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873978285

    竇祠記(清)劉大櫆

    桐城縣治之西北有竇祠[1],邑之人所建,以祀蜀人竇成者也。明之亡,流賊將破桐城[2],成有救城功,故邑人戴其德[3],而建祠以祀之也。

    當是時,賊攻城甚急,城堅不可卒下[4]。賊時去時來,巡撫安慶等處部將廖應登[5],率蜀兵三千人為防禦。時賊不在,應登將兵往廬州[6],經舒城[7],方解鞍憩息,而賊騎突至,遂劫應登去。賊顧謂應登曰:“今欲誘降桐城,汝卒中誰可遣者?”應登曰:“宜莫如竇成。”賊問成:“若能往否?”成許之,無難色。賊遂以二卒持兵夾成[8],擁至城下,使登高阜[9],呼城守而告之。成諦視[10],見所與相識者,乃大呼曰:“我廖將軍麾下竇成也[11],賊脅我誘若令降,若必無降!若謹守若城,且急使人請援。賊今穿洞,洞皆石骨不可穿[12],計窮且去矣!”夾成之二卒,猝出不意[13],相顧驚愕,遂以刀劈其頭,腦出而死。自是守兵始無降賊意,益晝夜謹護城,而密使人之安慶請援,援至而城賴以全。

    當明之季世,流賊橫行,江之北鮮完邑焉[14],而桐以蕞爾[15],獨堅守得全,雖天命,豈非人力哉!成本武夫悍卒,然能知大義,不為賊屈,捐一身之死,以卒全一邑數萬之生靈[16],有功德於民,則廟而食之宜矣[17]。彼其受專城之寄[18],百里之命[19],君父之恩至深且渥也[20],賊未至而開門迎揖者,獨何心歟?夫以一卒之微,而使一邑之縉紳大夫[21],莫不稽首跪拜其前,豈非以義邪?又況士君子之殺身以成仁者哉[22]!吾觀有明之治,常Quest而賤民[23]。誦讀草茅之中[24],一日列名薦書,已安富而尊榮矣,系官於朝,則其尊至於不可指;而百姓獨辛苦流亡,無所控訴。然卒亡明之天下者,百姓也。後之為人君者,可以鑑矣。

    註釋:

    [1]縣治:縣級官衙所在地。

    [2]流賊:此指明末農民起義軍。

    [3]戴:尊敬、感激。

    [4]卒(cù):同“猝”,匆促,馬上。

    [5]安慶:府名。治所在今安徽安慶市。部將:部下的將領。此指一般將領。

    [6]廬州:府名。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

    [7]舒城:縣名。屬安徽。

    [8]兵:武器。

    [9]阜:土山、土堆。

    [10]諦(dì):注意,仔細。

    [11]麾下:部下。麾,旗。

    [12]石骨:中心是石頭。

    [13]猝(cù):突然。

    [14]鮮:少。

    [15]蕞(zuì)爾:小貌。

    [16]卒:最終、終於。生靈:猶“生民”,即百姓。

    [17]食:指獻上祭品。

    [18]專城:古時稱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意思是一城之主。亦指州牧管轄範圍。寄:寄託。

    [19]百里:指一個諸侯國。《論語·泰伯》:“可以寄百里之命。”命:使命。

    [20]渥:濃郁。此處意思為深厚。

    [21]縉紳:官員。說見《陽曲傅先生事略》注。

    [22]這句意謂士君子殺身成仁的行為比竇成的行為還要崇高。

    [23]士:封建社會統治階層中知識分子的通稱。學以居位曰士。

    [24]草茅:在野,沒入仕。

    本文歌頌一名普通士卒勇於犧牲,保護城邑人民的功德事蹟,又用了一半篇幅指斥那些平日養尊處優,大敵當前,只會開門迎揖的官僚們,並引出議論,“Quest而賤民”,無視百姓的辛苦流亡,百姓才會造反。結論為“亡明天下者,百姓也”,正是這篇記敘文的可取之處,深刻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速騰1.4t發動機是國產的,還是德國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