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現實中親耳聽到過,在別人看來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在另一位作家看來卻“沒啥水平”“不過如此”等等。
10
回覆列表
  • 1 # 七里夕花

    肯定會啊,郭德綱不一直在喊“同行是冤家”嗎,這句話適合任何一個行業。

    自古以來,文人也是個行當,靠筆桿子吃飯啊,那麼也同樣要競爭,這樣就產生了文人相輕的現象。文人相輕是一種古今文化界的頑疾,最早見於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論.論文》,原文如下:「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文人之間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古代文人相輕的例子舉不勝舉。歷朝歷代,文人們不論貴賤,大凡都跳不出相輕的怪圈。貴者如文豪班固,賤者如魯迅筆下的文丐孔乙己,在窮愁潦倒性命難保之際,還不忘以自己知道「茴」字的四種寫法而小看別人。

    古往今來,文界由於互相輕視而引發的紛爭多如牛毛,有的甚至釀成悲劇——如宋代的司馬光、王安石和蘇東坡就互相傾軋了大半輩子,而秦代的李斯甚至囚禁並逼死了老同學韓非。晚唐詩歌大家杜牧曾詆譭白居易元稹,李清照也曾攻擊過蘇軾等等。 文人相輕的壞風氣何以產生,古人就有人分析過:「自古文人相輕,一由相尚殊,一由相習久,一由相越遠,一由相形切。」(清代尚鎔《持雅堂文集》)。

    就個人心理而言,有人認為是自負在作怪,有人則認為是自卑在作怪。自負者往往自恃自傲,自以為文界之中,唯我獨尊;而自卑者,乃「輕視自己,認為不如別人」者也。

    說自負是文人相輕的原因容易理解,而說自卑是文人相輕的原因則有些令人費解。此說所言,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自卑者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必然會被別人輕視;二是自卑者常常會玩點阿Q式精神勝利法的小把戲,將別人當「兒子」小看一回,小看別人者必被別人小看,於是「相輕」也便因此而生。

    至於你說的當今各作家協會,肯定也存在這種情況,只是不在這個圈子,不瞭解其中的內情而已。

    文人也是人。

  • 2 # 探照燈

    當然有,同行相親是冤家。文人相親,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不管是業餘的文學社,詩社,還是官方的作家協會,文聯,從國家級到省級,市級,區縣級,都存在提問者說的這種現象。

    嚴格說來,文學創作是一種個體勞動,個體的工作,一個人在書房,呆在自己家裡,天天逼迫著自己坐下來,每天用電腦,抽著煙喝著茶,在鍵盤上敲出幾千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像農民修地球從事農業勞動一樣,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本來,看似很美好的藝術創造過程,但一旦作品完成,走出書房,麻煩就來了。

    首先,文學創作的人孤獨,每天都是一個人孤零零低待著,為了排擠孤獨,古人就一大堆人扎到一起,辦詩歌社團,文學社,一起辦雜誌,編圖書,另外還涉及紅顏知己的女子,因此名利場和情場導致的麻煩就來了。小說、詩歌、散文,很難有明確的標準,說誰第一第二,誰比誰好,因為我想的 標準是含糊的,不像工業產品那樣,比如每一代電腦處理器,都有明確的標準,從效能可以評判。

    另外,國家把文化界的人團結起來,成立了作家協會、文化藝術界聯合會,給了正部級的行政級別,國家出錢把作家們養起來,評定專業作家、批評家,三六九等,級別不同,工資待遇不同,辦文學雜誌,舉辦文學獎項,不同獎項的獎金和補貼也不同,差距很大,涉及的經濟利益和政府補助可多了。

    因此,文人作家們和其它機構單位一樣,在這些利益上也不能夠免俗,鬥來鬥去,明裡暗裡,小動作不斷,鬥得可厲害了。因為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為了第一把交椅,為了誰最厲害,誰的書最暢銷,誰的書獲得政府表揚,誰當選了主席副主席,相互看不起,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背地裡說壞話打成一團,小團伙拉幫結派,為了名利,醜聞不斷。

    一句話,作家最後要靠作品說話的,作品是否偉大,和是否當主席,獲獎,暢銷其實沒有關係i,看看沈從文、魯迅就知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遇是緣起,相識是緣續,相知是緣定,相離是緣盡接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