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泉西西
-
2 # 美禾817
百家姓中沒有資姓。 資姓起源(四川)資國起源說: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是資姓祖先居住繁衍之地,四川資陽古為資國,...
-
3 # 使用者9155171148921
排名最新第 648 位。
位於建姓之後,惲姓之前。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獲鹿、景縣,山東之東平,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湖南之芷江、冷水江,雲南之邱北、隴川、路南等地均有分佈。《鄭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黃帝之後,食採益州資中,因以為氏。《風俗通》(有)資成,陳留人。望出南陽、會稽。”明代有資金;又有資頤,嘉靖舉人;清代有資家禮,官宜興縣巡檢。
資姓起源:
1、系自姬姓。黃帝之後食採於益州資中(故城在今四川資陽北),因以為氏,見《風俗通》。亦見《路史》。
2、明、清時雲南陸涼州(今陸良)土知州、維摩州(今邱北)土知州均為資氏,系彝族。
資姓名人:
資成,春秋時陳留人,太守。資金,明時雲南人,初為維摩州土官。
百家姓中沒有資姓。
資姓起源 (四川)資國起源說: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是資姓祖先居住繁衍之地,四川資陽古為資國,黃帝之後,姬資是姬姓的始祖。
洪荒時代,帝堯起用大禹治水。大禹又團結了一批助手,分赴九州,帝堯第九子姬資到梁州協助治理水患,安定人心。姬資劈開玉壘山,往東分流沱江,又鑿寬金堂峽,南下駐節資陽(四川資陽市雁江區)南郊天台山,指揮全流域河工。
《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姬資也因治水有功受封在這裡,稱資子,地名資邑,子子孫孫食採生息,開拓山野。
夏朝資國用國為姓,資邑族人也由血緣關係演變為地緣關係,分出資氏、養氏派衍。
商朝是資邑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在梁州有著遼闊的疆域。蜀民族在陝南甘南遊弋,逐漸滲入成都平原。
商朝中葉,華夏西南一枝獨秀的以資陽人後裔蠶叢氏為主,聯絡氐羌的蠶叢方國就在廣漢三星堆大放毫光。三星堆出土的很多青銅器,都由沱江輸入,有些玉材也與江南玉材相似。
西周時,夷侯養達伯做過資邑君主,資陽地方有上萬人居住。
春秋時代,白虎夷王資偉把資邑改為資國,廢除侯爵,自稱國王,白虎夷王謝節也做過資國國王。在川西新繁縣清流場附近,世傳有白虎夷王資偉的陵墓,廣漢市有資偉山,資陽南郊天台山又叫資山,沱江也叫資水。資國東界巴國、南拒夜郎、青陽、西望邛都、丹國、北鄰蜀國,方圓五百里。
在巴蜀世戰爭中,資國日益縮小。公元前316年冬,資國被秦將司馬錯入川滅掉資國蓋設縣,千里資水(沱江)僅此一縣,城在沱江中游,取名資中縣(資陽早期名字)。
公元前316年前,四川盆地巴資蜀三國並存。蜀是蜀,成歸成,原本無關。
蜀族入主成都滅成以前,成族早就在這裡世居。因此,要找成族、成地、成邑、成都乳名,就得從資國說起。資華人北上,蜀民還在陝甘鑽山洞,成都是資國地盤,資人與成人都在沱江文化圈,漢唐錦江鵲起,沱風未歇,裴鉶《題文翁石室》:“更嘆沱江無限水,爭流只願到滄溟。”資氏為資國國姓,資陽南郊有資山,新都清流場附近尚傳有白虎夷王資偉的陵墓,新津有寶資山,廣漢又有資偉山。
雲南起源說:
在遠古的雲南,有一個小王國,國王姓“貝”,育有兩個王子,大王子強悍、粗暴、尚武,二王子知書達理,溫和處世,人緣頗好,故老國王年邁之時,下詔傳位於二王子,可大王子懷恨在心,與宮內掌有兵權人士相謀,發動兵變,二王子悉帶領妻兒、大臣、及貼心侍從,離宮向東出逃,無奈大王子“同室相煎”,步步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