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下雪天愛

    舂米,談不上什麼工藝,過程也並不複雜,但絕對是個力氣活。一口臼,用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它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於 70 ~ 80 公分。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臼內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於清掃。在臼的上面,架著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碓”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杆,就像玩雜技的“翹翹板”中間支撐那玩意兒,“碓”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到“碓”尾並將其向坑裡踩壓下去,“碓”頭即抬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抬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便是舂米。碓臼上面橫著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時會連續不斷跑跳著舂了起來;有的還在“碓”頭上綁塊石頭加重,舂起來更有力。這樣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於提高加工質量,《太平御覽》就曾有記載:“後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桓譚《新論》)但一臼米舂下來,人早已經汗流浹背。所以,舂米是男人們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氣力的強漢子才能夠勝任。

    後來,為了省力,人們發明了“水碓”,就是在河邊建造上述這樣一個工具,利用水流的力代替人工。記憶中的上世紀七十年代,還能看到這樣的物件。

  • 2 # 絔於

    先秦時代人們常吃的粥飯是黍、稷和菽。黍和稷統稱粟,菽是豆的古稱。當時稻米和麥子都是珍糧,一般人不容易吃到。而且要吃麥子,也不能粉食,只能粒食,把小麥仁蒸煮成麥飯、麥粥吃,因為石磨還沒有出現。 春秋末期,公輸般創制了石磨。石磨用來磨礱穀物,既能磨脫穀物皮殼,又能作進一步加工,使小麥的麩皮從麥面中分離出來,做成了麵粉。

    近代多數是用鐮刀收割後在平整地上晾曬乾,再用圓柱形石磙碾壓出粒,除去秸稈後用木鏟(類似現代用的鐵鍬)揚起,靠自然風吹去外殼再用石磨。

  • 3 # 開心研習舍

    最早的時代就是用兩塊石板把穀子夾在中間相互摩擦,使穀殼和大米剝離,然後趁著有風的天氣在穀場上向上拋灑,風把輕一點的穀殼吹走,重一點的大米就留了下來,這種原始方式效率很低。

    後來,古人會做一個大型的石臼(就是像大型石碗的形狀),將穀子放在裡面,再用木槌或石錘來捶打,這就是舂米,然後又發明了“風車”,還是利用風力來分離穀殼和大米,這種方式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

    再後來,人們在地上做一個圓形的石槽,直徑大約5米左右,再作兩個石頭輪子,用木頭做架子,利用牛或驢來拉動石頭輪子在石槽裡滾動,來剝離穀殼和大米,還是用“風車”來分離穀殼和米。這種方式一直使用到60年代。

    現在,這一切工序都是機械化了。

  • 4 # 鄂東三農

    問題:古代人是如何加工食用小麥玉米小米這些糧食的?

    答案:人類的出現時是以漁獵和採摘野果為生,在神農時期開始種植五穀。當時是利用火燒熟五穀種子或生食。在先秦時期,普通百姓只能利用石制或陶瓷鍋將五穀雜糧煮熟食用。自魯班發明了各種木石器和金屬工具後,在貴族上層社會,利用石臼樁谷碾米,利用石碾石礳加工小麥、玉米、大豆等等,變成大米、麵粉,變成漿糊,煮熟後有利於食用和人體的消化吸收。

    在秦漢時期,農業和手工業非常發達,生產力有了飛速的提升,人工石碾石礳石臼,大量出現和使用,後來發展到大型牲畜和水作動力,如牛、騾、馬等牲畜拉礳拉碾,有水車帶動石礳碾等轉動加工糧食。能把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變成大米、麵粉、漿糊等糧食製成品。由於冶金業的出現和興起,一般百姓都可利用金屬鍋烹調加工的糧食製成花樣繁多的食物,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人的身體健康程度日益向好的方向提升,人民的壽數也相應地提高了。

    總之,這樣以人工、畜力和水力加工糧食為生活從出現之日起,延續到近代以至解放前後止,才被先進的機械化潛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人的古今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