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山居士明陽

    1.設定了繁雜的禮儀形式,有強烈的儀式感。以增加帝王的威信。

    2.禁錮百姓思想,君臣父子等級森嚴,加強了皇權統治。

    3.成為掌握話語權的人,打擊排除異己的理論武器。

  • 2 # liang來閒談

    其實儒家思想的利弊,早就被老子的《道德經》一語道破:“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大道廢,有仁義”正是封建社會處於亂世時的寫照。從屯田的出現、到均田制的產生,無不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低谷期產生的。也恰恰正是經歷過戰亂的人們,最為嚮往推崇“仁義”的儒家思想。

    政治上,歷朝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願意奉行儒學,原因只有一個——它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正如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是指在政權和國家上層建築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主張既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又能打擊地方割據勢力,對鞏固國家統一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其中的主張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嚴格等級關係,對待君主就要有君主“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忠心耿耿。

    經濟上, 儒家主張“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而封建社會的這個“本”就是務農,“士農工商”中,“農”排在第二位。

    倫理道德上,比如說家庭關係、尊師重道方面,儒家是十分重視的,因為道德在人們的生活中拉起了一條無形的準繩,讓大家潛意識的去遵從它。

  • 3 # 九源地本草精選

    先看儒家的思想是那些,找些我能想起來的說下吧,因為年輕時大概在1998年的時候,曾經痴迷過儒家文化,四書五經都系統的讀過,隨著歲月的流失,慢慢的忘了很多,還是有些刻在骨子裡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深刻。

    首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這個是華人骨子裡的思想,無數仁人志士為之終身奮鬥的目標,也是教給人怎麼實現宏偉目標的實現方法。這個也是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領先世界的文化基因,縱觀世界歷史,其他民族也就是一兩次領先世界而已。那麼中國呢?從周朝開始大概每700年領先世界一次,並且每次的領先都是帶給世界的文明和貢獻。這個不說大家也能知道。這個思想下,一個先把自己修好,然後治理好家庭,這個家不是現在的小家庭,當然理解小家庭也可以,就是先把小家庭弄好。這個跟現在的小康家庭一脈相承。小家庭弄好了,就是大家族了,這個家族弄了,就可以治國了,就是考取功名了做官治理天下了。這條思想誕生了封建的兩個制度,宗族制的族長制度和封建考試科舉制度。自己修好了,可以當族長,族長制度在封建社會改朝換代頻繁的時期,發揮著穩定社會基石的作用。可能對老百姓來說,誰當皇帝都不大重要,重要的是誰是自己家族的族長。科舉考試製度就不用說了,家裡錢讀書了,可以有個渠道為國家服務了,當然也有科舉不成,就學中醫的,也就是范仲淹說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也是治理國家人民身體的,治的另外一個解釋吧。

    其次是忠孝仁義禮義廉恥。這個八個字是規範一個人行為的,這個是做人兩條線的最高上線,當然下線就是不危害國家人民不犯罪。在這個思想下很多封建制度也出來,丁憂制度,舉廉制度,當然還有很多牌坊發放制度,鼓勵人民按照這個8個字做的。

    都說儒家是封建社會服務的工具,縱觀四書五經,沒有一條提出來為封建社會服務的,只說自己怎麼做人,怎麼治家,怎麼忠於國家,一個人能做到其中一條就是一個不錯的人了。這個思想被封建歷代統治者拿去演變成各種治理國家的制度為國家服務,跟儒家思想沒大關係。

    讓我們一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路上奮鬥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儘自己最大努力!

  • 4 # 九天劍魔之九天鳳舞

    儒家思想給封建統治提供了理論性,鞏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初期把人民思想凝聚起來,有利於國家的穩定,社會的安穩。後來對人民國家就只有禁錮作用,中國封建社會太漫長導致中國落後西方很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經常有紅屁屁,是身體有什麼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