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伯齊
-
2 # 魁克泛生活
首先,確定一下題主所說的劉秀是哪個?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公元前5年-57年)還是西漢學者劉秀(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
朱鮪,字長舒。公元23年(地皇四年),擁立大漢宗室劉玄為帝,劉玄登基後拜朱鮪為大司馬。
所以說,題主應該表述的是漢光武帝劉秀與大司馬朱鮪的關係。
因為,如果是西漢學者劉秀他本名叫劉歆。公元前6年,為避漢哀帝諱,改名劉秀。劉歆是古文經學的繼承者,和他爹劉向主要是從事圖書整理編目工作的,曾與父親劉向編訂《山海經》。他不僅在儒學上很有造詣,而且在校勘學、天文曆法學、史學、詩等方面都堪稱大家,他編制的《三統曆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曆的雛形。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他是第一個不沿用“周三徑一”的華人,世有“劉歆率”之稱。公元23年,道士西門君惠預言劉歆上應天象,將復興漢朝,劉歆相信了此預言,又怨恨王莽殺害他的兒子,於是和衛將軍王涉、大司馬董忠合謀叛變,機密洩漏事敗,劉歆自殺。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劉玄即位為更始帝,任命朱鮪為大司馬。六月,攻克宛城等地的劉(劉秀之兄)聲望極高,更始政權諸將猜忌要謀害他。朱鮪、李軼獻計,誅殺劉和他的部將劉稷。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劉秀稱帝,揮兵攻打朱鮪鎮守的洛陽,朱鮪堅守數月,後在劉秀許諾不計前仇(朱鮪是殺害劉秀兄長劉演的主謀之一)之後,朱鮪投降,劉秀拜他為平狄將軍,封扶溝候。
有殺兄之仇的啊……殺兄之仇……殺兄之仇……,怎麼能愉快的相處?
我是魁克泛影視,致力於歷史題材節目的製作,從不同角度看待歷史,一起來了解歷代中國“一哥”。
提主到底要表達啥意思??
劉秀的大司馬啥時候是掛名的了,大司馬不是吳漢麼?吳漢怎麼掛名了。
你想說的是三公沒實權是吧,這是統一以後的事了,進文吏,退功臣。三公沒有絕對的實權,事歸尚書檯。
這是很好的結局啊,功臣都是高官厚祿,劉秀這種做法明顯是要保全功臣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於朱鮪讓劉秀自生自滅從何得來?
朱鮪一開始是新市兵的將領,後來和劉演兄弟的舂陵兵合一起了。
因為政權問題,朱鮪等人和劉演兄弟是對立的,他們出謀劃策殺了劉演,扶持劉玄登基。
後來劉秀韜光養晦請求去河北招服,朱鮪反對放他去河北,因為劉賜和曹丞相說情,劉玄打消疑慮放劉秀去河北了。
再後來劉秀經過波折在河北站穩腳,公然和劉玄對立了。
更始政權滅亡以後,朱鮪還堅守洛陽,劉秀援兵攻打的時候他不投降,其實他也想投降,但是因為之前陷害劉演兄弟,怕投降以後劉秀殺了他,只能死守,劉秀攻下他是早晚的事,只是劉秀希望減小損傷,在大局面前劉秀放下個人恩怨,不計前嫌,承諾不會殺他,他這才投降。
之後君臣相處和樂融融,劉秀真的做到不計前嫌,而且根據他的才能派給他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