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小寶說歷史
-
2 # 伊耆角木
我們知道,唐朝以胖為美,但實際上這只是主要存在於盛唐到中唐時期的審美偏好,並且是豐滿,而不是極度的肥胖。甚至連盛唐時期,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長胖。
一、唐朝審美趨勢的變化
(閻立本《步輦圖》)
上圖是初唐時期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李世民在宮女們抬的步輦上接見外藩使臣的場景。這些抬著李世民的女子們,一個個身材纖瘦,並非以胖為美。其實,道理很簡單,初唐時期,民生凋零,百業待興,將軍士兵要打仗,農民要辛苦開墾荒地。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百姓,不可能都很胖,也不會欣賞很胖的人。
(虢國夫人遊春圖)
真正呈現以胖為美的情況是在盛唐時期。上圖為著名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描繪楊貴妃的姐姐出遊的情景。畫中的婦人一個個體態豐腴,雍容華貴。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生活好了,貴族長胖了,所以以他們的標準為美。而百姓的生活也富足了,能夠吃飽長胖,所以開始追求向貴族們靠攏,崇尚以胖為美。
(晚唐 孫位 高逸圖)
到了晚唐,審美風格再次改變。如上圖是晚唐畫家孫位的《高逸圖》。畫中人雖非纖瘦,但也沒有盛唐那麼胖,尤其是身邊的童子,身材比較正常。因為晚唐時期,戰亂不斷,皇帝逃出長安都是常有的事,連王公貴族都未必能吃飽,如何還能保持豐腴的身材?更不要說一般官員和普通百姓了。所以,審美上也改變了以胖為美,而向五代至宋代的清瘦發展了。
二、客觀條件不允許
即使是在真的崇尚以胖為美的盛唐時代,也不會特別胖,至少很難胖成今天許多肥胖症患者那樣。我們知道,減肥就是要做到兩點“管住嘴,邁開腿”。而唐朝人做到這兩點比今天的人容易太多了。
1、飲食不那麼易發胖
首先就是唐朝飲食。雖然是盛世,但比起今天還是單調很多。主食主要是麵食(有米但不算很普及),更準確說是各種餅,相比今天的米飯要不易長胖。甜食也沒有今天這麼豐富,高熱量的奶油巧克力冰淇淋這種遠離,自然好很多。而肉食方面,基本是羊肉(古代吃牛肉犯法),豬肉不普及。羊肉相比豬肉脂肪含量少很多。更重要的一點,烹飪方式。唐朝基本只有蒸、煮、烤三種,高油的炒、煎、炸沒辦法完成,因為宋代以後才有鐵鍋。所以,相對現代來說,也要健康一些。
2、運動量足夠
(唐代女子打馬球陶俑)
唐朝人與後世不同。宋以後程朱理學興起,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唐朝女子不是,不僅能騎馬,還可以和男子一起打馬球,運動上並不缺少。另外,即使是男子,由於崇尚胡風,還往往能歌善舞。即使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安祿山,都能輕盈跳起胡旋舞。這樣文體兼休,一般人也就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發胖了。
回覆列表
我個人覺得,唐朝以胖為美的風尚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是初唐時期,並非崇尚以胖為美,有一副非常著名的花捲《步輦圖》可以作證,抬著李世民的9位美女個個都是身材修長,體格骨感。第二是中唐時期,唐朝進入極盛時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明顯提高,這時候尤其是貴族階層,生活奢靡說白了就是吃的好,身材漸漸開始變得豐腴,更值得一提的是貴族的一些王妃公主一但豐腴起來就顯得比較有一番貴族韻致,所以民間為了追隨這種感覺,就開始崇尚以肥為美。
第三階段則是晚唐時期這時戰亂內亂爆發,社會開始急劇動盪不安,貴族們有時候還要出去逃難避難什麼的,所以生活水平降低,大家又開始重新回到初唐的身材水平。
只是個人觀點,若有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