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現爸爸
-
2 # 鈴鈴
最近在湖南衛視的《少年說》節目中,節目鼓勵這些小學生們說出自己平時不敢說的心裡話。其中有一個女孩在高高的臺上,哭著對媽媽說,媽媽總是拿她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別人家孩子全年級第一,全班第一,反正就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認為媽媽總是看不到自己的好和優點。
媽媽迴應說,不是說不好,只是不打擊的話,孩子會飄起來,也不是一直只跟第一名比較,也會和其他人比較,找出自己的缺點。
聽起來媽媽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這樣打擊式的教育對孩子真的是好的嗎?
再來看看之前北大學生控訴父母的那則新聞,要和父母斷絕關係。很多人都說,都考上北大了為什麼還要和父母斷絕關係,是父母把他培養成北大的高素質人才的啊。可是他的回覆中,每一個字都透漏著對父母的不滿與怨恨。
從小都要考高分,從小都不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出去玩,不能自己做決定,一定要聽父母的父母是為他好,父母知道的比他多。後來孩子考上了大學,也下定決心和父母斷絕關係。因為他在父母那裡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家庭的溫馨與關愛。
很多家長看到這可能會覺得,我又不是這樣的家長,我才不會對孩子這樣。但事實上,您也是這麼教育孩子的。
和第一名比較,和全市第一名比較,和周圍親戚朋友的孩子成績比較。看到別人孩子優秀的同時,家長一定不要光顧著批評孩子的不足。有可能一時,孩子的成績被逼著提升了,但是孩子內心的成長,可能就離父母越來越遠了。
父母的好好說話,其實不僅僅是“褒與貶”兩種選擇。
1、無論是褒還是貶,父母都需要留意孩子當時的情緒、心情以及聚焦點。
例如孩子一次考試分數上升了,孩子關注的是自己的付出與進步,而父母說這次考試的試題簡單了,這就容易出矛盾。這個時候,上上策更應該是順著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必要的肯定和表揚,接著順勢與孩子一起探討有哪些錯題是可以避免丟分的,我們要知道:激起孩子的鬥志,比直接給孩子鞭子會更見效。
2、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先解決孩子的情緒有助於問題的更快解決。
正如在少年說中,景頤小姑娘“控訴”媽媽總是拿她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卻從來看不到她的努力;面對孩子委屈的訴說,景頤媽媽卻開啟了唐僧式的理性說理模式,聽完媽媽的話,璟頤小姑娘就整個人更不好了。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有邏輯思維能力和掌握抽象複雜概念的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所以在孩子有不積極的情緒的時候,他們更需要的可能是來自父母的肯定和認可,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對於孩子的學習,爸爸媽媽可以稍微放下內心重重的焦慮感。
3、巧用節日的儀式感彌補對孩子的要求嚴格。
對孩子嚴格、理性的父母,有一部分是因為害怕孩子太強調自我的感受和自尊,而無法正視自己存在的差距。
當父母有這樣的焦慮時,可以巧用儀式感,在節日中向孩子傳遞自己對孩子的愛與祝願,在節日的祝福語中肯定孩子的付出與進步,弱化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這樣的儀式感,目的在於讓孩子真切感受父母深切的愛,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的嚴格要求不是因為苛刻,是希望孩子能夠更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