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意識作為社會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自身獨特的發展規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與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不完全同步。這種不同步性表現為以下兩種情形:一是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往往落後於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當社會存在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時,反映這種存在的舊的社會意識還可能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記憶體在,並阻礙著社會的發展。二是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會存在的現有狀態,預見到未來的發展。 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或預見未來,這兩種情況都表明了社會意識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性只能是相對的。舊的社會思想和理論不可能在它的物質基礎消滅之後長久地存在下去,遲早要歸於滅亡;新的理論也只是在社會存在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提出新的任務的條件時才可能產生。它對未來社會的發展也只能指出其根本趨勢和大致輪廊,而不能詳盡無遺地描繪其具體細節。 第二,社會意識的發展同經濟發展的水平之間具有不平衡性。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表明,某一國家或地區社會意識發展的水平同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經濟發達國家的社會意識並不一定就是最進步、最先進的;同樣,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其社會意識也不一定就是落後的。如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經濟上落後的法國在政治思想上超過了當時經濟上先進的英國,而經濟上更加落後的德國在哲學特別是辯證法思想上卻遠遠超過了英法兩國。 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相對的。先進的社會意識之所以能夠在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或地區出現,仍然是以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為前提的。假如當時法國和德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沒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也是不可能在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上取得如此成果的。同時其社會意識的先進性本身也是相對的,當時英國在經濟思想上就遠遠高於法國和德國。 第三,社會意識在自身的發展中具有歷史繼承性。就每一時代具體的社會意識的形成來說,都有兩個來源:一是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存在,二是繼承前人留下來的精神文化成果。社會意識就是在這兩種來源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由於這種歷史繼承性,社會意識的發展才能持續而不中斷,才有可能追溯的歷史線索。同時,由於歷史繼承性在不同條件下的表現,才形成了各具特點的民族傳統和民族風格。無產階級文化絕不是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大道以外產生的,而是人類各種先進思想發展的繼續,是歷史上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之集大成。 社會意識發展的這種歷史繼承性也是相對的,歸根到底要受社會存在及其發展狀況制約。任何時代對以前的文化遺產都不是無條件地原封不動地兼收幷蓄,而是要經過加工改造予以吸收。至於怎樣加工改造,擯棄什麼,發揚什麼,這在根本上也是由社會存在的現實情況以及思想家們的社會地位、階級利益決定的。 第四,社會意識各種形式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社會意識諸形式雖然有其不同的內容、形式、地位、作用和歷史過程,但都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它們所反映的物件是同一個社會生活整體,它們的基礎和來源都是社會物質生活,因此,它們在各自從不同的側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會生活的時候,必然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此外,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社會意識也相互影響,這也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一種表現。 當然,社會意識自身內部的這種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也是相對的,歸根到底要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性的制約。 第五,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最集中的表現。社會意識產生後,能夠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存在起能動的變革、改造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質和量兩個方面。
社會意識作為社會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自身獨特的發展規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與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不完全同步。這種不同步性表現為以下兩種情形:一是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往往落後於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當社會存在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時,反映這種存在的舊的社會意識還可能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記憶體在,並阻礙著社會的發展。二是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會存在的現有狀態,預見到未來的發展。 社會意識落後於社會存在或預見未來,這兩種情況都表明了社會意識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性只能是相對的。舊的社會思想和理論不可能在它的物質基礎消滅之後長久地存在下去,遲早要歸於滅亡;新的理論也只是在社會存在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提出新的任務的條件時才可能產生。它對未來社會的發展也只能指出其根本趨勢和大致輪廊,而不能詳盡無遺地描繪其具體細節。 第二,社會意識的發展同經濟發展的水平之間具有不平衡性。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表明,某一國家或地區社會意識發展的水平同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經濟發達國家的社會意識並不一定就是最進步、最先進的;同樣,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其社會意識也不一定就是落後的。如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經濟上落後的法國在政治思想上超過了當時經濟上先進的英國,而經濟上更加落後的德國在哲學特別是辯證法思想上卻遠遠超過了英法兩國。 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相對的。先進的社會意識之所以能夠在經濟上落後的國家或地區出現,仍然是以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為前提的。假如當時法國和德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沒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也是不可能在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上取得如此成果的。同時其社會意識的先進性本身也是相對的,當時英國在經濟思想上就遠遠高於法國和德國。 第三,社會意識在自身的發展中具有歷史繼承性。就每一時代具體的社會意識的形成來說,都有兩個來源:一是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存在,二是繼承前人留下來的精神文化成果。社會意識就是在這兩種來源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由於這種歷史繼承性,社會意識的發展才能持續而不中斷,才有可能追溯的歷史線索。同時,由於歷史繼承性在不同條件下的表現,才形成了各具特點的民族傳統和民族風格。無產階級文化絕不是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大道以外產生的,而是人類各種先進思想發展的繼續,是歷史上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之集大成。 社會意識發展的這種歷史繼承性也是相對的,歸根到底要受社會存在及其發展狀況制約。任何時代對以前的文化遺產都不是無條件地原封不動地兼收幷蓄,而是要經過加工改造予以吸收。至於怎樣加工改造,擯棄什麼,發揚什麼,這在根本上也是由社會存在的現實情況以及思想家們的社會地位、階級利益決定的。 第四,社會意識各種形式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社會意識諸形式雖然有其不同的內容、形式、地位、作用和歷史過程,但都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它們所反映的物件是同一個社會生活整體,它們的基礎和來源都是社會物質生活,因此,它們在各自從不同的側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會生活的時候,必然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此外,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社會意識也相互影響,這也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一種表現。 當然,社會意識自身內部的這種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也是相對的,歸根到底要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性的制約。 第五,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最集中的表現。社會意識產生後,能夠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存在起能動的變革、改造作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質和量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