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說中秋節開始於元朝,鄉間漢族民眾商議起義反元,為保密起見起事者於農歷八月十五做了很多餅分發給民眾,餅裡內含字條鼓動人家一起於某時統一行動去搶佔官衙哨所。後來為記念這次行動把餅稱為韃子,吃月餅為“殺元韃子”。
8
回覆列表
  • 1 # 山水1320

    中秋節顧名思義就是仲秋節,每年農曆八月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故名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八月節.月夕,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鄰國日本,越南,北韓,南韓等多國也有過中秋節的習慣,不過叫法有些區別。中國香港特區將農曆八月十六日定為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說法有異,中秋二字最早在"周禮"有記錄,一般認為中秋節始於唐初,盛於宋朝,到明清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傳統節日。但也有宋朝正式定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一說。

    自2008年中秋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飲桂花酒等風俗習慣,這種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南北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各民族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都有豐富多彩,各俱特色的節日活動。

  • 2 # 張頡Insist

    馬上就要中秋節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根據中國古代曆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由來

    一、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關於他的起源有種說法是,八月十五這天正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二、後裔與嫦娥的傳說。遠古時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賞賜仙藥。八月十五后羿帶眾人打獵,其弟子蓬蒙前去其家盜藥,后羿妻子嫦娥為保護仙藥,遂將其吞下。吃下仙藥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飛上天去,遲來的后羿只見到將要消失的嫦娥。後認為紀念善良的嫦娥,遂將這一天定為中秋節,意為:全家團圓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後羿與嫦娥可以團圓。

    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習俗

    吃月餅,寓意家人團聚的意味。

    祭月,中秋節祭月,是中國現代重要祭禮之一,在中國是一種非常陳舊的風俗。

    飲桂花酒,中秋之夜,仰視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甘美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用。

    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敘。

    燃燈,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習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

    走月,中秋之夜必需做的一個習俗活動。以寓月圓人亦圓之意,直至深夜方散。

    玩花燈,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遊玩的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美女談事情時,眼往哪看最合適、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