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一個人帶孩子沒有時間去做修復,現在產後一年多了還是漏尿,咳嗽打噴嚏跳繩都會漏尿,想用跳繩減肥都不行。骨盆也前傾的厲害,用自測法拳頭都能從腰後穿過去,生完孩子更胖了吃的也不多,飯量跟懷孕前差不多我還是母乳餵養,但是胖的都沒樣子了。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想問問一年半後做修復有沒有用。
-
1 # 悅食紀
-
2 # 瑜伽界的小萍萍
可以的,但是修復速度會慢一些,在修復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好的狀態,調整好心態。
進入盆底肌修復階段說明媽媽們已經有了產後修復意識,在這個時期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據經驗和醫囑,我梳理了以下四大方面:
1、盆底訓練:
— 動作到位:無論是否使用康復器械,都要正確收縮盆底肌肉,鍛鍊到會陰內肌肉,盆底運動過程中避免帶動腹部、大腿及大腿根部以及外陰肌肉。
—循序漸進: 產後6周內,建議先做較溫和的盆底運動,如:平躺進行凱格爾運動;6-8周後惡露乾淨後,可以進行盆底康復電療已經佩戴陰道啞鈴進行盆底肌訓練運動。
2、日常活動:
— 不可以過度勞累、勞作
— 避免拎重物,以及長時間的下蹲、彎腰動作(比如:拖地掃地、插秧)
— 儘量長時間的站立抱小孩,可以採用坐姿抱小孩,減少對盆底肌的壓力。坐姿抱30分鐘應休息,輪換其他家人照看寶寶。
3、日常作息:
— 睡眠充足:儘量保證每天6-8小時睡眠。要照顧年幼寶寶的媽媽可利用碎片時間,寶寶睡的時候媽媽也睡一會,家人帶寶寶的時候媽媽乘機打個盹或閉目養神。
— 大便通暢:長期便祕會增加腹壓,加重盆底功能障礙。
— 不宜焦慮:無論產後盆底肌評估是輕微還是中度重度損傷,媽媽都需要儘可能調整心情,不要太過焦慮,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盆底肌治療。情緒壓力的累積也會在無意識中加劇盆底肌肉的緊張,當這些肌肉長期被收緊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就會導致盆底肌疼痛,以及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
— 夫妻生活:在醫院電療或是在家用康復儀自己操作電療的媽媽們,在電療週期內避免過多的夫妻生活,給盆底肌一個相對較長較穩定的恢復治療時間段。
4、日常飲食:
— 儘量少吃或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咖啡和茶,避免刺激已鬆弛的盆底肌肉。
— 有盆底肌功能障礙的女性體內膠原蛋白含量下降,可適當增加高質量蛋白的攝入;
— 由於盆底肌問題導致排便困難的媽媽,可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幫助腸道蠕動,如白菜、花菜、芹菜、菠菜等。
-
3 # 鍾文整脊康復
以前治療過一位領導,是高中時運動損傷導致骨盆失衡,導致疼痛反覆發作二十多年,到了四十歲後症狀表現比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了,但堅持治療一個療程後,症狀基本消除,所以像這類情況,首先還是要去中醫院的推拿科或骨傷科就診,檢查清楚,比如拍攝腰椎磁共振檢查及骨盆平片,進行體徵檢查及觸診評估,判斷引起症狀的主要原因,才能鑑別診斷,對症治療。
-
4 # 90後說育兒
時間有點長了,不過也是會有著效果的,肯定是沒有生產完做效果來的快。
不過,如果漏尿較為明顯的情況下,建議先到相關的產後恢復中心,對盆底肌肉進行檢查,看看所損傷的程度。此時,會拿出一個骨盆修復的方案,配合康復治療,帶來的效果會事半功倍的。
畢竟產後一年還漏尿,可能與夫妻性生活不協調有著關係的。儘量在性生活中,男方減少對你尿道口的刺激,不然漏尿現象還是會有的。
-
5 # 水瓶座小怡子
一般最好是產後半年內去做,修復得效果更明顯。現在你這種情況建議去醫院檢查做恢復治療+理療,一般的產康機構只是按他們的流程來,可能針對性不強。
-
6 # 小林子啦啦啦
產後骨盆修復和盆底肌修復是可以一起做的,不衝突的。其實,盆底肌修復就是骨盆修復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骨盆正位。不管是骨盆修復,還是盆底肌修復,其重點就是盆底肌,所以在做盆骨修復的時候,盆底肌也是得到了修復的。
一般在產後半年內將骨盆修復好,這是修復骨盆和盆底肌的最佳時間,而且這種修復是越早越好的。如果骨盆和盆底肌沒有修復好,會出現很多症狀。比如骨盆不正,會讓臀部變得扁平,髖關節也會朝內側傾斜,腰部彎曲也會比較嚴重,甚至會變成O型腿。
再比如盆底肌鬆弛,會在哈哈大笑的時候,出現漏尿的情況,這是非常尷尬的。另外,還會影響到性生活,導致性生活質量下降。所以,女性朋友產後要及時修復好骨盆和盆底肌,必要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人工干預修復。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7 # 田多媽
越早做恢復的時間就越好快,但不管什麼時候做,都不晚。
盆底肌修復不僅僅是產後女性的剛需,對於有過性生活3年以上都應該重視盆底肌鍛鍊。同時盆底肌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得鬆馳。
這個幹船塢原理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要做盆底肌和骨盆康復。
把“水”當做我們的盆底肌,而牽引著船體的“纜繩”當做結蒂組織,那這個船塢就是我們的盆腔臟器,當盆底肌力量很弱,也就是這個“水”下降,或者“水”不足,“船”就會下沉,也就是臟器脫垂,也會引發尿失禁、性生能等一系列問題。
當我們的骨盆旋移錯位,那牽引著船體的“纜繩”也會受到不同程式的牽拉,這樣我們的船塢是不是也會不在正確的位置上?
再加上胎兒十月的壓迫,分娩過程中造成的盆底肌的不同程度的損傷。孕前、孕期、孕後錯誤的姿勢,都會導致骨盆的旋移錯位。
盆底肌的恢復是應長期堅持的、骨盆修復在調整後,應注意自己日常生活的姿勢,所以不管是產後多久,都應該科學及時地做修復。
-
8 # 邵梅瑜伽小課堂
產後恢復的黃金期是一年之內當然了沒有人生過孩子的根本不知道生完了孩子得事情,尤其是要一個人帶孩子的,根本沒有時間出去鍛鍊,所以一般人都會完美的錯過一年的黃金期那麼一年過後就不能恢復了麼?不是的,我有一個會員今年55歲,跳繩漏尿但是她做了兩年的瑜伽就好了,她並沒有天天只練習盆底肌只是做瑜伽的動作那麼就恢復了,你瑞特針對盆底肌的練習的話是不是效果能更好呢?所以是可以恢復的只是需要你堅持下去,否則漏尿的這樣症狀會一直伴隨著你閱讀完本文章你將獲得以下三點資訊內容
1)盆底肌和骨盆骨盆前傾的瞭解
2)如何修復盆底肌
3)如何修復骨盆前傾
一、盆底肌和骨盆前傾的瞭解盆底肌
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症狀,顯得臀部比較翹是一種自然的骨盆形態,大多數人無須矯正只需要做一些正確的站立姿勢就可以調整異常前傾多見於脊柱畸形
骨盆前傾是為了適應自身結構、調整身體重心、維持平衡。一般來說,骨盆前傾是一種骨盆的自然狀態,很多人都存在骨盆前傾站立時的骨盆中立位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中中國人的骨盆傾斜角在3°到19°之間,男女之間差異不大骨盆異常前傾是一種不適應脊柱以及下肢形態的骨盆位置,容易引起腰椎前凸增大和膝過伸,嚴重的會引起腰椎滑脫、椎管狹窄一些疾病包括脊柱側凸畸形、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可能會引起骨盆異常前傾
二、如何修復盆底肌
動作一瑜伽的駱駝式
1、跪到墊子上將臀部抬起來
2、雙腿分開和肩膀同寬,雙手在腰部兩側
3、吸氣頂髖向前臀部收緊肩膀放鬆
4、呼氣向後頭部放鬆肩膀下沉雙手去抓兩腳的腳後跟
5、保持身體脊柱彎曲胸腔向前用力開啟雙肩做5個呼吸然後起身向上
6、這個姿勢可以做3-5組的練習,手抓不到腳後跟的話就拿個磚代替
動作二仰臥向上練習
1、我們找一個啞鈴或者固定的東西放在腦上方
2、雙手抓住吸氣雙腿向上舉起來
3、保持調息再次吸氣雙腿向上帶動臀部抬起來收緊腹部
4、呼氣收緊腹部向下落下去
5、保持10-15次為一組然後做3-5組的練習
動作三上下襬腿練習
1、仰臥到墊子上雙手放到兩側掌心向下
2、吸氣雙腿向上抬起來腳踝和髖部垂直
3、呼氣讓腿部擺動上下但是不要落地
4、收緊腹部頭部肩膀試著抬起來讓頸部放鬆保持穩定
5、保持一分鐘的時間腿部這樣擺動練習收緊腹部,做3-5次
說明
盆底肌鬆弛就是因為懷孕10個月一直保持放鬆的狀態肌肉鬆弛,並且胎兒分娩出來會受到一些擠壓,我們需要做一些收緊的練習,因為盆底肌在底部你肉眼看不見,那麼就需要加強能帶動那裡的肌肉練習,以上的體式都可以修復盆底肌,你可以躺著的時候就練習同時還能夠幫助修復腹部多餘的贅肉
三、如何修復骨盆前傾動作一瑜伽臀橋練習
1、仰臥到墊子上將雙手放到兩側掌心向下
2、雙腿分開夾一個球或者磚,吸氣臀部收緊向上抬起來
3、呼氣落下去但是臀部不要落地,吸氣再向上的時候保持3-5秒鐘
4、起身的時候大腿的前側發力,不要用腰部的力量
5、做10-15次為一組然後做3-5組的練習
6、沒有球的也可以單腿做支撐練習
動作二靠牆站立練習
1、治療骨盆前傾的最好方法就是經常的做靠牆站立
2、其實靠牆站立就是山式的姿勢,我們靠牆讓腳後跟、小腿肚子、臀部、肩胛骨、和腦後方靠近牆壁
3、下巴收緊保持眼睛看向正前方,肩膀保持放鬆,讓尾骨往裡捲起來
4、這個體式一開始在牆上練習,那麼以後就可以自己站立的時候保持了
5、保持腳的穩定性就可以
說明
骨盆前傾就容易肚子大腰部也疼,那麼我們練習的時候就儘量的將尾骨向裡不要向外
學會了動作即使自己在家帶孩子也可以練習不耽誤,也不用去俱樂部練習,其實這樣單獨的一種練習方法更好治療,所以你經常練習肯定是可以恢復的,盆底肌能恢復的快點但是骨盆前傾就可能就費勁一些了,只要堅持都可以恢復正常!
-
9 # 陳慶華大夫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女人產後盆底肌一般兩個月左右能夠自然恢復,但是每個人體質不同,需要恢復的時間也不同。到底需不需要做盆底修復要去醫院通過儀器進行檢查後才能知道。
產後一年半是可以做盆底修復的,盆底肌修復做了或多或少都有效果,但是這個時候修復的效果不會特別的明顯,因為盆底肌的修復最佳時間應該是在產後3個月之內開始。這個時候盆底肌會比較鬆弛,及時的進行調理,能夠有效的進行恢復。
產後一年如果需要做,也是可以的,但是通常時間比較久,修復的效果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產後盆底肌修復通常需要一段時間,做了可以促進陰部肌肉彈性,但是不如剛生完孩子做有效果 ,提肛運動也能恢復一部分, 但是絕對不能恢復到孕前。
所以建議你首先還是要去正規醫院諮詢和檢查一下,平時也可以適當的做一些體育鍛煉,這樣都是有利於身體的恢復。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做PC肌的收縮動作收縮肛門,每天可以做兩次,每次做20分鐘以上,堅持做幾個月就可以出現效果。
產後漏尿最好的修復時間是生完之後的六個月。
我一個人帶娃,產後42天的檢查我沒有去,所以不知道我的盆底肌到底有沒有損傷,但是過了段時間我打噴嚏,咳嗽或者跳躍會漏尿,最慘的時候抱起小孩會漏尿,下樓梯會漏尿,跑著追公交車會漏尿,一開始我以為剛生完孩子過一段時間就好了,結果生完孩子四個月的時候我的了重感冒,天天打噴嚏咳嗽,基本要靠墊著衛生間過日子,不然每天都要換好幾條內褲。實在無法忍受了就去醫院做了檢查,顯示壓力性尿失禁,要做盆地修復。
剛好因為疫情老公在家辦公,於是我就每週去醫院三次做修復,但是醫院修復醫生也說了只是一種輔助,幫助病人找到盆底肌位置,教你如何用力,如何收縮,配合電療,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每天在家要練習,每天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充分鍛鍊一類肌和二類肌。
我總共15個療程,但是隻去了13次,因為後面老公又會去公司上班了,我漏尿情況也好轉了就沒有去了。
自己在家其實也可以經常做凱格爾運動來修復盆底肌。
一類肌:用力收縮盆底肌30秒,充分放鬆10秒,再次收縮……放鬆……
二類肌: 用力收縮盆底肌5秒,放鬆3秒後再次收縮……
生孩子一年半了,雖然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但是有做好過沒有,自己在家平時也可以鍛鍊,躺著,站著都可以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