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2354887638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說清明季節雨水多,但是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景象幾乎看不到了。清明時節是亡者後人緬懷先人的季節,一般都會攜全家帶上貢品香燭或者鮮花到墓地祭祀,清理一下墳堆上的雜草或將碑文加上鮮豔的顏色,走時香燭燃燒正旺,貢品鮮花擺放齊整,表示亡者後人興旺香火不熄。更有子孫多者一波接一波的來吊念更是如此。但要牢記對長輩要厚養厚待。

  • 2 # 甘甜2988255

    清明節在墳上掛上紙錢,鮮花,有的還有一些祭品.灑水之類的,這個習俗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是對祖輩先人的一種祭奠方式,也代表著一個家族是否興旺,在我們家鄉農村一到清明家裡沒人的都不遠千里也要回家祭奠祖墳,撥下墳上雜草,上一些新土上面(因為有些墳多年有些塌陷,所以補些新土,)清明過後有些墳頭沒有掛上紙錢,連雜草沒有動過,基本上都是沒有後人的。也有一些上墳路過的有心人撒上些紙錢。

    但現在祭奠更廣泛了,對一些烈士陵園,戰鬥遺址,歷史名人墓地都有送上鮮花緬懷等多種方式的祭奠。

    不管任何一個方式,都是要在心裡抱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活著人一樣,善待身邊的每個人。

  • 3 # 浩然文史

    南洋華人的清明祭祀,除了表達對先祖的祭奠之外,從其習俗的產生和發展中,我們還能看出更深層次的東西,那便是原鄉的意識和渴望。

    早期的南洋移民,多是明軍的遺部或明朝遺民。他們以“龍飛”為年號,天然的帶有故土、故朝、故國的情感認同。這樣的一種情感認同,是華人群體在海外的天然凝聚力,激勵著早期的南洋移民在海外生存、發展,開枝散葉,以求有朝一日能夠收復故土。

    但是,這樣一種基於共同生活體認而形成的情感認同,是有時效性的。當早期的一代、二代移民逐漸老去,當“反清復明”的原始目標已經宣告破滅,如何讓生於南洋、長於南洋的後代,繼續維持這樣一種民族認同,在海外保留下華人的“香火”?這便是個大問題了。

    孔子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中國的民族認同,向來不是依靠地域遠近,甚至不是靠人種和語言。在南洋華人群體裡廣泛流傳著一首《遷流詩》:“驛馬匆匆過四方,任君隨處立綱常。年深異境猶吾境,日久他鄉是故鄉。”能夠使得“他鄉是故鄉”的,是綱常,也就是“仁義禮智信”這五常。

    《論語·學而》中有云:“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孝是仁的根本,對父母祖先的祭祀,是孝的重要表達形式。透過清明節的祭祀活動,早期移民的子孫後代和後來的移民,在年復一年的重複的儀式中,在帶有某種神聖性的特定時空環境下,反覆進行著這種情感的體認。這種方式,對維繫甚至強化華人群體共有的“原鄉情感”,維繫彼此的民族認同,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明末的第一代下南洋至今,已經三四百年了。如今的南洋華人,早已開枝散葉,遍佈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很多甚至在當地已經取得了很高的經濟、政治地位。但南洋的華人,始終能夠不忘自己的華人身份,說華語,行華俗,並未被當地民族文化所同化。這其中,像清明節這樣反覆進行的傳統節日活動,應該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

    回顧南洋華人的清明節,以及背後數百年波瀾壯闊的南洋移民歷程,不免心生感慨。我們總說民族自豪感、民族認同感,可民族到底是什麼?說“想象的共同體”或許極端了些,可對某個物件的情感和認同,不能是憑空產生的吧?

    民族的認同,是需要某些共同的記憶和情感作為依託的。同時,這些記憶和情感,又是需要一些儀式去反覆的強化的。看看南洋華人的清明節,以及背後延續數百年的原鄉意識,如何對待我們的傳統節日?這或許是個啟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艦船驅動軸的水密原理是什麼?為什麼能有高效傳輸動力,同時還不漏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