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妖靈豆豆

    什麼叫沒教育好??孩子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久的養成和堅持的過程,沒有一個明顯的節點,20天養成一個習慣,只要家長能督促和堅持,孩子好的習慣就能養成!

  • 2 # 龍老師說

    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歲定終生“。所以,對於六歲孩子的教育在學齡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是好態度,第二個是好習慣,第三個是好方法。讓孩子從小就能有一個全面的成長方向是非常有意義的。六歲左右的重點可以在生活的習慣、學習的習慣上面有所側重。

  • 3 # 夢田的稻草人
    先來從生理角度看一下早期的撫育有多重要:

    兒童的腦部發育是從胎兒期就開始的,出生時腦重是成人的25%,大多數溝回已經出現。隨著神經系統的快速發育,到了2歲時,嬰兒大腦各部分的相對大小和比例已經和成人腦基本類似了。家長對孩子的撫育方式,能否積極迴應,能否給予充分的愛的陪伴,還是經常對孩子吼叫、發怒,甚至限制、懲罰,會在孩子的大腦中建立電-化學模式,甚至影響大腦的不同部位的發育的大小。童年早期的經歷也決定著大腦的生化水平的高低,其中有一種叫5-羥色胺的化學物質,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自信、支配感和成就感。

    再來從心理角度看一下早期的撫育有多重要:

    英國兒童心理醫生奧利弗·詹姆斯,寫了一本書叫做《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在這本書裡,他細緻地描述了前6年的撫育對於一個孩子的自體感、良心、依戀關係有何影響,並且告訴我們原生家庭尤其是6歲前的養育環境對一個孩子的一生的發展有怎樣重大的影響。

    一個人成長的前6年要經歷這些關鍵期:

    0~6個月 關乎的自體感

    沒有得到母親敏感的充足的正確的關注和照顧的嬰兒,自體感很弱,沒有快樂的能力,無法茁壯成長。如果只給予生理的餵養,不關注情感與社會需求,這個嬰兒很可能死亡。

    這樣的孩子會對外尋求補償,可以分為

    變得狂躁 ——長大後很容易出現成癮行為,進食障礙,以及多動症。

    變得抑鬱—— 長時間的沮喪冷漠與短時間的憤怒焦慮之間變換,出現人格障礙。

    0~3歲 關乎依戀模式

    根據英國精神分析學家鮑爾比的依戀理論,分為:

    -迴避型依戀

    -纏人型依戀

    -混亂性依戀

    -安全性依戀

    沒有被好好撫育的孩子在幼年沒有形成安全依戀關係,長大後由於安全感缺失會自戀,會黏人,會焦慮,會憤怒,會在青春期出現解離,會在成年後無法走入親密關係,這種影響會持續幾十年。

    3~6歲 關乎良心

    這本書中,詹姆斯描述了三種良心:

    懲罰性的、

    脆弱的、

    善良的。

    過於嚴苛控制,頻繁地打罵懲罰,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孩子會因此形成懲罰性的良心,會過度自疚,害怕做錯事。長大後尤其男孩更容易放蕩不羈、酗酒,或產生反社會傾向。

    而孩子經常遭受家長的喋喋不休地抱怨、嘲笑、言而無信、嘮叨,會對家長缺少認同而形成脆弱的良心,變得容易衝動和具有攻擊性。

    總之,6歲之前的撫育非常重要,沒有教育好,不僅僅是以後的習慣難以更改的問題,說毀掉一個人的一生也不為過。在健康健全人格的基礎上,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養成就是水到渠成的,只要不是性格里塑造的問題,是可以有一些方法培養的。

    我的回答更深入了一些,不知道對您是否能有幫助。我真的感覺讀了一本好書,很想分享給天下的父母。希望我們都能瞭解0-6歲的關鍵之處,好好呵護孩子,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牙齒很黃,能透過美白牙齒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