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小管的日常生活

    拔火罐有哪些好處呢?

    1:祛溼

    通過拔火罐,能夠將一些身體內的溼氣,寒氣,通過負壓去除掉,從而排除邪氣

    2:氣血暢通

    人體的穴位,筋絡和臟腑都是很有學問的,互相間都有影響,隨著外界的吸力,可以讓人氣血通暢,血脈暢通還能利於身體排毒

    3:一些簡單的跌打損傷

    青年時期比較皮,經常玩鬧踢球等,有一次一不小心拉傷了後背,去接受了第一次拔罐,紫黑紫黑的還有一些斑塊,雖然還是很痛,但淤青消失以後真的就好了很多

    4:拔罐排毒

    當然拔罐能夠緩解自身疲憊的身體,除此以外,拔罐促進了氣血迴圈,確實能夠達到了促進排毒的作用,甚至還打出了祛痘效果的廣告,細細想來,其實還是有些道理的

    拔罐有哪些壞處呢?

    1:容易感冒

    並不是說拔罐容易感冒,而是拔完罐後身體容易受涼,非常容易感冒,拔罐以後不能洗澡

    2:拔罐不能經常拔

    有疼痛,頭暈,噁心的情況時不宜繼續拔罐,防止發生危險,拔罐,至於頻次嘛,看個人情況了

    3:容易造成面板重度淤青

    貪圖享樂,刻意加長時間,會把自己的面板搞得很差勁

  • 2 # 堅若頑石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區域性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

    里約奧運上,美國游泳名將邁克爾·菲爾普斯身上的拔火罐印記引發了中國網友的關注。這種在中國民間被廣泛使用的療法,獲得了外國運動員的認可,確實驚奇。然而事實上,拔罐這種療法並非中國獨有。

    西方古醫學中的拔罐更多

    在西方古醫學中,拔罐被叫做杯吸,巴比倫的醫生日記上就出現了健康神尼努塔或阿達爾手持杯吸術器械的形象。牛角杯、玻璃杯在都曾是杯吸的主要工具,19世紀則出現了注射器與吸杯相結合的新式器具。日本、印度也有拔吸式療法的記載。

    拔罐的中醫歷史更多

    中國有關拔罐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且僅是作為一種普通的手術方式。直到唐代的《外臺祕要方》才正式把拔罐當做一種療法來記述。而中醫典籍中也並沒有將拔罐納入傳統的醫療體系中。

    中文名 拔火罐 外文名 cupping 適應證 咳嗽、頸肩綜合徵等預防保健 就診科室 鍼灸科

    常用工具

    目前常用的罐具種類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等。

    1.竹罐

    (1)材料與製作竹罐是採用直徑3~5釐米堅固無損的竹子,製成6~8釐米或8~10釐米長的竹管,一端留節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颳去青皮及內膜,製成形如腰鼓的圓筒,用砂紙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即可。

    (2)優點取材方便、製作簡單、輕便耐用、便於攜帶、經濟實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大,不僅可以用於肩背等肌肉豐滿之處,而且應用於腕、踝、足背、手背、肩頸等皮薄肉少的部位,與小口徑玻璃罐比較,吸附力具有明顯優勢;另外,竹罐療法在應用時可放於煮沸的藥液中煎煮後吸拔於腧穴或體表,即可通過負壓改善區域性血液循化,又可藉助藥液的滲透起到區域性燻蒸作用,形成雙重功效,加強治療作用。

    (3)缺點易燥裂漏氣;且不透明,難以觀察罐內面板反應,故不宜用於刺血拔罐。

    2.玻璃罐

    (1)材料與製作玻璃罐由耐熱玻璃加工製成,形如球狀,下端開口,小口大肚,按罐口直徑及腔大小,分為不同型號。

    (2)優點其優點是罐口光滑,質地透明,便於觀察拔罐部位面板充血、瘀血程度,從而掌握留罐時間;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罐具,特別適用於走罐、閃罐、刺絡拔罐及留針拔罐。

    (3)缺點導熱快,易燙傷,容易破損。

    3.抽氣罐

    (1)材料與製作抽氣罐為一種用有機玻璃或透明的工程樹脂材料製成,採用罐頂的活塞來控制抽排空氣,

    利用機械抽氣原理使罐體內形成負壓,使罐體吸附於選定的部位。

    (2)優點抽氣罐不用火、電,排除了不安全隱患且不會燙傷面板;操作簡便,可普遍用於個人和家庭的自我醫療保健,是目前較普及的新型拔罐器。

    (3)缺點無火罐的溫熱刺激效應。

    臨床應用

    1.拔罐的方法

    閃火法操作要點:用鑷子夾酒精棉球點燃,在罐內繞一圈再抽出;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應用

    (1)留罐將罐吸附在體表後,使罐子吸拔留置於施術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鐘;多用於風寒溼痺、頸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塗萬花油,將罐吸住後,手握罐底,上下來回推拉移動數次,至面板潮紅;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於感冒、咳嗽等病症。

    (3)閃罐罐子拔住後,立即起下,反覆吸拔多次,至面板潮紅;多用於面癱。

    (4)刺絡拔罐先用梅花針或三稜針在區域性叩刺或點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內出血3~5毫升;多用於痤瘡等面板疾患。

    3.拔罐注意事項

    (1)操作禁忌拔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面板;留罐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否則會損傷面板。

    (2)部位禁忌面板過敏、潰瘍、水腫及心臟、大血管部位、下腹部,均不宜拔罐。

    預防保健

    1.咳嗽拔罐療法

    主穴選定喘穴、肺俞穴;風寒咳嗽配風門穴;風熱咳嗽配大椎穴。用閃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鐘(年齡較小的小兒罐內負壓宜小,負壓過大易傷患兒面板),小兒也可採用閃罐法,每日1次,3~5次為1個療程。

    2.頸肩綜合徵拔罐療法

    患者取俯臥位,醫生在酸脹、麻木及疼痛的頸肩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緣處面板上塗抹適量跌打萬花油,將火罐吸附於面板上,並於病變部位來回推動火罐,以區域性面板出現紫紅色或紫黑色痧點為宜。走罐後採用三稜針在痧點區域性點刺,選口徑適中的火罐用閃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約10分鐘,每處出血約2~3毫升,隔日一次,5次為1個療程。

    3.膝關節炎拔罐療法

    可採用藥罐療法:將羌活、獨活、防風、木瓜、桑枝、川斷、牛膝、杜仲、艾葉、雞血藤、川芎、當歸各15克裝入布袋內,加清水煮沸5分鐘,再把小號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0分鐘,使用時用鑷子夾起竹罐直接叩於患側內、外膝眼及鶴頂穴處,每次15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 3 # 魚擺擺5565

    拔火罐是中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治病方法,深受人們的青睞和信任。拔火罐具有平衡陰陽的作用,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還能調和臟腑,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通過穴位拔罐以通經絡與內在的臟腑相連,從而治療各種臟腑疾病。還有疏通經絡的作用,氣血暢通,筋脈關節得以濡養、通得,從而治療各種疾病。身體裡的溼氣、寒氣,通過面板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對於人體區域性的組織損傷、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溼等功。拔火罐的部位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於面板過敏、面板破損、肌肉瘦削、毛髮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介紹幾個保健穴位,常拔罐增強身體免疫力。足三裡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長壽穴”,足三裡所在的足陽明胃經,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佈於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具有調節消化系統的功能,對於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病、糖尿病等。經常在足三裡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湧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經常進行湧泉穴拔罐,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康長壽。

  • 4 # 好品玫瑰

      拔火罐的好處

      1、減壓的作用

      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溼等功效, 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2、溫熱作用

      拔罐法對區域性面板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

      3、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

      因為拔火罐具有自家溶血的情況,所以拔火罐之後會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可以流遍全身,從而刺激各各器官,從而幫助器官增強活力,並且有助於集體組織的恢復。

      拔火罐的誤區

      1、拔火罐後要洗澡

      拔火罐後馬上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少不了”。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面板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面板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面板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2、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不少人說火罐這一拔最少要半小時,有的人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這樣觀點的比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時間越長越好嗎?

      因為拔火罐根據火罐的大小以及材料和負壓等不同的原因,所以時間也是不同的。不過一般情況下不超過十分鐘。

      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面板,還可能會引起面板感染。

      3、同一位置反覆拔

      一次不行拔兩次,同一個位置,反覆地拔,就不信這火罐拔得沒效果。大有一種“世上無難症,只怕有心人”的決心,其實,這樣做也是不行的。

      拔火罐的時候你甚至可以拔滿全身,因為這樣可以全面治療,增進治療效果。可是在一個地方反覆的拔,這份治病的執著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對面板來說,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拔火罐注意事項

      1、罐的消毒,一般採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罐口,罐體,即可起到消毒作用。消毒後的罐可以用幹棉球擦乾,或者自然風乾後使用。

      2、點火的方法,一般選用閃火法,一手拿點火棒,一手拿罐,把點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過多,防止點燃後酒精滴下)點燃,迅速伸入罐內,大約1-3秒後拿出,另一手將火罐輕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點火時不能在罐口燃燒,以免造成罐口過燙。

      3、拔罐時,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於面板過敏、面板破損、肌肉瘦削、毛髮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4、選擇適當的體位,一般採用臥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5、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

      6、在使用多罐時,罐具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面板被罐具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牽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時,不宜在面板瘦薄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面板,或使火罐漏氣脫落。

      8、起罐時,手法宜輕緩,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邊肌肉,按壓一下,使氣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不可使勁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面板。

      9、起罐後,一般區域性會出現紅暈或紫紺色,這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1星期內自行消退。如區域性瘀血嚴重者,不宜原處再次拔罐。如留罐過長,面板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後,用幹棉球擦拭,也可以塗上些紫藥水,防止感染。

      10、室內需要溫暖,空氣清新,拔罐時不宜吹風扇、空調以免著涼。

      拔火罐後的注意事項

      一、拔火罐兩小時後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儘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二、拔火罐要找準穴位

      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拔火罐不只是哪裡疼在哪裡拔火罐,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

      三、紫印未消失不宜重複拔

      四、防止感染

      起罐後,面板區域性如出現潮紅、瘙癢,不可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後就可消散。如果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水泡輕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較大時,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針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

      拔火罐的預防保健

      1.咳嗽拔罐療法

      主穴選定喘穴、肺俞穴;風寒咳嗽配風門穴;風熱咳嗽配大椎穴。用閃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鐘(年齡較小的小兒罐內負壓宜小,負壓過大易傷患兒面板),小兒也可採用閃罐法,每日1次,3~5次為1個療程。

      2.頸肩綜合徵拔罐療法

      患者取俯臥位,醫生在酸脹、麻木及疼痛的頸肩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緣處面板上塗抹適量跌打萬花油,將火罐吸附於面板上,並於病變部位來回推動火罐,以區域性面板出現紫紅色或紫黑色痧點為宜。走罐後採用三稜針在痧點區域性點刺,選口徑適中的火罐用閃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約10分鐘,每處出血約2~3毫升,隔日一次,5次為1個療程。

      3.膝關節炎拔罐療法

      將羌活、獨活、防風、木瓜、桑枝、川斷、牛膝、杜仲、艾葉、雞血藤、川芎、當歸各15克裝入布袋內,加清水煮沸5分鐘,再把小號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0分鐘,使用時用鑷子夾起竹罐直接叩於患側內、外膝眼及鶴頂穴處,每次15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 5 # 實永中藥外敷調理

    拔罐是通過火將玻璃罐吸在面板表面,可以祛風散寒,清洩溼熱,排毒養顏。用以治療疼痛,或活動困難,可以行氣活血、舒經活絡。拔火罐能夠把汗毛孔開啟,讓身體裡面的溼邪、寒邪或者熱邪能夠從身體裡發散出來,所以治療疾病的效果很明顯。在西醫拔火罐可以促進微迴圈,改善面板或者皮下血液組織裡的物質代謝。拔火罐沒有禁忌,如果有血液病,應該注意,拔火罐時千萬不要出血。有的患者吃抗凝或者抗血小板的藥物,很容易出血。拔罐時要密切觀察罐下面板的變化情況,如果面板很快變紅、變紫,一般5分鐘以內就可以。如果變紫的程度很快,1分鐘就可以起罐。一般留罐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如果時間太長,容易讓面板出現水皰,破潰以後,如果不注意清潔,容易引起面板感染,所以一定要正規操作。

  • 6 # 使用者6131822359598

    拔火罐的作用有哪些?人生百病首中風,阻滯經絡氣不通。風寒溼氣血瘀堵,傷害臟腑運化功。溼熱惡化疾病痛,通則不痛調理中。拔火罐是內病外治療法,高度集中肌膚湊理皮毛張合,強刺激經絡氣血收縮擴張。破壞毛細血管組織結構,達到破壞風寒困守肌膚,增強除溼祛風,新陳代謝的氣血迴圈暢通,條達臟腑功能治療疾病修復自愈的效果。

  • 7 # 超然智者

    拔火罐是中醫治療的一個重要方法,作用顯著。首先,經絡通則氣血暢,氣血暢則身體健。拔火罐就有通經活絡,暢通氣血的作用。其次,拔火罐能拔出體內的熱毒,對於高燒低燒等體內熱毒效果明顯。即然能拔出熱毒,所以陽虛之人或老年體弱者慎用,也就是說不能把身體內僅有的生命體能消耗掉。拔火罐之前儘量找中醫大夫辨清陰陽體質。

  • 8 # 蕭大俠0001

    它主要的作用主要有這麼幾個,一個是通經活絡的作用,第二個就是行氣活血,第三個是散寒的作用,所以它主要治療這麼幾類疾病,第一個比如說像風寒的咳嗽,我們拔火罐的效果比較好,第二個就是像區域性的由於受寒引起的疼痛,比如說肩關節的疼痛、膝關節的疼痛或者是由於區域性淤血引起的疼痛,我們通過給予後背、肩關節、膝關節來進行拔罐能起到治療作用。

  • 9 # 良人執戟2

    拔火罐屬於眾多中醫康復醫學的組成部分,在中醫學裡,康復的含義,通常是用"平夏"、"復原"、"康健"、"再造"等詞彙加以表述的。

    打通精脈穴位,氣血暢通,強身僆體。

    相對於區域性組織勞損、沾連、經常作拔火罐治療,可以減少疼痛,舒緩症狀。

    減少肌肉疼痛作用,祛風除溼。

    溫熱寒溼痛楚區域性,使之舒適。

    拔完火罐後,注意身體保暖,以免環境中寒氣浸入,拔完火罐後不應立即洗澡。

    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時間過長引起水泡。

    (完)

  • 10 # 家有2寶

    好處: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壞處:除了面板會在最初的幾天裡留下印痕不美觀,只要操作時注意好安全,注意別吹到風,別沾涼水,沒什麼壞處。

    能減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字能進硬筆書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