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675381479
-
2 # user7180526371794
在魏剛防線被德軍突破,隨後棄守巴黎後。法國政府處於兩難境地,主要是有三派。雷諾總理為首的溫和主戰派在英國不再在法國戰場對德作戰且乘人之危提出建立英法聯邦意在呑並法國海軍和殖民地後,只能拒絕並辭職下臺。戴高樂為代表的堅決主戰派主張繼續扺抗,本土淪陷後政府、海軍撤至北非繼續作戰。但如果這樣法國政府、軍心民心比較尷尬,畢竟本土四幹多萬人民淪為亡國奴,二三百萬戰俘在德國手裡。如果二戰形勢如實際歷史一樣,法軍在44年與美英一起在法國本土登陸光復法國並參與攻佔德國。法國的聲望和在二戰後的國際地位要高得多!但歷史沒有如果,當時法國政府中佔上風的貝當為首的主和投降派選擇了投降。所幸在危亡時刻出了戴高樂將軍這個不世之才組織自由法國、戰鬥法國一直在對德意作戰(雖然實際作用並不很大),才在戰後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大國地位特別是安理會五常席位,後來又獨立研發核武器一成為核大國。否則戰後法國國際地位比義大利高不了多少。
首先,先來比較當時雙方軍力,截至1940年6月,法國陸軍的精華已在戰場上損失殆盡,剩餘的不到70個的師裝備甚差,不堪大用。且巴黎也於月初丟失,全國的軍心,民心可謂跌到谷底,再加上英國明確指出不能派出大量空軍支援,法國面臨的軍事環境可以說基本無解。反觀德國,已經完全掌握制空權,且其100多個師仍然裝備精良,戰力完整,士氣高昂,隨時可以繼續南下,攻下整個法國。因此,綜上,可以看出,如果法國在當時選擇繼續抵抗,必將導致南方國土快速且大量的淪陷。也許地中海沿岸附近的山地可以遲滯一番德軍的推進,但一旦德軍將精銳山地部隊調來並與義大利較為精銳的山地部隊兩面夾擊,全國淪陷還是“指日可待”的。
而到了這時候,就要考慮法國政府的抵抗決心了。如果當時法國政府沒有流亡非洲繼續統帥法國殖民地抵抗的決心。那麼其結局只有兩個,要麼在德國基本佔領全境後宣佈投降,要麼如同波蘭一樣,在英國的接應下偷偷前往英國,建立流亡政府。不過待遇是鐵定比不上歷史上那有兵有將的戴高樂政府。
若是法國政府有流亡非洲堅持抵抗的決心,那樂子可就大了。要知道,當時的法國海軍可是擁有九艘戰列艦,一艘航母的“世界第四強海軍”,遠不是那當時只有三艘裝甲艦,兩艘戰巡的德國海軍可以比擬的。一旦法國龐大的艦隊在地中海與皇家海軍合作對軸心國進行封鎖與襲擾,那麼義大利那只有六艘戰列艦的海軍是不夠看的。軸心國的地中海航運線可以說是鐵定會被切斷。作為一個嚴重依賴殖民地原料供應的國家,義大利一旦航運被封鎖,其國內能否維持穩定就是一個大問題,更別提出兵協助德國繼續作戰了。當然,如果義大利真的陷入了不穩定,德國是肯定會入侵義大利“幫助”盟友維持穩定的。
除此之外,法國在非洲殖民地那也算龐大的軍力也可配合英軍對義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發動進攻,在增援部隊及物資過不了地中海的悲劇情形下,本來就戰力低下的義大利北非部隊估計會一潰千里,意屬非洲的全部淪陷也可以說是“指日可待”。
如此一來,義大利的全部精力勢必會放在地中海與北非的戰場上,不會再對巴爾幹有什麼非分之想,而德國也許會在1941年4月就按時發動原計劃的“巴巴羅薩”行動,且沒有了北非戰場的分兵(想去也去不了,海運被封鎖了),東線德軍也許會真的達成行動目的,即佔領莫斯科以及蘇聯幾乎所有的精華之地,並穩定戰線在莫斯科以東約200到300公里的地方。如此一來,搞不好蘇聯真的會被逼退到亞洲,而德國在資源方面以及兩線作戰方面將再無後顧之憂。屆時,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命運都將不可預測。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此問題的一些“幻想”希望大家喜歡,或者大家也可以腦洞大開,一起來暢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