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外飛仙77
-
2 # 手機使用者51559448660
崛起(Rise)對德國而言並不是單數,而是一個複數概念(Rises)。
從1800年至今,德國至少經歷過3.5次崛起。
第一次崛起階段是從普魯士到德國統一到周旋於歐洲列強再到發動一戰直至戰敗。
第二次崛起可以看做是希特勒借助魏瑪共和國上臺以納粹主義手段強力提升德國實力並發動二戰並戰敗。
第三次崛起則是西德藉助二戰後體系的各種有利條件實現經濟崛起,並聯動著歐洲的共同力量發揮著世界的一極角色,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德國實現了統一,開始在經濟與政治方面超出歐盟範圍發揮著顯著的國際角色。
德國的崛起(Rises)歷程既包含著成功的經驗,也留存著失敗的教訓。
第一,其崛起依賴於德國在不同階段的持續強勁的經濟基礎大發展。這可以為德國實現統一與推行對外擴張提供基本保障。普魯士時期的德國雖然尚未完全捲入工業革命,但是其產業發展與科技進步已經走在歐洲諸國前列,後來第二次工業革命將德國推上了經濟技術發展的高速路。希特勒時期,德國也是靠國家的力量集中打造一批產業(雖然偏重軍事方面),並如機器般地驅動了整個國家的運轉。二戰結束後,德國依靠馬歇爾計劃與自身工業基礎,透過經濟全球化的潮流,開始在區域與國際範圍內實現了經濟上的大躍進,到1970年已經僅次於美國與日本,居於世界第三位。
第二,德國充分利用了國際局勢(權力鬥爭與制度約束),儘量減少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各種障礙。崛起必然會帶來失衡,也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與遏制,但是德國在不同階段充分利用了國際形勢。如鐵血宰相俾斯麥利用德意志內部的矛盾以及遊刃於英國俄羅斯法國奧匈帝國等,逐步實現了德國的統一,並出乎意料地在大國虎視之下實現了國家的崛起,倘若不是威廉二世上臺的莽撞,德國的崛起狀態很可能會多維持若干年。希特勒時期的德國也多次利用國聯的矛盾實現自身的發展,只不過後來誤入歧途。二戰後的德國總理阿登納被譽為“自俾斯麥以來的最偉大的”總理,充分利用各種國際制度,積極實現歐洲和解,融入歐洲,融入西方陣營,併成為歐共體以及歐盟的支柱之一;同時,此時的德國也試圖在美蘇對峙之中尋找自己的一方天地,並不積極陷入雙方爭鬥,因此其崛起的壓力變小。特別是,二戰後的德國並不主動追求大國地位,其首都選擇便是一個例證,幸運的是柳暗花明。
第三,德國實施的戰略符合時代的要求,有一兩撥千金之效。俾斯麥積極利用民族主義,實現統一,追求國家的有利位勢。二戰後的德國更是藉助全球化東風,並積極向美國領導的自由主義體系靠攏,追求國家的最長遠利益。希特勒也積極利用當時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潮,成也敗也,從特定方面而說,其國家崛起也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是其發動世界大戰自毀長城。
第四,一個民族多次崛起多次打倒然後又重新崛起,不得不說德意志的民族性在其中扮演著令人敬畏的重要角色。
第五,國家有幸,大器備出,國家不幸,妖孽橫行,國家崛起與否最終落腳於人的因素,國家是否誤入歧途也要看人的因素。人,包括國家領導人如技藝高超意志堅定的俾斯麥與阿登那,也包括妖魔般的希特勒及其嘍囉,當然,也包括搖旗吶喊或者行使批評監督職責的知識分子,還包括代表至高民意(或者烏合之眾或者團結一心)的億萬民眾。
回覆列表
德國崛起主要是經濟,科技崛起。自從二戰結束以後,德國被禁止發展軍事力量,本土有美軍基地。德國從馬歇爾計劃中受益,得到資金支援,本身又有深厚的科技,人力底子,所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