨大西洋海底光纜傳輸資料的需求預測(到2024年)
第三點,光纜特別是深海光纜被幹擾和竊聽的難度相對較高。你需要專門的裝置,帶有一個可以下沉到海底的光纜抓鉤,抓住並將其提升到海面,而不會損壞光纜的其餘部分。然後,你在切割光纜,安裝竊聽裝置,重新連線光纜的全過程中,必須不破壞光纖中的光通訊。您還必須希望光纜的維護管理員在此過程中沒有注意到正在發生的事情。這需要很多專業裝置才能做到。更不用說光纜有一層銅管上加有高達10000伏特的直流電壓(是用來給纜線和光纜中繼器宮殿的),在處理這層銅管時,很容易觸電。
圖四 操作海底光纜需要非常先進和精密的器材
今天,全世界約有380條水下光纜在執行,長度超過120萬公里。隨著網際網路變得越來越移動化和無線化,透過海底光纜傳輸的資料量呈指數級增長。
圖五 世界主要海底光纜分佈圖
回覆列表
其實道理很簡單,現在可以用飛機運送貨物了,為什麼還要貨輪,火車。。。
無外乎運力、成本。
目前,光纜所能承載的頻寬和低成本,是衛星遠遠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