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uixuezhaofeng
-
2 # 不及格書生
沙烏地阿拉伯是政教合一的世襲制國家。伊斯蘭教內極端保守派別瓦哈比派為國教,沙烏地阿拉伯外交政策以在世界各地傳播瓦哈比信仰為重心。
-
3 # 活著d知覺
沙特是君主制與政教合一混合制國家,是中亞石油輸出大國,這個國家能夠在在伊斯蘭革命運動和海灣戰爭、恐怖主義肆虐中生存並不受波及,是一難解之謎。
此前的沙特和伊朗的巴列維王朝政治體制一樣,可與之不同的是,沙特能夠在國內維持王室地位,對外政策又能不激進、不傷國體並與大國保持良好關係的運作方式,不能不說沙特深諳國家生存之道。
想必是伊拉克、利比亞國家亡國命運給予了他以重要啟示。
-
4 # 歷史醫生孔老大
沙特是民主制國家。因為,其國君和特朗普一樣,手裡支配的款項都是私款。而用公款則要申請。所以說,沙特是民主制。
這個國家的政治基石建立在王權和教權的歷史性條約之中,教權代表實力為瓦哈比派,創始人生活在18世紀,該教派是伊斯蘭教正統遜尼派各分支中嘗試治理形式最極端者。一直以來,沙特王室一直依賴瓦哈比派維持執政合法性,後者一如過往的極端頑固保守,同時作為回報,王室給與瓦哈比派在教育、司法以及限制女性權利等領域的宗教控制權。
1744—1745年,內志的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與沙特家族結成宗教—政治聯盟,並以強勁實力征服漢志和內志的各部落,先後奪取利雅得、麥加、麥地那,在奧斯曼大軍三次征討下,第一沙特王國於1818年終結。1824—1891年,第二沙特王國渡過其內憂外患的歲月,此後10年,沙特家族落荒逃難於科威特,臥薪嚐膽,以圖大業。
1901年起,現代沙特的奠基者伊本·沙特用了30年時間,揮師於阿拉伯半島各個角落,逐一擊敗奧斯曼、拉希德和侯賽因蘇丹等各路武裝。一戰時期他最終站在英國一方,成功維護其地位和權力。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特以王室之名改稱王國為沙烏地阿拉伯,沙特在阿語中意為“幸福”。
回眸1744年至今270多年的歷史,可以用“沙特之幸”概括,這個家族/王室對權力和榮譽孜孜以求,薪火相傳成就霸業。它又在德國/奧斯曼與英國的中東博弈中“先舍後得”,從後者手中收回內志(1915年英國獲“保護”地位至1927年),而此時,中東原奧斯曼版圖下的阿拉伯各行省全部被英、法瓜分,沙特是唯一“倖免者”。而更大的幸運來自地下,1938年加州美孚公司在沙特開啟石油商業開採,1939年5月1日,第一艘滿載原油的油船駛離波斯灣,從此,滾滾石油換來花花美元。
沙特王室揹負“利用槍支、駱駝和狂熱宗教信仰統一國家”的自豪歷史.開國之君伊本·沙特1953年去世,傳位於其子、王儲沙特,並留下“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從那年起到2015年79歲的薩勒曼,該國的6位國王均為伊本·沙特的兒子。2015年4月,國王立其侄子、伊本·沙特之孫(時年55歲)納伊夫為王儲,王位繼承權開始由第二代向第三代過度.兩年零一個月後,31歲的王子、“2030願景”勾畫者成為新王儲,此時龐大的沙特王室成員在萬人上下,登記在冊的親王就有5000多,掌握最高權力的“資深親王”有10至15個,他們身居要職,掌控著軍事、外交、安全、內政等政府核心部門,以此為依託,建構各自的權力集團。
在西方視角看來,沙特政治制度以專制的世襲君主體制、伊斯蘭教士和部落酋長組成的中世紀王室式聯盟為基礎,王室家族填滿了政府內的大小機構。沒有憲法(一切法律依據《古蘭經》)、議會和選舉(只有市政一級選舉),不允許政黨、工會和其他民間組織存在。由此形成不成文的社會契約:沙特人放棄政治權利,甘做效忠沙特王室的臣民(而非參與型公民),回報是公共行業的工作機會,依靠石油收入實現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保障。伊本·沙特曾告誡後代:別去和商人搶生意,否則他們會在政治上反對你。於是,收取佣金成為王子們致富的捷徑。1992年,時任國王法赫德宣佈成立協商會議,並頒佈一部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