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38131868184

    第四十六回,“三門山賢人餞別,五河縣勢利燻心” ,泰伯祠主祭將要離職,當年的盛事是意在倡導禮樂兵農的。但是結果呢?世風日下呀。而此回最感人處莫過於杜少卿對虞育德的拜別,他道:“老叔已去,小侄從今無所依歸矣!”悽然之狀可以想見。餘有達對於虞育德的評價“難進易退,真乃天懷淡定之君子。我們他日出身皆當以此公為法。”可見虞育德對於賢德士子影響之大。接下來的故事是餘有重來信告訴大哥虞華軒要請餘有達教子讀書。依仗錢勢,放高利貸的鄉紳彭老四、方老六等未正式出場,但是由他人之口已經側面突出。文木先生對於無德士子唐二棒椎、趨炎附勢市儈姚老五、為人猥瑣的掮客成老爹等人描摹得淋漓盡致!府裡派季葦簫下來查問,此時的季萑是借查訪鹽典為由,而行勒索之事的,人品已經跌至卑劣了。

      第四十七回,虞秀才重修元武閣,方鹽商大鬧節孝祠

      此回虞華軒為主角,其人學問透徹,屬正人,但玩世驚人。比如他戲弄成老爹,特別大快人心。此回兩個故事就詳略而言,修元武閣為次,方之大鬧節孝祠為詳。用了對比的手法:餘、虞二人傳知兩家紳衿一百五十人,卻無一家肯來。虞、餘兩家送牌位的只有寥寥幾個人,冷冷清清。而方、彭兩家勢大,四里五鄉的人都跟在方彭兩家的隊伍後面隨隊而行,包括虞、餘兩家的本家親屬。另外,方彭兩家在祠裡大擺筵席時,虞、餘兩家湊成一桌將就吃了點酒食。可見五河趨炎附勢之世風!

    第四十八回,此回開始起於餘有達被選了徽州府學教導,帶著弟弟一同前去。可見兄弟情深。到任後,餘大先生的胸懷坦白,言語爽利,讓徽州秀才們感到得了名師。諸多秀才中六十多歲的王玉輝來拜。交談中得知,此人一直在著書立說,家貧如洗。接下來,談及王玉輝的家庭,一個兒子,四個女兒,大女兒守節在家。破屋偏招連陰雨,三女婿接著病逝了。本回緊要的事開始了——三女兒也要殉夫,公公婆婆、母親都苦勸,但是王玉輝贊成這麼做,說是可以成全美名,又能做個縣裡的楷模。果然三女兒絕食而亡。王玉輝身為父親,竟然說:“死得好”,如此愚昧、非人心性,本該令人不齒。但是,縣裡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禮。葬了女兒後,王玉輝不耐煩老妻的整日哀愁,去南京散心。到了南京後,要找的杜少卿、莊紹光等人都不在,卻遇到了老朋友的侄子鄧質夫。兩人一起去看了南京的泰伯祠,昔日的盛典遺蹟也已蒙塵,不勝嘆息虞博士在南京時的崇文風氣。王玉輝花光碟纏,在鄧質夫的接濟下返回了徽州。

      第四十九回,此回高翰林再次登場,施御史也公開亮相,接著是高翰林的親家秦中書也登場。 萬里自稱被保舉為中書,萬中書來訪高翰林時,高翰林邀請武書作陪。高翰林看不起當時的遲衡山、莊紹光、馬純上等所謂名人,因為他們一直是秀才,不能考中舉人。也看不起那些非透過正規科舉渠道而靠保舉取得職銜的人。因萬中書補缺後就與高翰林的親家秦中書是同衙,秦中書因此要在家中請他吃飯。初次聚會尚有遲衡山、武書兩正人,初功名以外,尚且談及學問,再次聚會就就只有高、秦、施、萬了,他們的交流更趨無聊。但更可笑的是席間,不知何事,萬中書被方知縣帶領差役鎖走了,眾人嚇的面面相覷。

      第五十回,此回主要人物是萬青雲和鳳四老爹。萬青雲實為一窮秀才,雖然早年在揚州的“鹽務”“諸公”不敢輕慢,又跟高翰林拜盟,但是他畢竟是假冒的中書,可悲可嘆!那麼鳳四老爹的行為可圈可點。他為人義氣,料事精到,處事果決,肯擔待,比秦老爹、高翰林等輩強多了。比如,鳳老四打探捉走萬中書的原因,追問萬青雲實情。又叫秦中書活動施御史等人保舉一個真的中書官銜。此番前後,道出權、錢相通的腐敗官場,也道出了科舉制度所淘汰的某種犧牲品生活的困厄,品性的惡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薪1900萬,你覺得騎士隊的喬治.希爾最近的表現配得起身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