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球員生涯能夠得到20000分不僅需要生涯的長度夠長,也需要足夠強的得分能力。而有一些超級巨星,20000分不僅是生涯的必然,更是隻用了極少的場次就能達到。
10、杜蘭特-737場
新秀賽季場均20.3分,足以證明小帥的得分能力,而開發出穩定中投和3分的小帥,在接下來的雷霆歲月裡大殺四方,13-14賽季,場均31.8分為職業生涯最高,去到勇士後,小帥的得分略有下降,但依舊是讓聯盟所有球隊重點研究的恐怖殺器,雖然研究了也沒啥用。
9、奧尼爾-727場
呼風而喚雨,奧尼爾初入聯盟的新秀賽季場均拿到23.4分,被媒體稱為表現差勁,而接下來連續兩個賽季拿到場均29.3分,去湖人後,奧尼爾變得更加穩定,贏球更有把握,在99-00賽季,場均29.7分成為生涯新高,而那個賽季,奧尼爾也囊括了所有“最有價值球員”的稱號。
8、詹姆斯-726場
克利夫蘭的城市旗幟,第一個賽季輔佐了半個賽季的裡基戴維斯,場均拿到20.9分,從第二個賽季開始,詹姆斯正式步入不老的狀態,場均穩定在27分左右直到今天,在05-06賽季場均31.4分成為生涯最高。詹姆斯保持了一系列的最年輕得分記錄,但他自稱從來不是一個的分手。
7、傑裡韋斯特-717場
生涯的第一個賽季從前鋒位置改打後衛,資料上有所浮動,只拿到場均17.6分7.7個籃板和4.2次助攻,到第二個賽季開始,LOGO男徹底爆發,連續5、6個賽季穩定在場均30分左右,成為湖人隊的大殺器。
6、艾弗森-713場
新秀賽季處子秀便獨得30分,接著開啟了這個歷史最矮狀元秀的得分表演,05-06賽季甚至場均得分來到恐怖的33分,生涯場均超過30分的賽季就超過5次,年輕人根本不知道艾弗森有多強,這時候翻翻錄像也不算晚。
5、埃爾金貝勒-711場
711場拿到20000分,但貝勒爺的職業生涯常規賽也才打了846場,剛進聯盟的前2個賽季,場均得分為24.9分和29.6分,到了第三個賽季,貝勒爺開始發威,連續3個賽季超過場均34分,在61-62賽季甚至得到了場均38.3分的恐怖資料。
4、賈巴爾-684場
進了聯盟就發威,新秀賽季場均28.8分幾乎沒有對手,前5個賽季場均30.5分,同時,賈巴爾還能拿下了場均15.5個籃板,在雄鹿的最後一個賽季依舊拿下了場均30分的資料。
3、奧斯卡羅伯特森-671場
生涯一直效力辛辛那提皇家隊(現國王隊),剛進NBA後就迅速爆發,1960-61賽季,他最後以30.5分名列得分榜第3,拿到年度最佳新秀的獎項。生涯的前8個賽季,大O場均30.3分,穩定性甚至超越了和他同年的狀元傑裡韋斯特。
2、喬丹-620場
10個得分王足夠說明問題,喬丹似乎就是為得分後衛這個名詞而生,新秀賽季場均28.2分,進聯盟第三年就場均37.1分,接下來連續5個賽季場均超過30分,而職業生涯的場均得分也來到30.1分,讓後來的得分手望而莫及。
1、張伯倫-499場
499場20000分什麼概念?場均40+!在勇士隊的6個賽季,場均得分為:37.6、38.4、50.4、44.8、36.9、34.7,有一個數字是如此的突兀,那就是場均50.4分,不敢細想,不能細想,張伯倫甚至場均還有25.7個籃板,遊戲裡恐怕也難以做到。
一個球員生涯能夠得到20000分不僅需要生涯的長度夠長,也需要足夠強的得分能力。而有一些超級巨星,20000分不僅是生涯的必然,更是隻用了極少的場次就能達到。
10、杜蘭特-737場
新秀賽季場均20.3分,足以證明小帥的得分能力,而開發出穩定中投和3分的小帥,在接下來的雷霆歲月裡大殺四方,13-14賽季,場均31.8分為職業生涯最高,去到勇士後,小帥的得分略有下降,但依舊是讓聯盟所有球隊重點研究的恐怖殺器,雖然研究了也沒啥用。
9、奧尼爾-727場
呼風而喚雨,奧尼爾初入聯盟的新秀賽季場均拿到23.4分,被媒體稱為表現差勁,而接下來連續兩個賽季拿到場均29.3分,去湖人後,奧尼爾變得更加穩定,贏球更有把握,在99-00賽季,場均29.7分成為生涯新高,而那個賽季,奧尼爾也囊括了所有“最有價值球員”的稱號。
8、詹姆斯-726場
克利夫蘭的城市旗幟,第一個賽季輔佐了半個賽季的裡基戴維斯,場均拿到20.9分,從第二個賽季開始,詹姆斯正式步入不老的狀態,場均穩定在27分左右直到今天,在05-06賽季場均31.4分成為生涯最高。詹姆斯保持了一系列的最年輕得分記錄,但他自稱從來不是一個的分手。
7、傑裡韋斯特-717場
生涯的第一個賽季從前鋒位置改打後衛,資料上有所浮動,只拿到場均17.6分7.7個籃板和4.2次助攻,到第二個賽季開始,LOGO男徹底爆發,連續5、6個賽季穩定在場均30分左右,成為湖人隊的大殺器。
6、艾弗森-713場
新秀賽季處子秀便獨得30分,接著開啟了這個歷史最矮狀元秀的得分表演,05-06賽季甚至場均得分來到恐怖的33分,生涯場均超過30分的賽季就超過5次,年輕人根本不知道艾弗森有多強,這時候翻翻錄像也不算晚。
5、埃爾金貝勒-711場
711場拿到20000分,但貝勒爺的職業生涯常規賽也才打了846場,剛進聯盟的前2個賽季,場均得分為24.9分和29.6分,到了第三個賽季,貝勒爺開始發威,連續3個賽季超過場均34分,在61-62賽季甚至得到了場均38.3分的恐怖資料。
4、賈巴爾-684場
進了聯盟就發威,新秀賽季場均28.8分幾乎沒有對手,前5個賽季場均30.5分,同時,賈巴爾還能拿下了場均15.5個籃板,在雄鹿的最後一個賽季依舊拿下了場均30分的資料。
3、奧斯卡羅伯特森-671場
生涯一直效力辛辛那提皇家隊(現國王隊),剛進NBA後就迅速爆發,1960-61賽季,他最後以30.5分名列得分榜第3,拿到年度最佳新秀的獎項。生涯的前8個賽季,大O場均30.3分,穩定性甚至超越了和他同年的狀元傑裡韋斯特。
2、喬丹-620場
10個得分王足夠說明問題,喬丹似乎就是為得分後衛這個名詞而生,新秀賽季場均28.2分,進聯盟第三年就場均37.1分,接下來連續5個賽季場均超過30分,而職業生涯的場均得分也來到30.1分,讓後來的得分手望而莫及。
1、張伯倫-499場
499場20000分什麼概念?場均40+!在勇士隊的6個賽季,場均得分為:37.6、38.4、50.4、44.8、36.9、34.7,有一個數字是如此的突兀,那就是場均50.4分,不敢細想,不能細想,張伯倫甚至場均還有25.7個籃板,遊戲裡恐怕也難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