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農曆二月初二日,稱為社日,俗稱土地誕,又稱稷主誕,即古代的中和節。祀土神,亦叫祀土地爺。祀土神,以祈求五穀豐登,故亦稱為“祈年”,也有擊鼓逐蛟的活動,商家亦以祀土神祈求財運亨通。傳說土神是天上神仙派下來把守村莊和水口關,能驅邪逐怪,確保村裡人畜平安,故民間極為敬仰。每逢此節,村民做餈、宰殺三鳥,具三牲焚誠拜土神,祈求得到保護。 三月三農曆三月初二日,春耕大忙即將到來,農村人家利用此日敬祀祖先神靈,祈求春耕順利、風調雨順。其所用的祭品是烏蓮藤葉或艾絨搗碎拌以糯米粉和糖製成的糖圓餈,這種餈品人吃了還可以祛除水溼百毒,有助於人勤耕作。 清明節古時為春祭時間,作祭掃墳墓活功,簡稱掃墓,俗稱“拜山”。開平地區的掃墓時間,有兩種情況,沙塘、蒼城、龍勝、大沙、馬岡等地多在清明節掃墓,其他地區則在清明節前(一般由農曆正月十五日後開始)掃墓。掃墓的祭品,主要有豬肉、燒豬、熟鵝、熟鴨蛋、燒餅、糯米飯、甘蔗、煙灑等,還有仙香、蠟燭、紙錢、紙花、鞭炮等。掃墓回家後,還需拜祭歷代祖先,以防漏掉拜祭的先人。共和國成立後,一些機關團體和學校都利用清明節進行祭掃革命烈士墓或紀念碑,祭品以花圈、鮮花為主。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此節日活動的時間,在開平縣有三種情況,一是有些地分按慣例於五月初五日過節,二是有些地方提前於五月初一日過節,三是有些地方稱初一為小節,初五為大節。定初一為過節的據說是由於當年躲避兵亂(有人說是土客之爭),後沿襲而俗成。此節日的主要活動,一般是包糯米粽、殺雞以作拜祀,近河的地方加賽龍舟以作紀念。是日,小孩也被鼓勵下河洗澡,據說洗了龍舟水便沒有“寒水”(疾病)。 乞巧節(又稱女子節)農曆七月初七日,相傳是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之日。人們在初六晚上開展“拜七姐”活動,即俗稱“拜仙”或“慕仙”,通常是用菱角、涼粉、水果、蕉、香火等物品拜祭。50年代前,拜祭形式內容更復雜,備好綠豆牙菜、瓜果、米、白布等祭品,佈置好祭壇並上搭白布以作“銀河”,拜祭時青年女子持扇圍於祭壇旁邊唱邊拜。這天,新出嫁的女子也趁回村看“拜仙”之機與姐妹們相聚。 圍香農曆七月三十晚,各家各戶燃點仙香於房屋周圍,並在家裡“擂”芝麻糊。據傳此日地藏王上天向玉皇彙報“民情”去了,地面上的妖魔鬼怪就會興風作浪,甚至會闖進人家作孽,故用此方法以避嚇。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是較大的節日之一。一些地方殺雞宰鴨拜祭祖先、神靈,蒼城、馬岡、龍勝、大沙一帶還特製“瀨粉”作祭品、餐食(與牛肉、雞鴨等煲制的湯水混吃)。晚上,家家戶戶都點上燈火,陳列月餅、芋仔、椰子、柚子、水果等,開始“賞月”。共和國成立前,民間有舞草龍、放孔明燈等活動;到二十世紀80年代起,不少年青人把“賞月”活動移到野外,“賞月”也增加燒烤、卡拉OK等內容。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重陽節的主要活動是登高和放紙鳶。是日,很多人家在門口插上茱萸(或用柳枝替代),然後結伴一同登高郊遊。放紙鳶的時候,人們通常故意將牽線弄斷,讓紙鳶飛向遠方,表示把晦氣送走(俗稱“放寒水”)。也有的人在“重九”掃墓。 冬至一般人家煮食糯米湯圓,鹹甜隨好,叫做吃“冬圓”,此外還吃大紅柑以示“冬甘”;有些人家還殺雞宰鴨或以魚生作餐。這種種活動,總稱為“做冬”。 祭灶農曆十二月廿三日,俗稱“小年晚”。傳說這一天灶神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所行的善惡以求獎罰,因而,各家各戶都製作“炒米精”、做菜餚拜祭灶神,為灶神上天作餞行,希望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多說些好話。在小年晚前,各家各戶都進行“掃塵”(打塵)活動;在小年晚後,人們就著手準備過“新年”。
二月二農曆二月初二日,稱為社日,俗稱土地誕,又稱稷主誕,即古代的中和節。祀土神,亦叫祀土地爺。祀土神,以祈求五穀豐登,故亦稱為“祈年”,也有擊鼓逐蛟的活動,商家亦以祀土神祈求財運亨通。傳說土神是天上神仙派下來把守村莊和水口關,能驅邪逐怪,確保村裡人畜平安,故民間極為敬仰。每逢此節,村民做餈、宰殺三鳥,具三牲焚誠拜土神,祈求得到保護。 三月三農曆三月初二日,春耕大忙即將到來,農村人家利用此日敬祀祖先神靈,祈求春耕順利、風調雨順。其所用的祭品是烏蓮藤葉或艾絨搗碎拌以糯米粉和糖製成的糖圓餈,這種餈品人吃了還可以祛除水溼百毒,有助於人勤耕作。 清明節古時為春祭時間,作祭掃墳墓活功,簡稱掃墓,俗稱“拜山”。開平地區的掃墓時間,有兩種情況,沙塘、蒼城、龍勝、大沙、馬岡等地多在清明節掃墓,其他地區則在清明節前(一般由農曆正月十五日後開始)掃墓。掃墓的祭品,主要有豬肉、燒豬、熟鵝、熟鴨蛋、燒餅、糯米飯、甘蔗、煙灑等,還有仙香、蠟燭、紙錢、紙花、鞭炮等。掃墓回家後,還需拜祭歷代祖先,以防漏掉拜祭的先人。共和國成立後,一些機關團體和學校都利用清明節進行祭掃革命烈士墓或紀念碑,祭品以花圈、鮮花為主。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此節日活動的時間,在開平縣有三種情況,一是有些地分按慣例於五月初五日過節,二是有些地方提前於五月初一日過節,三是有些地方稱初一為小節,初五為大節。定初一為過節的據說是由於當年躲避兵亂(有人說是土客之爭),後沿襲而俗成。此節日的主要活動,一般是包糯米粽、殺雞以作拜祀,近河的地方加賽龍舟以作紀念。是日,小孩也被鼓勵下河洗澡,據說洗了龍舟水便沒有“寒水”(疾病)。 乞巧節(又稱女子節)農曆七月初七日,相傳是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之日。人們在初六晚上開展“拜七姐”活動,即俗稱“拜仙”或“慕仙”,通常是用菱角、涼粉、水果、蕉、香火等物品拜祭。50年代前,拜祭形式內容更復雜,備好綠豆牙菜、瓜果、米、白布等祭品,佈置好祭壇並上搭白布以作“銀河”,拜祭時青年女子持扇圍於祭壇旁邊唱邊拜。這天,新出嫁的女子也趁回村看“拜仙”之機與姐妹們相聚。 圍香農曆七月三十晚,各家各戶燃點仙香於房屋周圍,並在家裡“擂”芝麻糊。據傳此日地藏王上天向玉皇彙報“民情”去了,地面上的妖魔鬼怪就會興風作浪,甚至會闖進人家作孽,故用此方法以避嚇。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是較大的節日之一。一些地方殺雞宰鴨拜祭祖先、神靈,蒼城、馬岡、龍勝、大沙一帶還特製“瀨粉”作祭品、餐食(與牛肉、雞鴨等煲制的湯水混吃)。晚上,家家戶戶都點上燈火,陳列月餅、芋仔、椰子、柚子、水果等,開始“賞月”。共和國成立前,民間有舞草龍、放孔明燈等活動;到二十世紀80年代起,不少年青人把“賞月”活動移到野外,“賞月”也增加燒烤、卡拉OK等內容。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重陽節的主要活動是登高和放紙鳶。是日,很多人家在門口插上茱萸(或用柳枝替代),然後結伴一同登高郊遊。放紙鳶的時候,人們通常故意將牽線弄斷,讓紙鳶飛向遠方,表示把晦氣送走(俗稱“放寒水”)。也有的人在“重九”掃墓。 冬至一般人家煮食糯米湯圓,鹹甜隨好,叫做吃“冬圓”,此外還吃大紅柑以示“冬甘”;有些人家還殺雞宰鴨或以魚生作餐。這種種活動,總稱為“做冬”。 祭灶農曆十二月廿三日,俗稱“小年晚”。傳說這一天灶神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所行的善惡以求獎罰,因而,各家各戶都製作“炒米精”、做菜餚拜祭灶神,為灶神上天作餞行,希望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多說些好話。在小年晚前,各家各戶都進行“掃塵”(打塵)活動;在小年晚後,人們就著手準備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