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疆岐岐
-
2 # 生當璀璨如夏花
古代的皇帝是站在社會生態鏈頂端的,看各類影視劇和小說,我們也能看到皇家奢侈的用餐。但是,你以為皇帝真的就能為所欲為,想吃就吃嗎?
錯!皇帝作為封建王朝最有權勢的人,實際上也是一個王朝最頂樑柱的人,他的生老病死,一言一行都可能引發王朝的動盪甚至崩塌。所以,對皇帝的用餐,古代的宮廷也是有嚴格的規定的。
首先,皇帝是不能表露出自己喜歡哪個菜或不喜歡哪個菜的。皇帝用餐,一般菜品眾多,但皇帝最多隻能在喜愛的菜上吃三口,而且不能只在一個菜上吃三口,至少需要在三到五個菜上吃三口,剩下的菜吃一口或者兩口。當然,有一些在歷史上清心寡慾的帝王,會主動降低自己的生活標準,或者有些強勢的帝王,會不顧這些規矩,那麼只要他們一意孤行,還是可以想吃就吃的。
其次,皇帝吃飯一般要先等待一至兩個時辰。同樣是由於皇帝的重要意義,所以古代還有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宮廷制度,那就是試毒。一般由專門的太監,在皇帝的御膳做好後,先進行試吃。一至兩個時辰後,若是沒有不良反應,皇帝再吃。所以皇帝很多時候吃的都是“涼”菜。當然,也有例外,條件如上條。但是畢竟皇帝要比普通人惜命。所以主動去違反這一條的皇帝不多。
回到題目上來,皇帝吃不完的飯菜,一般如何處理呢?這要分幾種情況。
第一,皇帝有可能以賞賜御膳的形式賜宴給大臣,有的是在宮廷內與皇帝一起用餐,有的是可以打包帶回家自己吃。帶回家的就由大臣自己處理了。而與皇帝一起吃的,一般剩下的就直接扔掉了。
第二,當王朝財政緊張,皇帝要求自我約束時,皇帝會主動縮減自己的衣食用度,有的還會保留剩菜,下頓吃。當然,這個更多的是一種姿態,畢竟再窮的王朝也不差你皇帝這幾頓飯。
-
3 # 築造夢想家
據《史記》記載,皇帝一天兩餐,並非現在的一天三餐,早朝結束時,大概10點左右,會來一餐;下午3點左右再來一餐。這兩個正餐中間,會有各種點心,晚上也會有夜宵。皇帝用膳時間,沒有一個很具體時間,想吃的時候,一聲傳膳,成百到美味佳餚,將從御膳房擺到養心段,供皇帝挑選。所以做好的菜是一直在御膳房熱著的。當看到哪道菜,超過三秒,身邊太監就會迅速端到面前。
皇帝也是人,喜歡吃的也就那10幾種,而且都是吃兩三口,那吃不完的那些菜會怎麼處理呢?不外乎這3種:
1、倒賣出宮:古代京城有好多以皇家御膳為名,將皇帝剩下的菜相較好的,打折賣到這種餐館,有的順便再加工下,然後打著皇家御膳的名義,賣給各種有錢人。
2、賞賜他人:被賞賜的人,必須當面,站著吃完,而且還要大大讚賞菜的美味(即使有的人很厭惡吃皇帝的剩菜)。
3、撤下再上:掌管御膳房的大臣,時間久了,便摸頭皇帝的飲食愛好,喜歡吃的就10幾種,剩下的大部分根本就不看,所以講這大部分撤下,等下次用膳時再端上,這之間也巨大的利潤,就會被管控的人員所貪汙。
-
4 # 貴地瓜
皇上用膳自然場面大,擺譜,菜品多,滿漢全席,山珍海味,擺的滿滿當當,但這是逢年過節或重要場合才有的,大多數時候皇帝們不會太鋪張的,但皇帝也是常人,就一粥一飯一盞茶的肚子,長期吃太好太多膩呀,撐呀。
皇帝用膳食材頂極,費用昂貴,御廚掌勺,鋪張而不浪費,吃不了倒掉,皇帝富有四海也傷不起啊。怎麼處理,一般如下:
賞給皇子皇孫,後宮嬪妃,親信官宦,貼身太監等,也就是讓身邊人吃啊。
再者,以“折籮”的形式出售給皇宮外想品賞御廚手藝的百姓,注意!不是窮苦百姓,是有銀子的人。
也許你會問,皇帝的飯菜再好,也是他吃過的剩菜剩飯,口水呀~,皇帝用膳講究的很,有專人用公筷伺候,皇上入口有自己手裡的筷子,剩飯剩菜很乾淨的,“折籮”粉們放心享用吧。
回覆列表
賞賜給大臣,或者服侍自己的太監!但是菜太多,怎麼辦,有的人就把菜送至宮外的飯館出售!總之不浪費一點點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