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史客不輕鬆

    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漢光武帝劉秀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中興之君”與“定鼎帝王”兩項頭銜的皇帝。歷史上的光武帝實為一名幾乎沒有汙點的優秀帝王。文治方面的政績:

    (1)加強中央集權,優待功臣,善待宗親。

    (2)推行薄賦斂政策,減少租徭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與民休息。

    (3)偃武修文,不尚邊功。

    (4)釋放奴婢、刑徒,整頓吏治,提倡節儉。

    (5)抑制豪強,實行度田政策。

    (6)提倡儒學,表彰氣節,大力發展太學。

    武治方面的政績:

    (1)統一了自新莽末年以來紛爭戰亂20餘年的中華大地。

    (2)積善用兵。光武帝劉秀一生經歷了數次硬仗,比如昆陽大戰、平王郎、三徵隗囂、伐劉永等,都是在極其不利的困境下,實現了經典的大逆轉之戰。

  • 2 # 領導浪漫

    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字文叔,今湖北襄陽棗陽市人。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縱觀中國古代三百多位帝王,毛主席對光武帝劉秀的評價卻是最高。毛主席用了三個“最”,毛主席說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連用三個“最”足見毛主席對劉秀評價之高,可以說光武帝劉秀也是毛主席最佩服的帝王。

    作為一個新皇朝的創立者,劉秀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完美皇帝。在他之前,王莽篡漢,這位當世梟雄建立了新朝,然而這個短命的王朝由於新政的政令太過繁瑣,而且朝令夕改,最終改革失敗。而最終取得勝利建立的就是劉秀的東漢,那麼劉秀究竟做過些什麼樣的事情,讓後人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呢?我想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劉秀人品一直為後人所稱道,天下平定之後,當初跟隨自己征戰的功臣們,都是善終。縱觀中華幾千年的歷史,皇位穩固之後又有幾個帝王沒有大殺功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但是劉秀卻是歷史不殺功臣的三位皇帝之一,且是唯一一位不殺開國元勳的開國皇帝,因此並一致評為最完美的皇帝!

    二、實行仁政,“光武中興”,被譽為是古代最清明的時期之一,天下陷入戰亂已久,百姓生活困苦,急需修養生息,農夫出生的劉秀深刻明白,因此實行了非常多的善政,減輕人民的負擔,為民造福,使得人口恢復經濟增長,一片祥和。

    三、各路起義軍推翻了新朝,不過緊挨著新朝的並非是東漢,而是劉秀的族兄劉玄建立的“玄漢”。由於劉秀的哥哥劉縯功高震主,遭到更始帝劉玄的殺害,劉秀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劉秀儘管悲傷憤恨,但他展現出驚人的智慧與毅力,沒有暴露出來,依然與大局為重,與哥哥的舊部劃清界線,繼續領軍打仗。他是一個能夠忍辱負重之人,不僅不悲憤,在劉玄面前還表現出謙恭的樣子,反而令劉玄因殺了他的哥哥而感到愧疚,由此可見劉秀超高的政治智慧。

    四、戰功彪炳,昆陽大戰中劉秀不足2萬人打敗王莽42萬人,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也是歷史中以少勝多最經典的一戰。後來,劉秀由於被更始帝劉玄所逼(名義上是奉命)不得已進入河北卻是一招險棋,因為河北這個地方無險可守。

    但就是在河北,劉秀掃平赤眉、打下關東,最終統一天下。歷史上,都是河北被掃平,劉秀卻依託河北掃平天下,確實是個奇蹟。比起那些能謀善斷,能征善戰的皇帝,他的智慧確實如王夫之所言,神武不可測。天下就在他這樣一點一點親手打下來的!

    五、布衣開國的艱辛,他雖然也有皇族身份,由於“推恩令”的實行,到劉秀這一代早已淪為了一介布衣。劉秀、朱元璋、劉邦這樣的草根皇帝實在是千年不遇!

  • 3 # 凱哥說史

    作為一代帝王,能像劉秀一樣做到集仁義於一身,又獨自開創偉業的帝王,純屬鳳毛麟角。仁義的本身即是性格上的寬厚、仁慈,偉業的開創之舉,則是其高人一等的領袖才華。

    一、苟富貴,不相忘

    自古君王多薄倖,伴君如伴虎,勾踐十年臥薪嚐膽,吳滅後,豐功偉績的大臣文種被其誅殺;七王子亂,晁錯、周亞夫成了替罪羊,一個被漢景帝腰斬,一個被活活餓死;更為著名的是朱元璋則對開國功臣的萬人大清洗,這些都是歷代帝王的代表徵象。

    二、昔日敵,盡仁義

    生逢亂世,劉秀起兵面對的是豪強並起,大家都殺紅了眼睛,為了江山社稷。期間,難免兵戈相見,刺刀見紅,仇怨死結。然而,劉秀對這些似乎看的很淡然,對曾經對自己乃至親人做出傷天害理之事的人表現出極大的忍耐和寬厚。

    一是劉秀的哥哥劉縯,死於更始帝劉玄及其大將朱鮪之手。當朱鮪歸降後,劉秀不僅沒趁機報復,還寬恕了他並賜予之高官厚祿。當劉玄死於赤眉軍之手,劉秀不計前嫌,找到失散的劉玄其妻子兒女,接到洛陽,好生安置,並封劉玄三個兒子為侯。

    二是宗室劉盆子做了一段傀儡皇帝。他投降後,劉秀沒有殺掉他,反而賜予他大量的財物,並授以官職。後來劉盆子因病失明,劉秀又賜他田地物質,讓他頤養天年。劉秀如此善待歸降的帝王,也是歷史僅見的。

    面對常年不堪其擾的匈奴,在其面臨饑荒,內部脆弱的時候,東漢迎來了痛擊剿滅之的機會。但劉秀堅持修文德、行善政,與民休息,與鄰國和平共處。劉秀時代,東漢建國後的六七十年裡,都沒有大興兵事。百姓休養生息,享受了難得的和平。

    歷史將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大書特書了一筆。但實際上,劉秀與妻子郭聖通的結合,雖然典型的政治婚姻,但也是值得稱道的,即使郭聖通成為廢后,以王太后之尊得其善終,其家族勢力幾乎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三個兄弟,都被封為侯爵,並居高位。陰麗華被立為皇后,郭陰二家始終享受同等的地位。

    而在在其它朝代,皇后或妃子被廢,往往是血雨腥風,特別是一概其家族、親信會被一網打盡,夷滅九族。

    劉秀是一個善於守成之帝王,並沒有轟轟烈烈之舉,但是其新朝初立,沒有急於對外擴張,而是休養生息,營造了一個安定祥和的東漢盛景,著實不易。這樣的皇帝更加親民,更加為後世之人景仰。

  • 4 # 方城闕

    看來毛主席《泌園春.雪》這篇氣吞山河,巨集偉壯麗的詩篇,是多麼的膾炙人口,令人歎服之餘,而又終身難忘。

    劉秀做為東漢王朝的建立者,自南陽與其兄劉縯起兵反抗王莽新朝,後加入到綠林起義的大軍中去。劉秀在與王莽新朝決定勝負的昆陽之戰中,身先士卒,以不足2萬之弱旅一舉打敗了新朝42萬大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公元25年,劉秀與殘殺其兄長的“更始政權”徹底決裂,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稱帝,國號建武,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或“後漢”。

    劉秀稱帝后,歷時十二年,大小戰上百次,最終平定了河北,關中,隴右,蜀地以及南方的封建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漢朝從殘壁斷瓦中浴火重生,逐漸恢復、壯大起來。公元57年,劉秀在洛陽駕崩,享年六十二歲,廟號世祖,諡號光武帝。

    劉秀在位的三十二年裡,被譽為“風化最美,儒學最興”的“光武中興”時期。

    歷史上人們多喜歡開疆拓土,炫耀武力的馬上皇帝,而實際上劉秀才是一位具有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馬上皇帝。他上馬能斬頑敵,下馬即能施仁政,以自己的“柔術”治理漢朝,廓清四海。

    做為一名賢君,劉秀很內儉,很低調,是歷代賢君中最佛系的一位。

  • 5 # 孤單愛走樣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剛剛稱帝的時候,國家仍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軍閥割據,農民起義軍,地主武裝等勢力盤根錯節,年輕的劉秀需要依靠手下的將領謀士為他的統一戰爭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劉秀集團基本代表了當時西漢皇室的正統,集團內的文臣武將很多也都是當初的貴族,都是豪門世家,所以他們有自己的凝聚力和對皇帝的影響力,這也是光武帝劉秀不太敢於對功臣下手的原因。

    而光武帝本人和其他的帝王又不太一樣,他這個人本身老實穩重卻又兢兢業業,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慾望,可以說最後能夠登上帝位也算是陰差陽錯,順著大勢一路走來的。所以在統一全國之後,勤於政事,無為而治。做到了不折騰,不亂來,不殺手足兄弟,不殺功臣。

    綜上,劉秀作為一個皇帝,個人品德較為高尚,不厚黑;軍事才能優秀;一心為民,是仁君的代表。但是在文治上還存疑。儘管他施行了相當多的仁政,但是基本上是就事論事,比如廢奴減稅等措施。而對於政治體系的具體制度觸及不夠,特別是官僚機制、選賢機制、土地政策,基本上沿襲了西漢的政治制度,以至於西漢存在的一些問題東漢也一直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甚至還有擴大化的問題出現。一個朝代建國以來立下的政策基本上就是這個朝代的憲法,而劉秀沒能在制度建設方面有革新性的舉措,我認為也是東漢沒有西漢強盛,整個東漢幾乎都處於外戚、門閥、宦官輪流弄權的重要原因

  • 6 # ZARD29967691

    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就已說明一切了。民間稱其為銅馬帝,對流民匪眾做的趕盡殺絕,對割據的叛軍盡力拉攏為己所用。十四年的征戰歲月,是歷代開國之君最為艱難的,開國眾將除馮異與來歙被成家國公孫述派刺客殺害之外皆得善終。汙點就是經常默許手下屠城,比如大司馬吳漢對已經投降三日的成都進行屠殺,無論男女老幼燒殺奸搶。

  • 7 # 太極雲飛揚

    如果不是《秀麗江山》,很多人都不知道劉秀,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劉秀:“最會打仗,最有文化,最會用人的皇帝”。三個“最”,遠超秦王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如果不太瞭解歷史的人只會想到他是一個普通的皇帝,得祖宗萌蔭而已,但是稍微一瞭解就會發現,他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的才幹及劉邦和其身邊謀士的才幹於一體。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沒有一個皇帝有他的能耐。而且他跟歷代皇帝不一樣,他不殺功臣,因為他不害怕大臣功高震主。他自己就功震天下。新朝末年的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明代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這樣讚揚昆陽之戰中的劉秀:“一戰摧大敵,頓使何宇平”。

  • 8 # 科普大世界

    看到關於劉秀的問題我就想說兩句,因為劉秀是我最敬佩的一位古人,可能瞭解劉秀這個人的朋友都和我一樣,如果你對劉秀不太瞭解,我建議你去百度一下,如果你讀了關於他的一些事情,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對他敬佩之至,並且認為我下面說的話並沒有誇張的成分。

    可以毫不吹牛的說,劉秀是人類歷史上最完美的帝王級人物,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完美的人,完美到讓人歎為觀止。像他這樣的人,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處境,都會是一個成功者,他的人生也都會很幸福,我建議看到本文的朋友,能以劉秀為榜樣做好我們的人生事。

    說起來劉秀也是漢家皇親國戚,屬於高祖貴胄,但其實它的出身和平民百姓並沒多大區別,他是高祖九世孫,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但是即便出自皇族,到了劉秀的父親這裡也只能做個縣長了,但是不幸的是,還在劉秀是個兒童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所以基本上劉秀從小就沒享受過什麼皇家子弟的待遇,何況他小時候西漢已經建國200年,劉氏皇族的子孫多不勝數,所以劉秀基本上也是平民一個了。

    劉秀的父親死後,他的母親就帶著一家大小投靠了劉秀的叔父,他的叔父也是個小官,所以生活方面可能吃喝不愁,但是不可能有過多的花費,劉秀的性格也很老實,也許從叔父那裡得到了一些田地,劉秀種莊稼是個好手,少年時的劉秀的志向也不過是當個會種地的莊稼漢罷了,但是劉秀也是個求知慾很強的人,當時的太學(國家一級大學)招一些世家子弟,劉秀的條件合適,於是就去太學求學,這次出門開闊了他的眼界,激發了他的豪情,於是豪言說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

    其實執金吾不過是個管理儀仗隊等方面禮儀的官,但是他覺得很威風,心裡很羨慕,而陰麗華是他家鄉的一位美女,他見了之後心生愛慕,不過陰麗華的家境比他好,他覺得高攀不起,所以心裡也很羨慕,這時候的他根本想不到,這兩個願望他都超值實現了。

    後來劉秀從太學回家,一度做起了販賣糧食的生意,還因為看不慣地方小官的做派而被抓進監獄關了起來,幸虧獄卒覺得他人好,給了他一個餅子才沒有餓死,這個時候,王莽的施政措施很不得人心,農民起義的烽火遍及各地,劉秀的哥哥劉縯決定起兵反對王莽,劉秀開始的時候不想參加,後來看到民怨沸騰,而王莽的政策只會倒行逆施,所以決定跟隨哥哥起兵反對王莽。

    之後,我們的劉秀同志就開啟了開掛的人生,成了無所不能的位面之子,昆陽之戰,他以三流將領的身份和借來的一萬兵力,愣是擊敗了王莽的百萬大軍,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至今懸殊最大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的全勝。

    但是之後劉秀和哥哥劉縯並沒有得到好處,相反,劉縯還被更始帝劉玄所殺,劉秀忍辱偷生,此時的他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劉玄找理由殺掉,於是他白天與大家談笑自若,夜晚卻淚溼枕蓆,為了麻痺劉玄,他還在此期間與陰麗華結了婚。

    通過暗中的努力,他得到了出巡河北的機會,於是帶著幾個鐵桿兄弟來到了河北,開始經營起自己的事業,開始的時候由於心地太善良,沒有采納王朗決黃河之水淹赤眉軍的計劃,於是王郎另找他人發展起勢力,併發兵追殺劉秀,劉秀東躲西藏跑了半年,後來這老部下的幫助下,借了一點兵力,漸漸發展起自己的軍事力量。

    劉秀的軍事能力極強,幾乎戰無不勝,這期間,他的兵力迅速發展到了幾萬,來到今石家莊一帶的時候,遇到了擁有10萬兵力的真定王劉楊,為了避免交戰,劉秀就娶了真定王的外甥女郭聖通,她也是後來劉秀的第一任皇后。

    之後劉秀收伏銅馬軍,據有整個河北一帶,在今河北柏鄉縣稱帝,國號承繼西漢,接著拿下洛陽並定都於此,因洛陽在長安的東邊,史稱東漢,劉秀也就此化身為東漢開國皇帝、漢世祖光武大帝。

    劉秀28歲起兵,31歲稱帝,是歷史上用時最短的開國皇帝;出身太學,也是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皇帝;由於它既建立了漢朝,又中興了漢朝,所以它也是唯一擁有開國帝王和中興之王兩個稱號的帝王;他和陰麗華的愛情也一直為人稱道;他為了治理國家,非常勤政樂此不疲,在位33年,最後趴在處理公文的桌子上逝世,是真正的以身殉職的皇帝。

    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漢民族的偉大復興,文能治國,武能定邦,打天下時他英勇無敵指揮若定,胸中若有雄兵百萬,治天下時,他勤於政事愛民如子,以人為本振興了國家;他善待功臣愛如親友,雲臺28將人人得以善終,他培養出了同樣英明有為的漢明帝,建立的東漢王朝和西漢王朝一樣偉大,使漢文化成為中華歷史文化最重要的一環,大漢文明的基因也因之滲入到了每一箇中中國人的骨子裡。放眼全球,古今中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您說呢朋友?

  • 9 # 苦茶庵

    劉秀,西漢末年人,漢宗室,南陽著名的大豪族。公元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廢除漢宗室封爵,並禁止劉姓人做官。劉秀一家受到很大打擊。王莽末年,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爆發了。公元22年,劉秀和他哥哥劉縯懷著重建劉家天下的政治目的,在舂陵糾集族人、賓客七、八千人,起兵反莽,號稱“舂陵兵”,並加入了綠林起義軍。

    第二年三月,綠林軍和王莽軍在昆陽發生大戰。綠林軍被王莽軍包圍在昆陽城內。起義軍派劉秀到外地調集援軍。援軍到達後,劉秀擔任了援軍的指揮,在與昆陽城內守軍配合,夾擊王莽軍隊的戰鬥中,立下了戰功。昆陽戰役,綠林軍消滅了王莽軍的主力,決定了王莽覆滅的命運。

    就在這時,劉縯、劉秀和綠林諸將發生了矛盾。昆陽戰役不久,為綠林諸將所擁立的更始帝劉玄在宛城殺死劉縯。劉秀得到訊息後,估計自己的力量不足,不敢公開對抗,採取了以屈求伸的策略。他從作戰前線趕回宛城,既不為劉縯服喪,也不與劉縯的部下私下談話,只是向劉玄謝罪。因此,騙取了劉玄的信任。公元24年九月,王莽反動政權被起義人民推翻。劉玄一方面在洛陽建都,一方面派劉秀到河北去發展勢力。

    劉秀一到河北,就釋放囚徒,廢除王葬的苛政,恢復漢朝官制,取得了當地官僚、地主的支援。當他在河北立穩腳跟後,便公開與劉玄決裂,拒絕執行劉玄的命令,開始獨立活動。

    當時,河北地區的銅馬、青犢等部農民起義軍尚有上百萬人。劉秀獨立活動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先後血腥鎮壓了農民起義軍。在河北地區,重建了封建統治。公元25年夏,劉秀在鄗稱皇帝,不久,定都洛陽,建立東漢政權。

    接著,劉秀便指向了赤眉軍。這時,赤眉軍已經與綠林軍的王匡部聯合,入據長安一年多以後,撤兵東進。劉秀一面派大將馮異率軍西進,在華陰迎擊赤眉軍;一面在宜陽、新安佈置下重兵,截斷赤眉軍東歸的道路。公元27年赤眉軍在長途跋涉,非常疲勞的情況下,在宜陽陷入劉秀的包圍圈,全軍覆沒。

    劉秀鎮壓了赤眉軍後,控制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當時全國還有一些豪強乘機建立的地方割據勢力。劉秀用十多年的時間先後消滅了這些封建割據者,到公元36年統一了全國。由於劉秀重建的王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劉秀為了鞏固新王朝的統治,在不妨礙豪強利益的限度以內,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政治經濟措施。如,提出“天地之性,人為貴”,先後下了九道釋放奴婢和禁止隨意殺害奴婢的命令,使西漢後期以來嚴重的奴婢問題,得到部分解決。他還下詔書,免罪徒為庶民。奴婢的解放和罪徒的赦免,給社會增加了大批勞動力,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此外,劉秀削弱了官位最高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加強了皇帝身邊的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把中央的權力集中在君主手中。劉秀採取的這些政治、經濟措施,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恢復、發展。經過東漢初期七、八十年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大量的荒地得到了開墾,社會經濟有了相當發展。

  • 10 # 月望看歷史

    劉秀的一生是光榮而又偉大的一生,是古代所有帝王的楷模,也是今天我們所有人的楷模。

    那麼,劉秀到底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

    傳說劉秀是漢王朝宗室,豪強地主家庭出身。但是到他這一代時,家族已經沒落,所以他就只能在種田為生。然而,他的哥哥劉演則不同,他胸懷天下,見王莽奪去劉氏江山整天憤憤不平,他廣結豪傑,志在恢復漢朝天下。所以,哥哥對劉秀熱衷於種田,心裡十分失望,無不嘆息著說:“看你這樣子,不過是漢高祖哥哥劉仲的模樣,沒什麼出息了,娶個女人過你的小日子吧。”

    當年,劉邦哥哥劉仲也是喜歡種田,而劉邦卻不好種田,於是劉太公都罵劉邦說,你不學你哥哥,整天無所事事,有什麼出息。不料,等到劉邦得了天下,他對父親劉太公笑道,怎麼樣,我厲害,還是種田的哥哥厲害?!

    儘管被哥哥數落,但劉秀並不以種田為恥。更讓人佩服的是,在那十多歲這年,決定前往長安太學讀書。而更讓人佩服的還有,他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在太學讀書時,還跟同學合夥在長安城裡買了一頭牛出租賺取生活費。

    劉秀在太學之所為,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叫勤工儉學。而因為他有這段太學求學的經歷,在古代所有皇帝中,成了學歷最高的皇帝。

    在中國古代,讀書是為了當官。就像今天,讀個好大學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劉秀似乎不同尋常,離開太學以後,回到家鄉,仍然種他的田,同時還做起了買賣販賣糧食。他腦袋天生靈光,無論種田,無論讀書,無論做買賣,以及後面的造反起義,他似乎樣樣都行。

    他商業嗅覺靈敏,販賣糧食賺了錢。然而就在這時候,出現一件讓哥哥極為興奮的事。

    王莽的天下亂了。

    這就預示著劉秀哥哥劉演出頭的機會來了。於是,哥哥拉起一支隊伍,就參加起義了。

    劉秀為支援哥哥起義,參加造反。萬事開頭難,幸好兄弟倆同心同德,劉演能量過人,劉秀也不錯,不足一萬人的隊伍很快地就打出了威名。

    但是,天下豪傑何其多。當天下大亂的時候,個個豪傑都想爭老大,當皇帝。劉演因為功勞赫赫,被另外一個起義頭目劉玄猜忌。劉玄想當皇帝,劉演部將卻不服,於是雙方僵持起來,最終劉秀哥哥劉演被劉玄等人殺害。

    哥哥被殺害的訊息,很快傳到了劉秀那裡。換成是別人,如果哥哥被害,肯定是操刀起來跟對方幹起來。但是劉秀為了騙取劉玄的信任,沒有表現出悲傷,也沒有逃跑,而是忍辱負重,前往去見劉玄,自我檢討。

    劉玄果然信了他,然後委之重任。劉秀趁機會率隊前往河北,開闢他的生存之地。不忍得心頭之恨,不忍得眼前之虧,怎麼能夠成就大事?之前,他已有一個心愛的女人陰麗華,但是他征戰河北時,為了拉籠當地豪強,委曲求全跟當地豪強聯婚,娶了個他並不喜歡的女人郭聖通。

    但是,劉秀並不是一個過河拆橋之人。後來他的事業成功了,儘管也將陰麗華接過來一起生活,但他對郭聖通還是心存感激,好心待她。

    這就是真男人,熱血,忠厚,溫暖。

    劉秀對待女人如此,對待跟隨自己征戰的兄弟也是如此。在劉秀征戰一生之中,諸將著名戰役都是他一手指揮的,但是他平定天下以後,並沒有將戰功佔為已有,而是分給諸位戰將。同時,他也沒有像漢高祖劉邦那樣,過河拆橋誅殺有功之臣,而屬下的二十八名將畫像,後來還被漢明帝供在南宮雲臺,史稱雲臺二十八名將。

    總之,文治武功,劉秀相相具全,不愧是漢朝的中興之主,更不愧是千古男人心目中的偶像與楷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好多婦女一打噴嚏就漏尿憋不住是生完孩子未做盆底肌修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