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萬博老師
-
2 # 易豔繁
領導力就是領導人情緒狀態的能力,調動人的積極性與負責任的一面。也是收人收心的能力,簡稱“精神導師”
畫夢想藍圖凝聚人心:一個人厲害也幹不過一個團隊,學會調動團隊人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領導力。任何變革,都需要領導人對公司未來願景的描述,讓人覺得很有奔頭,️希望,描述得有畫面感,這是一位真正領導人必須要具備的,否則團隊成員都是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盤散沙。這是第一步要乾的事。
賞識人才:每個人都是人才,發現人才的慧眼,把最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這一定是需要領導人的鑑賞力與眼光。識人,用人,育人是領導人必須具備的才能。什麼人的性格能夠勝任什麼崗位,萬博老師在Quattroporte演說思維中提到很多,例如:挑選人才前,望聞問切,孔子在論語講的,視其所以,察其所安,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都是對人才的一種鑑賞方法。同時人大體分三種:視覺型,聽覺型,感覺型,視覺型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適合什麼樣的職位,聽覺型有什麼性格特徵,適合什麼樣的職務,感覺型的人有什麼性格特徵,適合什麼樣的職務,這都是基於對人心人性的瞭解。
思維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行為影響著他的能力,能力在身份定位後是可以別激發出來的,這個委任等同於定領導班子,職責分工,身份定位。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貢獻自我價值,每個人都在找重要性,領導人不能給到團隊這種精神的需求,這是隱藏在人潛意識裡的一份自我價值的內在需求,需求有被賞識,被認可,被理解,被鼓勵,被讚美,被需要,自我成長等等,無視精神需求,當然只會關注物質需求,給多少工資做多少事?精神需求則是無形的動力源。這是激發一個人的能力的最好良藥。往往很多人知道卻是不能收到好的成效,每次只是你好棒,不錯,加油,這是打雞血,真正的高階讚美要讚美到行為下切到細節。
最後總結,把握人背後的需要去管理團隊,讓領導人事半功倍,領導人用思維教化引導人行動也是我們一輩子要修習的功課,懂得對人心人性的把握,對人內心需求的重視是一個團隊能不能走遠的關鍵,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愛惜。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弄清楚什麼叫領導力?
通俗地講,領導力就是帶動團隊,帶動他人行動的能力。或者可以說,若想領導團隊的行動力,必須瞭解到團隊的人為什麼行動或為什麼不行動?那就需要了解人性人心,瞭解人的動力,阻力。
那麼,人的動力是什麼呢?
1.人為價值而活著,團隊為價值而戰,什麼叫價值,就是跟著領導人有沒有前途有沒有好處,有沒有實現夢想的機會。所以,領導人要提升領導力,就要激發團隊的夢想,讓團隊覺得跟著幹有奔頭,有希望,有勁兒。
2.人性的需求是喜歡被認可,被尊重,被鼓勵,被愛,被接納,好玩,自我實現的需求,通常我們以為領導力就是打雞血似的團隊培訓,但如果明白人性的核心需求,就可以潤物細無聲地滿足和引導,放大人的需求,從而輕鬆帶動團隊的人心。
總結:人的動力包含物質需求,精神需求,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都要帶動,而滿足了基本物質需求的人群,要想領導他們,就要了解,滿足精神需求。人,是需求的產物。
那麼,人性的阻力是什麼呢?
1.人性喜歡尋求安全感,喜歡穩定,不喜歡挑戰,因而面對任務及目標時,人的本能會退縮,想到失敗的可能性,因此,領導人必須破除團隊的顧慮,激發團隊的榮譽感,夢想感,傳遞思想,讓團隊知道,實現目標後會帶來什麼好處,不實現會有什麼壞處,設定獎懲機制。同時,要思考,團隊是否樂意接受這樣的機制。
2.人性喜歡自我否認。因此,團隊領導須學會鼓勵,激勵人心,轉化潛意識思維,將團隊的人心從不可能框架轉化為可能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