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伊耆角木

    其實可以這麼說,沒有歷史錯誤的古裝劇幾乎不存在。從語言、服裝、道具到歷史事件各個方面。我稍許總結下。

    一、語言稱謂問題

    (諡號掛在嘴上自稱)

    最著名的語言稱謂問題大概就是《康熙王朝》的“我孝莊”了。把死後才有的諡號掛在嘴上,還自稱,簡直是觸自己眉頭。同樣在這個劇裡康熙追封死後的容妃為“孝慈仁皇后”也是荒誕至極。因為“仁”是康熙自己的諡號,只有康帝死後,他的皇后才能稱“孝某仁皇后”。此外,其他古裝劇中還有瓦崗寨稱楊廣為“煬帝”、安祿山稱李隆基為“唐玄宗”等。都是用死後才有的諡號、廟號來稱呼活著的人。

    (哀家兩個字亂用)

    再有著名的“哀家”。其實這個在真實歷史上根本沒出現過。不過各種演義小說這麼寫了,影視劇用也沒問題,但是“哀家”只能給太后用,意思是自稱“悲哀的人”。但現在很多影視劇皇后都在自稱哀家。皇后的丈夫活得好好的,你“哀”什麼?

    (清朝滿族人名問題)

    《還珠格格》裡,別人叫福爾康、福爾泰,都是一口一個爾康、爾泰。其實滿族人稱名不道姓,福爾康就是名字,福並不是姓,怎麼能把名字切開叫的?不過“福大爺”的叫法倒是對的,就像“和大人”一樣。由於滿族的姓(更準確說是氏)太長,所以習慣性用名字的第一個字當姓用作尊稱,但暱稱就不可以切開了。

    二、服裝問題

    這個不用太多說了,古裝劇各種奇裝異服太多了,為了吸引眼球也可以理解。但是還是有很多穿“錯”的。包括許多以嚴謹著稱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雍正戴的這頂朝冠其實是滿族女性戴的坤秋帽)

    《雍正王朝》一直被譽為良心劇,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錯誤。比如,康熙、雍正經常戴的一頂朝冠其實是滿族女性才會戴的坤球帽,皇帝是不可能戴的。負責服裝的人可能看著好看,給坤球帽的飄帶上繡了兩條龍,就往焦晃、唐國強頭上扣了。《雍正王朝》尚且如此,其他影視劇沒什麼可多說了

    三、道具問題

    (古裝劇中常見的元寶都是錯的)

    (真正的銀錠)

    古裝劇中,經常能看見光滑飽滿的金元寶、銀元寶。其實都是錯的。真實歷史上金銀做成的金錠、銀錠都是中間凹下去的造型。至於突出的那種元寶。其實是清末慈禧太后喜歡看戲,進入宮中演戲的使用的道具,為了區分而做的飽滿的。

    關於錢的問題,古裝劇中還有很多。比如皇帝賜銀前兩,然後一個太監就捧了一個托盤過來了。一千兩銀子多重啊,誰捧得動?還有吃一頓飯給人幾十兩銀子,大概也就給出了一般人家十年的收入吧……另外,以“文”做銅錢單位是唐朝才有的,很多唐朝以前的古裝劇,比如秦漢都幾文錢買東西,也是亂來。

    (早期官印很小)

    與錢相似的還有官印、玉璽等等。唐代以前的官印,都是兩三公分見方,絕不是動不動就拿個磚頭出來那種。因為這些印章要懸掛在腰間,而且使用起來是將竹簡捲起來,在繩結處放一塊泥印上去,所以不能很大。雖然沒有早期玉璽出土,但許多皇后之璽和某某王的金印也都是二三公分見方,可見玉璽也不會是一塊磚頭。

    直到唐代以後才出現了比較大的官印。但是那時印章已經是官屬印,存放在衙門裡,所以有些影視劇官員上任路上官印被盜無法交差也是無稽之談了。

    (陪葬品唐三彩放家裡)

    其他還有很多亂用道具的,比如把陪葬品唐三彩放家裡。宋朝人坐了明朝才有的圈椅等等。

    四、歷史事件

    這個要說的是,所有古裝劇……無一倖免,都有胡編亂造的情節或者時間地點不對等問題。不深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騰龍35定焦與適馬35定焦哪個配6D2價效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