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9宇宙探索
-
2 # IT石油人
一、看差異程度,若差異大、已屬於不同型別的月壤
正說明月球表面月壤的多樣性。
二、若差異小,說明是同類型月壤
著陸點不同,取樣點也不同,取樣的月壤地點、深度 或 岩石種類均存在差異,樣本分析資料有差異是正常的。
三、換句話說,在地球上不同地點所取樣的土壤,分析資料也會有差異,地球化學這門邊緣學科的研究內容之一就是地殼化學成分的變化規律,從而應用於找礦、地質災害預防等。
個人的膚淺認識,請供參考。
-
3 # 嘉嘉59451
這個完全有可能,美國是欺騙、忽悠、造假高手,比如美國的51區域,吹捧得十分神密,只要進入51區域的飛行器,一律擊落,那怕你是美國飛行器,傳言說是有外星人的存在,到底有麼有,只有天知道!
-
4 # 琅琊有情人
中國月壤的初步研究資料與美國資料存在差異,這是正常的。因為:
1、嫦娥和阿波羅登月著陸點不同,中間又間隔半個世紀,月壤應該會有差異。
2、月球背面和陽面環境差別較大,土壤也可能有很大差距。
3、公佈的月壤資料有所保留,這屬於核心保密資料,不會全部發布的。
4、研究月壤的技術水平提高了,很多以前無法研究的資料,現在都能檢測。
-
5 # 星辰瀚海一重天
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隱藏部分資料:美蘇爭霸時期,只有這兩家各自完成了登月取樣,不排除美國很多資料沒有全部公開,或者背後隱藏了什麼,導致了和現在我們初步研究的成果有差異。
2.登陸和取樣點不同:月球面積很大,這次挖月壤是首次到達月球背面採集樣品,與美國40多年前採集的月壤完全不一樣。地點相隔甚遠。資料差異也正常。好比地球各地區的土壤顏色成分也有差異一般。
3.各國應用的檢測技術手法有所不同:時代在進步,以前的裝置、和現在的新型技術手段上的研究,也可能是造成研究結果差異的因素之一。
4.月球的本身演變變化:月球沒有大氣層,不像地球一樣,真空宇宙中,時時刻刻都在接收宇宙各類射線粒子中不斷地疊加照射。加上背面正面因素和地理位置不同,幾十年后土壤發生些許變化也是正常的。
-
6 # 風悟翼
被騙到不至於,中國初步研究成果與美公佈的月壤資料存差異。導致資料差異的原因有很多。
一 所採集的月壤所在地的不同,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採集的月壤是在同一地區。大家都知道一座高山就可能形成兩種地理風貌,地表層相對也有差異。更何況一無所知的月球呢。
二 時間,美國公佈的月壤資料時間距離中國所研究出來的資料至少也有50年,50年可以發生太多變化了。
三 真實性,美國作為第一個取得月壤的,其當初為登月投資之大也是驚呆眾人口目的。美國肯定也會保留月壤一些特殊為止的土壤分子的。人家又不傻,難道送給其他國家真的月壤,讓你們研究好登月搶資源嗎?其實從美國對太空領域的投資也能看出來。
1961年開始到1972年共進行了11次載人航天任務,其中六次成功完成了載人登月,讓12個人踏上了月球的表面,阿波羅計劃歷時11年,耗資255億美元,而同期蘇聯登月投資只有48億美元,要知道美國當時耗資255億美元是60年前。包括後來建造國際空間站,以及近900顆衛星來看,無論是月球還是火星都是潛在的巨大資源。所以說美國登月是假的是不靠譜的,沒有誰會閒的每年用幾百億投入去圓謊。只能說明月球資源或者利益太巨大,美國可能隱藏了一些重要的土壤研究資料。
-
7 # 話匣子聊天
都不用遠,你拿中國著名五大名山的土壤比一比,甚至同一個泰山的山腳和山頂的土壤去比一比,資料保證都存在差距!
所以,不同地點的月壤出現數據上的差距,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反倒是資料要是100%的相同才是絕對不正常!
不管是中國採集回來的月壤,還是美國採集回來的月壤,都只能代表採集點那一小塊月球的土壤,月球那麼大,土壤有差距豈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月球沒有大氣,在太空中被無數隕石砸了幾十億年,不同地點的成分出現差異真是一點不奇怪嘛!
大家隨便去書店找一本地質學的書看看,僅僅是由火山運動形成的火成岩分多少種?既然地球在火山運動中可以生成如此眾多品種的岩石,那麼月球怎麼可以會是一個勻質的星球呢?更何況還有幾十億年砸下來的隕石呢。看看月球的照片,那大大小小重重疊疊的隕石坑,不都是月球成分不可能一樣的證據嘛!
你自己拿塊麵糰,再撒把雜豆子,把黃豆、綠豆、紅豆、黑豆,等等豆子都撒進去,你看你能給揉均勻了嗎?你連個撒豆子的麵糰都弄不勻乎,你覺得月球就有本事把從天而降的亂七八糟隕石揉勻乎了?
-
8 # 阿舊日常生活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中國科學家在火箭衛星等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並超過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與美國的差距在不斷縮小,美國在探月方面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中國早在幾年前就完成了探月任務,並從月球帶回了地表土壤,而中國也是這樣,從月球帶回的土壤卻與美國有很大不同。另一個可能性是,美國和中國不再在同一地區採集月壤,這最終導致了上面的一些資料出現偏差,除了密度問題,還有顏色問題,我們國家發現,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褪色,而我們國家從未聽美國說過這一問題,後來,我們國家的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月球沒有水源,長期受光線照射,才形成的
-
9 # BBAE必貝觀察汪
不同地點的月壤出現數據上的差距,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反倒是資料要是100%的相同才是絕對不正常!
不管是中國採集回來的月壤,還是美國採集回來的月壤,都只能代表採集點那一小塊月球的土壤,月球那麼大,土壤有差距豈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月球沒有大氣,在太空中被無數隕石砸了幾十億年,不同地點的成分出現差異真是一點不奇怪嘛!
-
10 # 孤單中的寂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
月壤初步成果研究出爐,卻無美國資料存在差異,難道我們被騙了?科學是嚴謹的,我們採集的月壤和美國採集的月壤因為不是一個地方採的所以不一樣,這個很好理解的,就跟家裡的土地土壤情況差不多,這邊是黑土地,在那邊過個幾里地就是白土地,同樣這個道理適用於月球,只不過因為月球離我們挺遙遠的,所以在思想認知上自動給它加上了一層較為神秘的面紗,當然還有古代的一些神話傳說,比如說嫦娥雪兔什麼的,不都是對於未知的事物的一種遐想嗎。就算採集地點相差不遠,但是因為最初構成月球的土壤不同,哪怕距離與美國採集點很近,土壤成分也是有區別的。
科學的解釋·改造後植物可能會生長首先經過研究發現,從月壤所含元素成分來看,它並沒有地球的土壤適合植物的生長,簡單來說就是地球植物與月壤匹配值太低,生長條件基本上沒有。不過不排除我們對於他後期的研究改造,比如注入一些營養液將其變為適合植物生長的太空沃土。
猜想
也有學者認為,現在幾國採集的月壤地點太小,同時深度也不夠,需要更多次的地點採集研究,才能確定月球土壤是否能種植植物,又或者需要一些其他的未知因素來啟用埋藏在學術深處的活性因子。
美國贈送一克月球土壤小氣嘛?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從月球帶回來的月壤在380公斤左右,具體數量存疑,但這個數值是相差不大的,最後咱們只獲得了一克,為美國說句話能給你們就不錯,象徵性的給我們一些東西,以表示他的大國風範。反過來想給了其他國家卻不止一克,這麼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對比出傷害出結果,從對比方面來看美國是小氣了。而我們的科學家歐陽自遠從這一克中的零點五克,寫了14篇相關研究文章,也以此推斷出樣品是由阿波羅17號所採集。
戲劇性事件
我們用這零點五克月壤做了研究,是竭盡所能地研究,對於一克月壤我們盡力了。然後戲劇性的是,給自家五十多個州的月壤,都發生了丟棄,被盜之類的事件。
對此事我不想說什麼,也不知道說什麼。當然這可能只是傳聞,有待考證。大家就當是看笑話吧。
-
11 # 仰望星空找地球
地點不同,一個月球正面,一個月球背面
位置不同,時間不同,取樣的深度不同,中國往下鑽的深,就像美國在地球上帶回去的是沙子,中國帶回去的是土壤
-
12 # 夏雪來賓
提問者最好先統計地球上有幾種土壤,就知道是不是受騙了。
我記得我們的月球車是在多點取樣。如果月壤都是一樣的成分,為什麼要取多個樣本。
回覆列表
月壤初步研究成果出爐,卻與美國資料存在差異,難道我們被騙了?
嫦娥5號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向太空領域又邁出了一大步。
近日,由嫦娥5號帶回的月球土壤研究成果已公佈,但中國所公佈的關於月球土壤的資料與美國公佈的資料有很大不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多方面原因的。一、嫦娥5號在月球著陸點與美國著陸點不同,所收集的月球土壤成分自然不會相同,我覺得這個是主要原因。二、中國的檢測技術與方法或者說檢測裝置與美國的不同,所得到的資料也會存在一定差別。三、公佈資料有所保留,這是很正常的,特別是對於美國這種心態來說,我辛辛苦苦花巨資得來的東西不能給你。美國在太空領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美國害怕被超越,所以,美國公佈的資料一定會保留核心的內容。
太空領域一直是強國標誌,目前,全球就只有中美真正實現人類登月,其它都是探測器登月,而美國早在1969年7月21日已實現首次登月。
中國在太空領域研究進步很快,大有後來者居上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