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卯刀007
-
2 # 猛哥厲史
把顏回和荀子並稱,是對荀子的侮辱。
顏回只是個一味順從老師意見的奴才,
沒有對儒家思想作出任何積極的貢獻,
最終窮困而死,棺材錢都沒給自己掙,
更別提養家,讓父親白髮人送黑髮人。
儒家最重視的是喪禮要辦得奢華隆重。
顏淵家貧,有棺而無槨,不符合禮制。
顏淵的父親顏路跑去求孔子賣掉馬車,
給顏淵買槨,讓孔子最好的學生走好。
但孔子不願意,說自己的親兒子孔鯉
死後也有棺無槨,自己並沒賣車買槨,
理由是:我曾擔任過大夫一級的官員,
而大夫必須有自己的車,不能步行的,
否則就違背了禮的規定太沒有面子了。
後來同學們湊錢,隆重地安葬了顏回。
荀子是學儒家、開法家的一代宗師,
培養出韓非子、李斯等大賢、名相!
荀子與儒家給人們“老夫子”的印象不同,他更像是站在儒家學堂的角落,做儒家的旁觀者,時不常還會奚落兩句儒家。孔子說“不重則不威”。荀子雖然看起來“不重”,也“不威”,但卻顯出了一些可愛。
《荀子》中與有一篇文章叫《性惡》中說“人之性惡也,其善者偽也。”這句話和被後人喻為孔門正宗的孟子學說直接相悖。
儒家學說的根基就是孟子提的性善論!
因為性善,所以靠仁義道德禮來教化!
而性惡說,可以說把儒家完全打倒了!
因為性惡,靠講仁義道德是行不通的!
只有法制,才能讓壞人不敢做壞事嘛!
所以荀子的思想,不但要遠超過顏回,
孔孟加一塊,也沒他老人家看得明白!
荀子和顏回誰厲害?這是一個跨年代跨時空的問題。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字子淵,魯華人,孔門七十二賢之首,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
顏回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稱讚最多、最得意的門生。
顏回的一生,大多為追隨孔子奔走於六國,歸魯後亦未入仕,沒做過官,而是窮居陋巷。顏回沒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
《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顏回先孔子而去世,時年40歲,孔子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後世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崇有,尊其為“復聖”。
再看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戰國末期趙華人,著名思想象、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他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叛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在人性問題上,荀子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代表作品《荀子》。
荀子比顏回晚出生了兩個世紀。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是儒家“五大聖人”之一,在儒家先哲地位上要高於荀子;但論對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展上,荀子明顯要強於顏子,還培養了張蒼、李斯、韓非等著名學生和傑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