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的縣是二級行政區域,而且縣比市大,一個縣可能管著多個市和鎮。比如矽谷的聖克拉拉縣的縣府在聖何塞市,聖克拉拉縣下屬還有庫比蒂諾市,請剖析一下這種縣管市模式的優缺點?
8
回覆列表
  • 1 # 地理答啦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根據聯邦制的原則,美國的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不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級行政區劃,而是組成聯邦的成員,地方政府僅僅指州以下的各級政府。50個州之下分設縣、市等地方行政區。

    縣是美國各州最普遍的行政區劃單位,除了康涅狄格州和羅德島州以外,各個州都有縣的建制。美國的縣和中國的縣類似,在最初設立的時候所管轄的區域主要是農村區域,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序,很多原來的農村地區變為新的城市,並透過縣政府授權設立市政府,但是在大多數的州,新設立的市一般不會從所在的縣劃分出去,而是仍然歸屬所在的縣管轄,只是享有了一部分自治的權利,縣和市在管轄範圍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而不是州管縣、縣管市的逐級管轄。

    從優點來看,

    這樣的地方政府設定,一是滿足了美國文化中對於公民自治、有限政府、自由的要求。二是有利於市政府社會發展變化及時對市級政府進行合併調整。三是有利於不同特點不同規模的城市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城市規劃和管理。四是一個縣所轄的市、鎮、鄉是平等的,避免了市管縣體制下地級市中心城區對所轄縣市進行虹吸和盤剝的弊端。

    從弊端來看,

    二是會導致財政、稅收、服務等貧富不均,在馬太效應下,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三是影響了中心城區聚集優勢資源,發展成為大都市。

    四是區域性的跨市的綜合規劃和協調發展無法有效開展。

    以上!

  • 2 # 關東漢子6

    每個國家或每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的行政模式都不是特定的,比如我們國家建國初期好多省份的縣以下還有區的建制,一個區管轄幾個鄉(公社),80年代以後都取消了農村區的建制,直接縣管鄉(公社)。還有文革前基本上都是省、地區、縣(市)的體制,那時的省轄市(地級市)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縣級市,比如當時的吉林省四平地區下轄的四平市、遼源市都是縣級市,所以縣級市不是最近才有的產物,而是建國後就已經存在了,後來國家取消了地區的建制、統稱為地級市,地級市承擔以前地區的職能,所以才出現了現在大市管小市的情況。現在國家在搞省直管縣的試點,每個省都有兩、三個縣和縣級市歸省級直接管轄,如果試點成功了在全國推開後,全國2000多個縣和縣級市直接歸屬省級管理,那時候就沒有地級市和縣級市的區分了,中國大地上也就會增加幾萬名廳級幹部和幾十萬名相當現在的縣級官員,但我認為此舉未必行得通,從這次軍改可以看的出,部隊取消大部分師的建制而改為旅,旅直接管營取消團的建制(個別的團還保留),可以做到精兵減政。所以省管縣表面上看減少了管理的層級,但沒有做到精簡幹部、反而增加了一大批中高層官員,拭目以待看如何去改革吧。

  • 3 # 是張公子啊

    縣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單位本來就可以有很多個城市,好比縮小的省。。而地級市前身的地區也是類似概念。較起真來反而是在中國市這個字被賦予了行政區域概念之後混亂不堪。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以及未來的鎮級市村級市,都是市但是行政級別又不一樣。。。個人覺得直轄市可改為府,地級市可改為郡,然後縣就是指區域範圍,市就是單個城市,一縣之內有多個城市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 4 # 莫二大王

    名稱而已,國家下,一級行政單位叫省、自治省、府,二級行政單位叫縣、自治縣、區,三級行政單位,比如縣下,中心區域叫市、郊外區域叫鎮,四級行政單位市下叫社群,鎮下叫村。打碎地級市牢籠,省直管縣。管不過來就把省數量調大一點,國下面40來個省,省下面40來個縣,縣下面兩三個市+七八個鎮,中央垂直管理到三級的市鎮,社群和村實行地方自治,簡政放權。。。。

  • 5 # 楓子123130242868

    美國有國家憲法和州法。每個州獨立自由,自主但都必須遵守憲法,聽從國家政府。每個州的法律不同,可因地制異而立,其法治針對各個州的發展性強。美國的縣與市,只是叫法不同。管法依舊遵守州法與憲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未啟用卻被直接劃取200元年費,客戶起訴銀行,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