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喻德武

    你的工作是否有前景,我只關心三個問題:行業怎麼樣?職業怎麼樣?你怎麼樣?

    一個並不油膩的中年男告訴我:十多年前,他們大學畢業,工作首選並不是BAT。

    那是啥?

    現在回頭看看,好像一夜之間換了人間。當然,很多央企和外企依然很強,但不再像過去那樣風頭無兩。在網際網路人和新新人類看來,那些十年前的知名企業統統都可以劃為“傳統行業”了,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人從“傳統行業”出來,蜂擁著往網際網路上跳。可是,這些人怎麼能跟十幾年前就進入網際網路的同學比呢?早已經輸了時間。

    其實,選職業就像做投資,不能光看眼前能拿多少工資,也要看今後有多大回報。簡單來說,你得具備兩項能力:

    第一、有前瞻眼光。第二、有能力進入。

    但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人總是喜歡跟風,常被眼前的東西所迷惑,個人情緒也會不由自主的受到眼前風潮的影響,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看看樂視的歷史,你就不難明白這一點。

    巴菲特在一次演講中把自己投資行為比喻成“滾雪球”,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雪球會從小到大,從慢到快,越滾越大。而實現這個條件,需要三個要素:1、要有足夠厚的雪;2、雪要到達合適的溼度;3、要有足夠長的斜坡。

    根據巴菲特的這一價值投資理念,我們不妨來套用一下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賽道。

    一、足夠厚的雪。簡單來說,是個能賺錢、盈利能力強的公司,自我造血機制強,有很深的護城河。這是工作的首選,相對來說,對於那些缺乏核心能力資源的公司,選擇則要慎重。

    二、雪要達到合適的溼度。企業進入這個市場不是最先(往往成為先烈),也不是最後(落伍者),進入的時機剛剛好,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或者爆發期。

    三、足夠長的斜坡。行業增長的空間足夠大,處於增量市場,增長的時間比較長,長期看好。從具體職業選擇上來說,其工作內容應用範圍要廣,並且有足夠大的延展性和成長性。

    具體到所選擇的企業,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上能夠看到兩個最要緊的因素:一個是行業,一個是職業。關於行業前景和職業前景,在這裡不用好與壞來判斷,而是用走勢上的強和弱來表示(見下圖)。

    第一象限:行業走勢強,職業走勢強。比方說在科技金融公司做投資,就屬於雙強的職業。

    第二象限:行業走勢強,職業走勢弱。同樣在科技金融公司,中後臺類崗位尤其純粹操作型崗位走勢明顯較弱,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很有可能第一個被替代。

    第三象限:行業走勢弱,職業走勢強。在市場飽和的行業,比如通訊行業,大局已定,但是技術研發類崗位承擔著技術升級換代的重任,還是比較吃香的。

    第四象限:行業走勢弱,職業走勢弱。雙弱的工作,隨時有被替代的可能,還是儘量早點謀劃出路。

    看看,你現在處於哪個象限?如果你在第一象限,那麼恭喜你,好好把握機會;如果你處於第二象限,就要想辦法完成職業轉換,前提是你得把行業理論和實踐知識都摸透,爭取轉換工作崗位,進入第一象限;如果你處於第三象限,如果你想換行業,你還是得補充目標行業的理論知識,並尋機進入,這樣會讓你增值不少;如果不幸的是你在第四象限,沒有什麼好說的,趕緊努力學習,爭取早日改變現狀。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說的第二點,那就是自己能進入。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看好的行業和職業,別人也看到了,問題的關鍵在於,別人早早做了充分準備,並且有能力進入,可是你呢?什麼都不具備,你只能幹瞅著嘆氣,這不是你的菜啊,有個卵用?當然,也不要完全灰心,想進入一個新領域,可以採取曲線策略,即先從理論上學習相關知識,然後瞅機會完成職業轉換,最後一步棋則是想法進入這個行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生氣了,男人要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