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9312423236
-
2 # 約翰的甲殼蟲
可以說肯定不是,趙括出身將門,對戰爭的本質肯定非常瞭解。
當時長平之戰已經進行了三年,只要略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應該看出,秦趙雙方拼的是後勤,而不是將領的水平,否則白起也不會長時間悠閒自在。因為國力差距,趙國是無法與秦國持續相持的,必須儘快做出決斷。
來分析當時趙國的選擇:維持現狀首先被否決。放棄上黨地區就會失去屏障,戰略上就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國都邯鄲會隨時處於秦國覬覦之下,無法再有任何進攻機會。與其處於被動等死恐懼中,不如賭一把(君主也不願意說自己不行,而且也喜歡做夢,萬一實現了呢?),幹他一票說不定秦國就退兵了,上黨也就吃下來了。正是看到了這個現實,秦國抓住時機實施反間計,趙王欣然入套。
明眼的大將都知道這是個大坑,唯恐避之不及,但為人臣就要忠君之事,就有壞人把趙括給推出來了,作為愛國青年的他就容易腦袋熱(態度決定一切),要以身報國。同時給他巨大的壓力,國家撐不住了,必須速勝!
上前線前趙括就知道自己有去無回,妻兒也難逃一劫,所以才會讓母親給自己潑髒水以保全部分家族。
秦國雖然比趙國強,但撐下去也擔心其他五國收漁翁之利,迅速全國總動員,同時啟用白起。
趙括根據現實情況,已無打贏的可能,國君也沒有耐心讓他等待戰機,只有大規模突進對秦軍造成巨大傷亡後迫使對方談判退兵是唯一選擇,只孤注一擲。後世安史之亂的潼關之戰的哥舒翰肯定能體會到趙括的無奈。
對趙國來說天上掉餡餅引來狼,又不肯讓出一部分利益給盟友,對自身實力盲目自信,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長平之戰的失敗。最好的結果應該是趙王親征被俘投降,能讓自己四十多萬子民免受屠戮,為加快國家的統一出力。
-
3 # 歷史春秋網
並不是紙上談兵那麼簡單。趙國的失敗,首先輔在國力上,趙國的國力,明顯不如秦國。兩國交戰,幾乎全都動用了傾國之兵。趙國出動了四十五萬人,秦國出動了五十多萬人。所以趙國相比秦國,還是以弱敵強之戰。
第二,趙國的失敗,還失敗在外交上。戰國七雄,一枝獨大,那就是秦國。秦國就如同現在的美國,那是超級大國。而其他國家,只有靠聯合才能增強實力,只靠一國根本不可能是秦國的對手。趙國不行,其他國家也不行。而趙國顯然在聯合其他國家的外交問題上,沒有搞好關係。長平之戰那麼慘,竟然無一國來救,這不是很奇怪嗎?
第三,趙國的失敗,敗在趙孝成王的決策上。是戰是和,一定要根據前方主帥的判斷上。而趙孝成王卻命令前方主將與秦國進行決戰,並換下了不肯決戰的廉頗。很可能真實情況是,趙國的國力已不足以維持與秦國對恃了。
第四,趙國的失敗,敗在情報的失誤上。秦國的主帥,已經換成了當時最厲害的戰神白起,而趙國不自知。白起的軍事指揮藝術,不但趙括打不過,換戰國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是他的對手。
趙括的軍事指揮雖不如他的父親趙奢,但他能自己衝鋒陷陣,他能指揮趙軍被圍四十六天“人相食”而軍心不亂,這決不是一個光會紙上談兵的人能做到的。當然,趙括的軍事指揮肯定不如白起、趙奢。他的失敗有很多原因,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他一個人身上。
回覆列表
真的不太清楚,只能按生活的常識推論。
在古代,由於社會分工不像現代社會那樣的細化,人們的理論和實踐緊密相結合,能夠成為某一專業的理論家,都是有大量的實踐經驗的人,都對本專業有豐富的感性認知。由此推斷,趙括不可能是紙上談兵的人。他的失敗,估計是由於他的思維不夠敏銳,前瞻性差,對戰場的資訊瞭解不夠,對敵我雙方形勢的判斷失誤所致。有句話說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只是,趙括的失敗太慘了,具有典型意義,所以就被冠為失敗者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