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江大俠

    真實歷史上記載的周瑜形象應該是這樣的

    1.是個美男子,周瑜,字公瑾,瑾和瑜都是美玉,《三國志》記載“有姿貌”是個美男子。

    2.年少有為,輔佐孫策打下江東。“瑜時年二十四歲,吳中皆呼為周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大破曹操。時年三十三。三十五歲因病去世

    3.精通音律。當時有民謠:“曲有誤,周郎顧”只要奏樂有錯誤,他必定能發現。

    4.寬仁大度,史書記載他“性度恢郭,大率為人”老將軍程普數次欺辱,也不計較,氣節讓程普折服。“普頗以年長,數凌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醚,不覺自醉”

    不難看出,周瑜是一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智勇雙全的大人物。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形象是:英武、瀟灑,但氣量狹小,不能容物,忌刻人才。他最不能相容的是諸葛亮,諸葛亮舌戰群儒,使得孫權痛下決心抗曹。三國演義記載周瑜說“孔明早已料吳候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後來諸葛“草船借箭”“借東風”更是讓周瑜大驚“此人決不可留,吾決意斬之”赤壁之戰後,想盡辦法想佔領荊州,結果被諸葛亮三條錦郎妙計,弄假成真,不僅保全了荊州,還讓周瑜計謀全部落空,最後周瑜明取西川,暗奪荊州,不但計劃未成,還陷入周葛亮設下的包圍圈,又忌又恨。長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一氣而亡

    總結來講,無論是歷史還是小說,都肯定了周瑜是個英武、瀟灑有才略的人,但小說在人物個性上做了重大改變。從一個寬仁大度的人變成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變化如此之大,以下我從源流變化和作者價值觀的方面做一些探究

    1.周瑜形象的源流變化

    周瑜形象是什麼時候變得“氣量狹小”?問題出在了元代。元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他在黃鶴樓設計除掉劉備被諸葛亮用計謀就出,周瑜的計劃落空,他氣急敗壞:“我又中這懶夫之計也,我正是使碎自己心,笑破他人口”元劇《兩軍師隔江鬥智》中,周瑜幾次索要荊州不成,便忍不住氣上心頭:“被那癩夫諸葛亮氣殺我也”再到明代《三國演義》更是對元人創作的周瑜形象繼承和發展,周瑜的驕矜忌刻更加生動形象。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宋代明理學由士人階層的意識形態轉為官方意識形態,儒家之道已經成為社會文化的主導意識。貫穿《三國演義》的價值觀正是歷史的產物。劉備集團作為儒家之道的形象被美化。劉備之仁、關羽之義、張飛之忠、孔明之智、趙雲之勇,無不顯現著“道”之諸義,曹操集團挾天子以令諸侯,則是失去了“道”之依託的純粹強權,至於孫權集團則介於二者之間,在價值立場上沒有獨立歸屬。

    由此《三國演義》帶有鮮明的“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明顯地塑造蜀漢為正統。

    2.作者的價值取向

    採用對比、烘托、渲染等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形象是《三國演義》的主要手法,作者就是要把諸葛亮與魯肅、周瑜等人對比起來寫。作者對周瑜是正面寫,而對諸葛亮是側面寫,實際上週瑜成了諸葛亮的陪襯,寫周瑜聰明,是為了襯托諸葛亮更聰明。而魯肅穿插在兩個人物中間。更顯得周瑜忌刻狹隘,目光短淺,而諸葛胸懷坦蕩,雍容大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發過文學家巴爾扎克曾說“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心理和別人的幸福使他痛苦萬分”。周瑜胸襟狹隘,嫉妒周葛亮的雄才大略,怒氣填胸,以致箭傷復發,命歸黃泉。縱觀中國社會的發展史,在長期封建等級社會中,華人缺乏公平競爭的客觀條件和心理機制,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都抱著《三國演義》中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態,不能共存。周瑜的文化形象不光是古代一代善妒之人的代表,在今人身上,我們也隨處可見他的影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喝什麼茶比較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