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維空間2020
-
2 # 雪舞200324376
靈魂對於生命而言歸於自我性的存在,正如物質不滅的定律性肯定方式;生命的存在方式亦是物質存在的一種方式,當然就包含在物質迴圈的自然世界裡。儘管如此,生命的自我變數性,一方面存在其自我的肯定能力、或緊跟自然的變數不斷自我延續,另一方面也有其存在環境對其所能產生約束性一面,比如自我形態所表達的自然環境因素等痕跡性的體現。在這種自我肯定的確定過程裡,生命彷彿總在尋找能影響到自我存在因素裡所存在著的空間統一性變更因子,或是生命的本能所驅使;或唯有這樣,生命才能把握物質不滅的迴圈世界所能提供給生命存在的確定性因子或較好丶較理性化地應對些自然環境的變更因素而求自存。
-
3 # 裸猿的故事
你認為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有相同的"靈魂"麼?
如果你回答是的,是相同的靈魂。
那麼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否擁有【相同的物質組成,包括相同細胞,原子電子,夸克總總】?靈魂和科學無關,但構成你身體的物質卻可以用科學進行測量。答案很明顯,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可能完全相同。否則,你就能長生不老了。
科學不研究靈魂,最多研究人類的意識。
靈魂這樣的詞,類同於大腦中的小人,在透過眼睛往外看,透過耳朵來聽。
但神經科學的發展早已經將這樣的想象給粉碎了,我們的大腦中不存在一個劇院。
也沒有給靈魂留下位置。
但是我們是有意識的動物。甚至人類可能是唯一擁有意識的物種。
我們知道自己擁有意識,但我們卻不知道該怎麼定義和描述它。
關於自我意識最有趣的一點是:
從小到老,我們的身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從小到老,我們的思想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始終認同——我就是我。
雖然我在發生變化,但所有這些我,都是我。
昨日之我,今日之我,未來之我都是我。但這只是大腦維持自我身份統一的把戲,以避免我們精神分裂。
圖示:電影,《我是誰》成龍在該片中扮演一位失憶的特戰隊員,在非洲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頭部受到撞擊而失憶,因此失去了自己在人世間的標籤和關係網。
失憶這種梗許多電影都玩過,但即便失憶我們依然知道我是我,我們只是不記得自己的往事,因此讓曾經建立起的社會關係網路斷絕,這讓我們比從網上跌落的蜘蛛還要茫然失措,因為人是生活在群體和人情網路中的動物,離開了這些東西,我們就會心生惶恐。
意識的存在依賴於大腦的功能正常這一點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可以得到證明,他們的症狀不是簡單的失憶,他們正在慢慢喪失自我意識,最終變成行屍走肉。
對於研究大腦的科學家來說,要讓兩個人擁有相同的意識,他們認為那你需要的是近乎相同的大腦神經元的連線方式。僅僅有相同的神經元是不夠的,大腦的複雜來自於組成它的細胞之間的連線方式。平均來說,一個神經元與另外十萬個神經元連線在一起,當這些連線發生改變時,我們的意識也就會隨之發生改變。
但是,自我意識究竟是大腦的正常功能還是大腦製造出來的某種幻覺,到目前為止存在巨大的爭論。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推薦閱讀,《破解意識之謎》這本書。
回覆列表
我認為,不會。首先,連靈魂有沒有也沒有人確切知道,就算有吧,那也肯定不是物質,姑且看成意識流。如果是意識流就一定是動態的,所以,也就不會有一樣的。其次,按照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既然原子夸克尺度都完全一樣了,那剩下的運動量也就不能完全一樣了,宇宙中不可能有完全一樣的兩個電子,如果有,那是你觀察的不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