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葫蘆島美吉姆早教中心
-
2 # Angel是枚小公舉
每個寶寶,該什麼時候開始新增輔食,父母應視寶寶的健康狀況決定。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衛生部都建議在6個月的時候開始新增輔食。當然,也有個體差異,媽媽們可以透過觀察寶寶的情況來決定要不要新增輔食。幾個寶寶可以新增輔食的訊號,媽媽要留意:
1:寶寶是否具有想吃其他食物的行為;
2:寶寶的發育是否達標;
3:寶寶是否有吃不飽的表現;
4:伸舌反應是否消退;
5:寶寶嘗試吃東西的行為
可以吃米糊,蛋黃,果泥,菜泥等。寶媽有時間就自己做,如果實在沒時間就買現成的。
新增輔食不要急,要慢慢來。新增輔食的原則:量和速度都應循序漸進。 原則1 新增的量――由少到多 每新增一種新的食品,必須先從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時更仔細地觀察寶寶,如果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再逐漸增加一些。 例如:新增蛋黃,先從1/4蛋黃加起,如果寶寶能夠耐受,1/4的量保持幾天後再加到1/3,然後逐步加到1/2、3/4,最後為整個蛋黃。 原則2 新增的品種――由一種到多種 給寶寶新增輔食,只能一樣一樣地加,寶寶習慣一樣加一樣。要等寶寶適應後,再新增新的品種。 例如:新增米糊,就不能同時新增蛋黃,要等寶寶適應米糊後才能開始新增蛋黃,等寶寶適應了米糊和雞蛋黃後,再新增土豆泥。 原則3 新增的濃度――由稀到稠 新增初期給寶寶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較多的流質、湯類,然後從半流質慢慢過渡到各種泥狀食品,最後新增柔軟的固體食品。 例如:米糊→粥→軟飯。 原則4 新增的形態――由細到粗 新增固體食品時,大人可先將食物搗爛,做成稀泥狀;待寶寶長大一些,習慣一些,可做成碎末狀或糜狀,以後再做成塊狀的食物。 例如:肉泥→肉糜→肉末→肉丁。 特別提醒:新增輔食要在寶寶身體健康的時候進行,寶寶生病或對某種食品不消化,不能新增甚至或暫停。 新增輔食的順序―― 第一步:在日常奶量以外,適當新增米糊、麥糊、果汁和菜湯。 第二步:新增蛋黃泥。從餵食1/4的蛋黃開始,慢慢過渡到整隻蛋黃。 第三步:新增魚蝦和肉類等蛋白質類的食物。 新增輔食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要有足夠的耐心 第一次喂新的食品或固體食物時,寶寶可能會將食物吐出來,這是因為他還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並不表示他不喜歡。 特別提醒:需要連續餵食數天,寶寶才可能習慣新食品的口味。 創造愉悅的進餐氛圍 最好在寶寶心情舒暢、你自己感覺輕鬆的時候,給寶寶新增新的食物。 特別提醒:你和寶寶的情緒都會影響寶寶對新食品的興趣。 讀懂寶寶進食時的肢體語言 肚子餓、寶寶對食物感興趣時,他會興奮地手舞足蹈,身體前傾並張大嘴。相反,如果不餓,寶寶會面對食物緊閉嘴巴,把頭轉開或者乾脆閉上眼睛。 特別提醒:勉強和強迫只會讓寶寶產生反感,把享受美食當成痛苦。 媽媽應該瞭解的注意事項 每次餵食一種新食物後,必須密切觀察寶寶排便、食慾、情緒和面板等全面狀態。如有便秘、腹瀉、嘔吐、面板出疹或潮紅以及哭鬧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餵食,並帶他去醫院。 新增輔食過快過量,會加大寶寶腸胃負擔,引起消化系統的麻煩。 將食物裝在碗內,用小匙一口口地喂,讓寶寶漸漸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當寶寶具有一定的抓握力後,可鼓勵他自己拿小匙。 新增輔食最好安排在寶寶喝奶之前,這樣不會因為肚飽而無興趣嘗試輔食。 如果寶寶性格比較溫和、吃東西速度比較慢,千萬不要責備和催促,以免引起他對進餐的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