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小探
-
2 # 雨漫遊
第一點,我覺得是尊師重道,在老師休息的情況下可以在外面等待那麼長的時間,不去打擾,甚至身上堆了雪
第二點,我覺的是要堅持,有毅力,如果一般人的話,沒等幾分鐘就放棄了,所以還是要堅持
第三點,我覺得是要有求上進,鑽研學問的心,正因為有這些,他們才真正的能有毅力有態度去追求
能夠在外面等待長時間
-
3 # 四季文史
大家知道,“程門立雪”是一個漢語成語。以前指學生恭敬受教,現在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
據史料考證,程門立雪的典故大概有兩個。一個是《二程語錄·侯子雅言》:“遊、楊初見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門,門外之雪深一尺”。一個是《宋史》中的《楊時傳》:楊時和遊酢“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不難理解,程門立雪與三顧茅廬等一類成語,在描寫尊重老師、尊重人才上有相似之處。這些成語描寫的都是在虛心求教上尊重對方,在某些特定場合不驚擾、不干擾對方,而是靜靜的等待時機,等待對方的召見,一次兩次乃至多次,一等再等,乃至久等。我覺得程門立雪給我的感觸是:
一、熱愛學習,尊重老師。楊時,一個已然高中進士之人,能拋棄高官厚祿,而去虛心求教老師,可見他對知識的渴望。何況他當時已經有40歲,為了知識,為了豐富自己的學識,而放下姿態,去拜師學藝,從不覺得丟人,這樣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敬仰,這樣的尊重老師,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二、持之以恆,虛心求學。“程門立雪”可謂是個偶然事件,楊時當時並沒有想過會發生立雪於門外,但自己求知若渴,根本沒有把“等候”當作一回事,覺得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楊時這種持之以恆,不怕阻撓的精神狀態,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三、認定目標,意志堅定。很好理解,求得知識,做一切能做之事(當然是正義之事)。當我們認定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時候,是我們踏出第一步的關鍵,過程也許艱辛,但我們要勇於堅持,甘於清苦,這樣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才會厚積薄發、直至成功。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並不可怕,但遇事一定要有一顆堅定的心,不畏難的精神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掃清障礙、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直取成功。
回覆列表
jkjkjkj
程門立雪的故事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穎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後來就有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知識是無止境的,楊時考取了進士,但是他覺得學習更加重要,所以毅然放棄高官厚祿,去拜師學習。這麼一個渴求知識的人,應該學有所成,但是到了40多歲還求知若渴,立在老師門前等待請教,等待時間從雪開始下,到雪有一尺多厚,真是世間佳話。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做任何事只要確定了目標,都要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不畏挫折,持之以恆。 在學習中,一定要尊重教授自己知識的人,不要做出任何對他們不敬的行為。在尊師重道的同時也會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