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階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個級別。從這個官階開始,官員上至參與朝政,下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服飾打扮,都跟品級有關。頂戴就是其中之一。
頂戴在清朝的時候,也被稱為禮帽。清朝官帽有禮帽和便帽的區別。便帽自然是平時使用,禮帽則是一些正式場合使用。
而考慮到季節變化因素,清朝禮帽又有兩種款式。一種是夏天時戴的涼帽。夏天氣候炎熱,所以涼帽樣式呈喇叭形,主要以藤、篾席製成。
一種是冬天戴的暖帽暖帽的樣式呈圓形,主要以皮、毛製成,方便禦寒。這也符合清朝自關外時的服飾特點。所以頂戴也是過去朝廷中,清朝服飾的特色。而在禮帽上,又有一顆頂珠。
頂珠的位置,正好處於整個帽子正中間的上方,位置十分顯眼。這顆頂珠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區分官員的官階品級。所以,官員官階品級的高低,就直接影響頂珠頂戴的材質好壞。
總體來說,清朝能獲得頂戴的途徑非常有限。因為只有獲得官員身份,才能佩戴。否則會被視為逾越制度。如果官員被革職,頂戴、頂珠也會被一併摘下。能夠獲得頂戴的途徑,只有透過科舉,一步步晉升。
或者透過捐錢獲得頂點。只不過,清朝雖然允許捐官,但卻有限制。紅寶石頂戴、珊瑚頂戴、藍寶石頂戴,這都是一品到三品的官階。不可能靠捐官獲得,最多是捐錢獲得低階官職後,再一步步升到那個位置上。
清朝時,地位最高的頂戴,就是用紅寶石作為頂珠。紅寶石在中國非常的珍貴。雖然中國是紅寶石的原產地。但只有新疆、重慶、雲南、青海等地有出產。
其餘紅寶石,只能從緬甸、越南、泰國等國外進口,價格昂貴。因此,這種珍貴的紅寶石,就只能留給一品官員使用。
而在紅寶石頂戴以下,就是珊瑚頂戴。中國雖然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珊瑚畢竟在海下,過去那種採摘技術限制下,有很大困難。
相比獲得紅寶石和珊瑚而言,獲得藍寶石就要容易一些。在中國境內,就有江蘇、黑龍江、福建、重慶、海南等地區。
而在緬甸、寮國、斯里蘭卡、泰國等國家,都有出產藍寶石。所以,相對而言,藍寶石頂戴的地位,就更低一些。清朝時,藍寶石頂戴是三品官員使用的 。
三品以下,頂珠的材質分別是青金石、水晶石、硨磲、素金、陰紋縷花金、陽紋鏤花金。這個都是根據材料的珍貴程度。來為官員頂珠,放上不同材質。
頂珠既然可以表示身份,皇室使用的,自然更為奢侈。清朝時,皇族宗室會在自己的服飾上,點綴東珠。所謂東珠,就是用原產自東北地區的野生珍珠。
這種珍珠,質地圓潤,色澤透徹。位於產地原因,東珠的產量有限。並不是只是東北產的珍珠,就能被稱為東珠。這些要經過多重挑選,達到一定標準才可以。
乾隆皇帝就曾讚譽到:“百難獲一稱其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東珠的採取受到極為嚴格的限制。清朝曾有明旨規定,如果沒有奉旨,不得采取。
因為這次說的是頂戴,也就是禮帽。如果是便帽的話,一品官員用的是珊瑚頂,二品官員用花珊瑚,三品官員用藍寶石,其餘官階依次同樣是金石、水晶石、硨磲、素金、陰紋縷花金、陽紋鏤花金,只是少了紅寶石做裝飾。畢竟紅寶石太珍貴,不適合日常使用。
但是,使用紅寶石、藍寶石、水晶石作為頂珠的歷史,也只持續到雍正時期。到了雍正皇帝繼位後,推行了多項改革。其中一個,就是把官員頭上的頂珠,全部換為顏色相同的玻璃珠。
畢竟從功能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卻別。而且還能更省錢。清朝官服需要官員自己花錢製作的。如果繼續這麼奢侈,以朝廷規定給官員的微薄俸祿,恐怕連顆頂珠都買不起。
清朝官階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個級別。從這個官階開始,官員上至參與朝政,下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服飾打扮,都跟品級有關。頂戴就是其中之一。
頂戴在清朝的時候,也被稱為禮帽。清朝官帽有禮帽和便帽的區別。便帽自然是平時使用,禮帽則是一些正式場合使用。
而考慮到季節變化因素,清朝禮帽又有兩種款式。一種是夏天時戴的涼帽。夏天氣候炎熱,所以涼帽樣式呈喇叭形,主要以藤、篾席製成。
一種是冬天戴的暖帽暖帽的樣式呈圓形,主要以皮、毛製成,方便禦寒。這也符合清朝自關外時的服飾特點。所以頂戴也是過去朝廷中,清朝服飾的特色。而在禮帽上,又有一顆頂珠。
頂珠的位置,正好處於整個帽子正中間的上方,位置十分顯眼。這顆頂珠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區分官員的官階品級。所以,官員官階品級的高低,就直接影響頂珠頂戴的材質好壞。
總體來說,清朝能獲得頂戴的途徑非常有限。因為只有獲得官員身份,才能佩戴。否則會被視為逾越制度。如果官員被革職,頂戴、頂珠也會被一併摘下。能夠獲得頂戴的途徑,只有透過科舉,一步步晉升。
或者透過捐錢獲得頂點。只不過,清朝雖然允許捐官,但卻有限制。紅寶石頂戴、珊瑚頂戴、藍寶石頂戴,這都是一品到三品的官階。不可能靠捐官獲得,最多是捐錢獲得低階官職後,再一步步升到那個位置上。
清朝時,地位最高的頂戴,就是用紅寶石作為頂珠。紅寶石在中國非常的珍貴。雖然中國是紅寶石的原產地。但只有新疆、重慶、雲南、青海等地有出產。
其餘紅寶石,只能從緬甸、越南、泰國等國外進口,價格昂貴。因此,這種珍貴的紅寶石,就只能留給一品官員使用。
而在紅寶石頂戴以下,就是珊瑚頂戴。中國雖然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珊瑚畢竟在海下,過去那種採摘技術限制下,有很大困難。
相比獲得紅寶石和珊瑚而言,獲得藍寶石就要容易一些。在中國境內,就有江蘇、黑龍江、福建、重慶、海南等地區。
而在緬甸、寮國、斯里蘭卡、泰國等國家,都有出產藍寶石。所以,相對而言,藍寶石頂戴的地位,就更低一些。清朝時,藍寶石頂戴是三品官員使用的 。
三品以下,頂珠的材質分別是青金石、水晶石、硨磲、素金、陰紋縷花金、陽紋鏤花金。這個都是根據材料的珍貴程度。來為官員頂珠,放上不同材質。
頂珠既然可以表示身份,皇室使用的,自然更為奢侈。清朝時,皇族宗室會在自己的服飾上,點綴東珠。所謂東珠,就是用原產自東北地區的野生珍珠。
這種珍珠,質地圓潤,色澤透徹。位於產地原因,東珠的產量有限。並不是只是東北產的珍珠,就能被稱為東珠。這些要經過多重挑選,達到一定標準才可以。
乾隆皇帝就曾讚譽到:“百難獲一稱其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東珠的採取受到極為嚴格的限制。清朝曾有明旨規定,如果沒有奉旨,不得采取。
因為這次說的是頂戴,也就是禮帽。如果是便帽的話,一品官員用的是珊瑚頂,二品官員用花珊瑚,三品官員用藍寶石,其餘官階依次同樣是金石、水晶石、硨磲、素金、陰紋縷花金、陽紋鏤花金,只是少了紅寶石做裝飾。畢竟紅寶石太珍貴,不適合日常使用。
但是,使用紅寶石、藍寶石、水晶石作為頂珠的歷史,也只持續到雍正時期。到了雍正皇帝繼位後,推行了多項改革。其中一個,就是把官員頭上的頂珠,全部換為顏色相同的玻璃珠。
畢竟從功能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卻別。而且還能更省錢。清朝官服需要官員自己花錢製作的。如果繼續這麼奢侈,以朝廷規定給官員的微薄俸祿,恐怕連顆頂珠都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