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5月,國際博覽會開幕時,埃菲爾鐵塔成為最吸引人的地方,埃菲爾親手將一面法國國旗升上天空。埃菲爾以卓越的設計和技藝保障了鐵塔的修建,他無悔的勇氣使鐵塔得以順利完成,使巴黎人以鐵塔為驕傲。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工程師英雄,將塔以他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鐵塔建成後,埃菲爾邀請曾反對建塔的著名音樂家古諾到塔頂的沙龍里坐賞高空奇觀。眼觀美景,古諾樂興大發,在現實面前拋棄了偏見,根據繆塞的一首詩即興譜出了《雲中協奏曲》。儘管如此,鐵塔建成後仍引起了一場反對運動。法國那些頗有文化修養的文人雅士們對這座新潮、前衛的建築深惡痛絕,很多作家都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名,聯名反對這座“隆物”。他們指斥它是“俗不耐的、可憎的陰影,亂七八糟的東西”,認為它對巴黎市容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對巴黎的偉大建築物是一種侮辱。作家莫泊桑經常光顧平臺上的一家餐館,僅僅因為這裡是巴黎惟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詩人保羅·維萊那第一次看見它時,吩咐馬車伕馬上掉頭,以免多看了一眼那個“既醜陋,又討厭的東西”而影響了他詩歌創作的好心情和靈感。
在鐵塔初建之時,人們對這座鐵塔的驚異、懷疑甚至憤怒是可以找到文化意識根據的。人們不願意看到改變的發生,尤其是這種改變了自己慣常的心理平衡並帶來衝擊的東西。傳統風格紀念碑的銘文、雕飾的莊嚴、華麗、肅重、宏偉已經凝結為下意識的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傳統姿態,有時它非常不理智。這種心態險些給埃菲爾鐵塔帶來厄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要求拆毀鐵塔的社會呼聲雖然略顯平息,然而,事情並未完全結束,在20世紀20年代,法國政府仍在考慮要推倒鐵塔,並準備用它的1萬噸鐵在那些因戰爭而遭受破壞的地區修建工廠,幸運的是此舉最後因戰場形勢的緊張而不了了之。因為根據最初的建造合同,在埃菲爾鐵塔建成20年後要拆毀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圍繞鐵塔發生了一件真實的奇聞。一位副食供應商居然把鐵塔中的7000噸鐵賣給一個廢品收購商,並且得到了50萬法郎的預付金。這一荒唐事件的發生,從一個側面表明鐵塔在當時民眾心中並未佔有太大的份量。
雲開見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心中的偏見開始消失,“雲中牧女”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機。1964年,鐵塔終於受到了法律的保護,它被列為不得拆毀的歷史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終於被視為巴黎的象徵。20世紀80年代,為了增強鐵塔的堅固性,人們開始著手修整鐵塔,鐵塔被暫時關閉,並接受對其問世以來最大的一次改建。改建工程中,首先將鐵塔第二層的混凝土平臺改用鋼板替代,這樣,一下就將鐵塔的總重減輕了1000噸,然後將第二層上的豪華飯店遷到第三層,在原地重新開設了一個大眾酒館。另外,為了保護鐵塔,每隔幾年就要將其重新油漆一次,每油漆一次就需耗費油漆52噸。
在慶祝法國大革命200週年和建塔100週年之際,人們對鐵塔的使用、燈光、導遊等方面都做了調整,增加了服務設施,埃菲爾塑像的相片被放置在第二層平臺上,靠在一根鋼樑上,並建造了埃菲爾接待廳,在這裡可以組織學術會議、講座與招待會。在新闢的視聽博物館內,人們可以欣賞有關鐵塔歷史及其建築特色的影片與電視節目。跟以前不同的是,人們若要上第三層觀城景,不必再分層搭乘電梯,四座同時自動上下的電梯可將觀光者直接送上塔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埃菲爾鐵塔便成了法國廣播電視的中心,是現在世界上最高的天線塔之一。而且,埃菲爾鐵塔廣播電臺也於改建後成立。現在的埃菲爾鐵塔,每年都要迎接大約300萬遊客來此參觀旅遊,它不僅僅充當著吸引人們觀光的紀念碑身份,更是巴黎的象徵、法國的象徵。
1889年5月,國際博覽會開幕時,埃菲爾鐵塔成為最吸引人的地方,埃菲爾親手將一面法國國旗升上天空。埃菲爾以卓越的設計和技藝保障了鐵塔的修建,他無悔的勇氣使鐵塔得以順利完成,使巴黎人以鐵塔為驕傲。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工程師英雄,將塔以他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鐵塔建成後,埃菲爾邀請曾反對建塔的著名音樂家古諾到塔頂的沙龍里坐賞高空奇觀。眼觀美景,古諾樂興大發,在現實面前拋棄了偏見,根據繆塞的一首詩即興譜出了《雲中協奏曲》。儘管如此,鐵塔建成後仍引起了一場反對運動。法國那些頗有文化修養的文人雅士們對這座新潮、前衛的建築深惡痛絕,很多作家都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名,聯名反對這座“隆物”。他們指斥它是“俗不耐的、可憎的陰影,亂七八糟的東西”,認為它對巴黎市容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對巴黎的偉大建築物是一種侮辱。作家莫泊桑經常光顧平臺上的一家餐館,僅僅因為這裡是巴黎惟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詩人保羅·維萊那第一次看見它時,吩咐馬車伕馬上掉頭,以免多看了一眼那個“既醜陋,又討厭的東西”而影響了他詩歌創作的好心情和靈感。
在鐵塔初建之時,人們對這座鐵塔的驚異、懷疑甚至憤怒是可以找到文化意識根據的。人們不願意看到改變的發生,尤其是這種改變了自己慣常的心理平衡並帶來衝擊的東西。傳統風格紀念碑的銘文、雕飾的莊嚴、華麗、肅重、宏偉已經凝結為下意識的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傳統姿態,有時它非常不理智。這種心態險些給埃菲爾鐵塔帶來厄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要求拆毀鐵塔的社會呼聲雖然略顯平息,然而,事情並未完全結束,在20世紀20年代,法國政府仍在考慮要推倒鐵塔,並準備用它的1萬噸鐵在那些因戰爭而遭受破壞的地區修建工廠,幸運的是此舉最後因戰場形勢的緊張而不了了之。因為根據最初的建造合同,在埃菲爾鐵塔建成20年後要拆毀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圍繞鐵塔發生了一件真實的奇聞。一位副食供應商居然把鐵塔中的7000噸鐵賣給一個廢品收購商,並且得到了50萬法郎的預付金。這一荒唐事件的發生,從一個側面表明鐵塔在當時民眾心中並未佔有太大的份量。
雲開見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心中的偏見開始消失,“雲中牧女”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機。1964年,鐵塔終於受到了法律的保護,它被列為不得拆毀的歷史紀念碑。這座紀念碑終於被視為巴黎的象徵。20世紀80年代,為了增強鐵塔的堅固性,人們開始著手修整鐵塔,鐵塔被暫時關閉,並接受對其問世以來最大的一次改建。改建工程中,首先將鐵塔第二層的混凝土平臺改用鋼板替代,這樣,一下就將鐵塔的總重減輕了1000噸,然後將第二層上的豪華飯店遷到第三層,在原地重新開設了一個大眾酒館。另外,為了保護鐵塔,每隔幾年就要將其重新油漆一次,每油漆一次就需耗費油漆52噸。
在慶祝法國大革命200週年和建塔100週年之際,人們對鐵塔的使用、燈光、導遊等方面都做了調整,增加了服務設施,埃菲爾塑像的相片被放置在第二層平臺上,靠在一根鋼樑上,並建造了埃菲爾接待廳,在這裡可以組織學術會議、講座與招待會。在新闢的視聽博物館內,人們可以欣賞有關鐵塔歷史及其建築特色的影片與電視節目。跟以前不同的是,人們若要上第三層觀城景,不必再分層搭乘電梯,四座同時自動上下的電梯可將觀光者直接送上塔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埃菲爾鐵塔便成了法國廣播電視的中心,是現在世界上最高的天線塔之一。而且,埃菲爾鐵塔廣播電臺也於改建後成立。現在的埃菲爾鐵塔,每年都要迎接大約300萬遊客來此參觀旅遊,它不僅僅充當著吸引人們觀光的紀念碑身份,更是巴黎的象徵、法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