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過客甲

    可以講,過去過年家家蒸饅頭,做各式麵點,今天的人不會做了,尤其是媳婦兒不會做了,不會發面蒸饅頭,不會對鹼,蒸嗆面饅頭。市場上賣的饅頭,大多用發酵粉,味道差老鼻子了!

    真正發麵純鹼饅頭,有嚼頭,有口感,有點甜,有回味。熱氣騰騰,白白胖胖的饅頭,讓你口水四溢,吃上一個,香甜止餓。在來一盤醬車肉或肘花,加塊鹹菜疙瘩,沒治了!

    母親在世過年,要蒸許多雪白的饅頭,花捲,豆餡包子,紅棗花捲。更叫絕的是,用大紅棗製成的各式麵點,叫棗山,這是山西河北一帶的風俗。還要炸許多麻花及其它油炸麵點。可惜,我全忘記了,不會做。這些食品,足夠全家八口人吃一個多月。

    為啥現在年味淡了,因為丟失了許多老傳統!

  • 2 # 啖啖尋香

    以前我們家都會炸油香。

    油香 在一些人看來就是油餅一種,但是我記得小時候的種類很多。油香裡有油餅、麻葉、麻花、饊子還有一種記不得名字的叫牛咕嚕什麼的了。

    油餅的做法很簡單先要提前發麵,而且發出的面有一股臭味道,據說面越臭炸出的油餅越好吃,等面發好了就和麵和醒面。油餅的面最後要做到面光,和好的面要非常光滑和筋道;和完面手上不會粘很多面,這就是手光;最後的面盆也是乾淨清潔,這叫盆光。

    面和好後切成小麵糰,然後擀成一個餅皮子。有燒熱後放入餅皮子,待在鍋中膨脹略微發黃後翻個,兩面都鼓起來了,出現焦黃的時候撈出即可。

    油餅炸好了,表皮焦香,掰開裡面的面熟透後喧和可口,吃起來有種特有的香甜口味。

    饊子是將面加上少量的鹽加水揉成麵糰,取下一小塊搓成條狀,就跟長麵條似的。排好放在盤中,在抹上胡麻油,等麵條醒一下有彈力了後,把麵條拿在手裡,來回抻。等麵條抻的粗細一致了的時候,前後交叉做個造型直接放入油鍋裡,輕輕的翻動。最後就成了金黃色的油炸饊子了。

    炸麻葉、炸牛咕嚕都是用麵食做的油炸食品,我們這裡統稱叫油香,每年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只不過這些年大家都不自己炸了,基本上都是去外邊定製好拿回來的。哎,這樣年味就少了很多啊。

    ------------------------------------------------------

    我會陸續傳送關於美食的文章的,希望您能夠喜歡。

  • 3 # 不正就是歪

    在我們老家,一般年二十六就開始蒸饅頭了,花樣也比較多,一般有棗糕、饅頭、豆沙包、包子等等。由於北方天氣寒冷,饅頭可以儲存很長時間,蒸的也比較早,也比較集中,整個村子都瀰漫著饅頭的香氣,這也是記憶裡年味兒的開始。

  • 4 # 金卯大刀

    ‘二十八把面發’,以前我們家都是在二十八那天把要蒸的素包子、甜豆包、棗花饃蒸出來。記得我年輕的時候,那時候物資供應還比較緊張,市民還憑糧本購糧,70%的細糧、30%的粗糧。過春節的當月粗糧可調劑為紅豆、紅薯幹、綠豆、小米等,所以蒸的素包子皮是用白麵和高糧面混合擀的皮,餡是柳絮和乾白菜加五香粉、豬油,吃起來還是挺香的。棗花饃剛蒸出來不讓吃,從上往下,由小到大三、四層,摞起來擺在正庭堂當擺設。初一以後只讓吃。最受歡迎的是豆包,紅棗紅豆紅糖餡,全白麵皮,吃著很甜,大人捨不得吃,都是留給小孩們吃。這種傳統一直持續到近幾年,現在物質豐富、商業發達,過年早已不再自己蒸饅頭了,超市春節期間不放假,隨時就可以去買。叫外買也是近幾年發起的新事物,想要吃什麼網上一搜、手指一點,很快就會送到家,蒸饅頭的手藝在我們家以後要失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克羅埃西亞奪冠,莫德里奇能拿金球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