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華286043146

    據說,旗人人家的家譜,始於隨龍以後。大部分始於嘉慶爺初期和前期,也有更晚的時候。

    遼東鳳凰城黃白二旗、兩紅旗兩蘭旗,旗人人家留下的家譜老的不多,多一半是乾隆朝以後修譜。

    康熙二十四年戰事結束,旗人開始坐天下,人人有份,錢糧不分大小長幼,男女均有,老少均勻。後來旗人人口快速增長,抬旗的,隨旗的也越來越多,錢糧和旗人月餉也越來越亂。康熙五十年以後,開始登記,清查旗人登記旗冊。滿洲旗人的人口登記制度是由官辦,上到皇族大管家宗人府,下到各八旗住營行轅將軍府衙和基層府縣旗人衙門,都有官造的旗冊,專門用來登記旗人人口,並以此來給每一個旗人人家分發八旗月餉錢糧。那個時候,絕大部分旗人人家都沒有自己家族譜和家譜。

    當時旗人家庭也有人家學習南人修家譜,這樣的人家多一半是在京和在南地做官的大戶人家。而這些人家自己修家譜的目的是尊祖敬老,修這個家譜的重點是在家譜中,記錄,傳播,炫耀自己家祖先的豐功偉績。在滿洲老人心中,講傳先人功績,以此為榮。

    看滿洲旗人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自己家修訂的族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譜碟的最上面、最前面,都會有一幅繪畫,畫面的題材也特別統一,都是自己家祖先陪王伴駕,隨王開疆闢土的宏偉壯舉。畫面上中間是罕王騎在馬上,自己祖先有的牽馬墜鐙,鞍前馬後,有的緊隨罕王身後身前拉弓搭箭,也有的提刀行於罕王左右護衛。這樣的有祖先跟隨罕王的圖畫的族譜算是老譜,極少的。

    滿洲旗人人家後來修譜,普遍原因是後來朝廷要求旗人人家修譜。

    乾隆的時候,朝廷銀錢減少,旗人人家人口膨脹,靠各地旗人衙門登記造旗冊上所說的各家各戶世職繼承人的登記資料而發放旗人錢糧,經常會鬧唧唧,矛盾多,糾紛多,冒名頂替,騙吃喝,官府又沒有多少錢,就開始甄別。費勁。等到了乾隆爺四十五開始減少旗人供養比例,旗人所謂的繼承權就發生數不清的紛爭。到了乾隆五十年,旗人的旗譜旗冊問題就成了旗人衙門最多的官司紛爭。乾隆爺在五十年以後,旗人衙門開始開始反覆要求旗人人家修譜。乾隆末年和嘉慶也開始,旗人人家修譜碟,那就是必辦之事。

    而這個時候,旗人人家修譜,目的就是要確定自己是老祖先世職繼承人身份,屬於生活必需的憑證。乾隆四十五年,普遍發放旗人錢糧變成了世職接班,當時原則上只有末支一脈繼承,餘者吃祖產,自討方便。後來有很多旗人人家繼承世職的並不是末支子,有的是大份,有的是末支。矛盾也就多了。究竟哪一支哪一脈繼承世職繼承錢糧,朝廷和官府也不再幹涉,只是遵循旗人人家自己訂定的家譜。所謂執譜人,就成了繼承人。從此,滿洲旗人人家也開始了持旗冊為重,執譜人為貴,為重的習俗。

    遼東鳳凰城黃白二旗兩紅旗兩蘭旗的看邊旗人,在康熙爺二十六年前後來到遼東以後,衣食無憂,披甲人待遇從優,沒有人家為了朝廷錢糧操心和不和。回拔看邊旗人也普遍都是五品俸祿一下的世職繼承人家,祖上大功績大英雄也並不很多,家裡自己修譜的也不多。前清的時候,滿洲旗人人家修譜需要官府批修,內容中,尤其是跟官府修造的旗人旗冊不相符的,絕對不允許。所以遼東鳳凰城老滿洲人也不太可能透過修譜來虛誇祖上豐功偉績、官爵都不太可能。所以旗人自己家修譜的也不多。乾隆朝後,旗人人家才開始修譜。

  • 2 # 魔發師阿坤

    家譜不但是為個人,而是為一家一族的宗法社會觀念而存在;它更高的價值,在於其中有很多寶貴的資料。尤其在歷史這方面,尋查個人的史料,像岳飛、文天祥這些人的傳記,就是從家譜裡找出很多真實的資料與記載,這些資料在歷史上很重要。換言之,家譜家乘,就是它這個宗法社會的一個小的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犬夜叉》中為何一般大妖怪,身邊總是會帶著一些醬油般的小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