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實言史

    這跟二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凌煙閣排名第七的功臣尉遲敬德,政變前更像是李世民的私人保鏢。尉遲敬德開始追隨劉武周,在劉武周滅亡後投降李世民。起初尉遲敬德不被眾將信任,幾乎被處死,因李世民的保護得以活命。唐鄭決戰時他有單騎救主之功,此後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後來他在玄武門之變中親手殺死了齊王李元吉,成了事變中獲得賞賜最多的臣子。

    然而,尉遲敬德性格粗魯、暴躁,在行軍打仗中可稱猛將,但在和平年代就不吃香了。他動不動就跟大臣們發生口角,文武百官都不待見他,後來李世民無奈把他外放,很久才又回到長安。

    有一次尉遲敬德侍宴慶善宮,有人座次在他之上,他發怒大罵其人,任城王李道宗當時正好在旁邊,好心過來勸和,沒想到尉遲敬德更加生氣,竟然把李道宗給打了,差點打瞎了李道宗的眼睛。李世民為此非常不高興,親自責怪尉遲敬德:“我以前看漢史,常責怪漢高祖(劉邦)殺功臣,如今看到你的行為,才知道彭越、韓信為什麼會被殺了。這實在不是漢高祖的過失,國家大事,如果賞罰不明,權臣橫行,那還得了?”雖然此次沒有重罰尉遲敬德但也對尉遲敬德打擊很大,自此他老實許多,不在參與朝中之事,老實在家享福。

    相比之下程咬金性格要溫和的多,尉遲敬德,包括秦瓊在內,都是因為性格粗魯還自恃功高而全不被重用的。

  • 2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的看法。

    我認為,太宗後期重用程知節,任命其為左屯衛大將軍,掌握北門宿衛。同時,允許尉遲敬德致仕,以開府儀同三司的散官在家養老。主要原因在於二人的性格的差異。

    一、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性格非常急躁,剛直,不容易與人相處,在貞觀初期,尉遲敬德就時常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面爭長短,後又在宴會上與人爭座次,還打傷了前來勸阻的李道宗。可見,除了李世民,幾乎沒人管的了尉遲敬德。如果李世民在貞觀後期繼續重用尉遲,那隻要李世民活著,他自然可以保護尉遲敬德,但一旦李世民不在了,以尉遲敬德的性格無人管的了他,如果尉遲敬德又惹了麻煩,誰來保護尉遲敬德?因此,李世民不能把尉遲敬德留給新君來用,必須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給尉遲敬德安排好退路。

    事實證明,李世民安排的非常妥當。尉遲敬德得以安享晚年,很安穩的活到了顯慶三年(658),而且死後倍享哀榮:

    高宗為之舉哀,廢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曰忠武,賜東園秘器,陪葬於昭陵。

    他的兒子尉遲寶琳襲爵,官至衛尉卿。

    二、程知節

    程知節不同,與後來演義裡面那個三板斧的混世魔王程咬金不同,史書記載的程知節是個謹慎的人,典型的例子就是後來高宗顯慶元年(656),程知節作為行軍大總管征討阿史那賀魯,當時,副大總管王文度上竄下跳,完全不把程知節放在眼裡,以至於當時蘇定方都看不下去了,勸說程知節把王文度抓起來,這要是尉遲敬德領兵,還用蘇定方來說嗎,早把王文度辦了,殺了都有可能。而從王文度後來的經歷看,此人是高宗的親信,如果真把他給辦了,那尉遲敬德也好,程知節也罷,離死也就不遠了。結果,程知節忍住了,任由王文度發揮,最後程知節只是被免官,算是平穩著陸了。

    可能高宗也是看到程知節的這種表現,覺得他對自己已經無害了,因此,對程知節也並未窮追猛打,不久後又重新啟用程知節,任命其為岐州刺史。但這一次程知節不準備陪高宗繼續玩兒了,他很快就請求退休,回家養老去了。最終,程知節也得以善終,在麟德二年(665)去世,死後同樣倍享哀榮:

    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他的兒子程處默襲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彙報ppt不好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