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0352861526
-
2 # 佩子臨
無論是做科研,還是當明星,都是非常困難的,在人群中都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相比之下,明星在人群中的比例還要更低一點,但如果是科學家和演藝明星的話,那麼這個數量級差不多就對等了。
那麼,這個問題可以轉化成:想掙錢的話,是當科學家好還是當演藝明星好呢?
毫無疑問,通常情況下是當演藝明星更掙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一個人掙錢的多少取決於你能直接滿足多少人的需求,而和其他因素無關。注意是“直接”,不是間接。為什麼梅西一年收入幾千萬美元?為什麼鹿晗吳亦凡出場費幾分鐘就上百萬人民幣進賬?因為他們有流量,這個流量就是粉絲。每週都有人期待看梅西的比賽,他只要一出場,就可以直接滿足好幾億球迷的需求;每天都有粉絲刷微博,想看看鹿晗們最近又有什麼緋聞,出來一個戲,搶先看,這也是直接滿足了很多人的精神需求。
而科學家呢?大多數人的研究都是曲高和寡,非常高深的研究,雖然很重要,但是很難有什麼直接的用途。
最典型的就是搞數學的,搞物理的這種基礎科學研究的,和現實世界聯絡並不緊密,雖然對人類的未來很有意義。
而錢,也就是資本,是非常短視的,會迅速向目前能量最高的人群聚攏。
其次,科學家如果要掙大錢,也並非不可能,但是難度要比明星大多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吧。這個諾貝爾就是做科研出身的,是瑞典的一個炸藥專家。
這個炸藥要想威力大,就要不停做實驗,調整配方,很危險。諾貝爾呢,就是一個科學狂人,從來不懼怕這些,好幾次都是做著實驗,忽然一聲爆炸,人們看到他衣衫襤褸地一臉漆黑地從濃煙滾滾的實驗室爬出來——這個危險程度,比明星從粉絲的包圍中衝出來大多了吧?
諾貝爾之所以後來有錢,主要還是因為他的炸藥能直接滿足市場需求,給那些開礦的帶來多少利潤啊。
也就說,科學家要想掙錢,不是看你做的研究有多難,而要看你的研究是不是最接地氣。
最後,科學家和明星要掙大錢,都要擺脫資本家的控制。其實文體不分家,娛樂明星和體育明星都是一樣的。最掙錢的體育明星和娛樂明星都不是靠體育和娛樂專業本身掙到最多的錢的。
比如娛樂圈,最有錢的肯定不是片酬最高的,而是黃曉明,或者泰勒斯威夫特這種商業運作最好的;體育圈最有錢的,也不會是梅西這種工資和廣告最多的,而是拳擊手梅威瑟,或者喬丹。
這些人都是靠娛樂和體育的本行起家,但是自始至終都會受到商業公司和經紀人的盤剝,比如泰森,之所以後來低谷,和經紀人關係很大,換言之好的經紀人對明星就關係很大,比如王菲的經紀人陳家瑛,也是很多王牌藝人的經紀人。
而科學家要掙大錢,障礙同樣很多。比如在一個專利保護不健全的國家,你的利益會被侵蝕;而最佳途徑就是從科研界轉行工業界,在那裡積累實際經驗,最後自己當老闆。實際上比爾蓋茨也是這一類人,他算是計算機語言最早的一批技術人員,最後轉到管理的崗位。
-
3 # 說酒人
所有發言,均屬個人意見,如果有什麼不適的,那就不適了!
首先,先把科學研究和明星區別開來。王健林有句話,在他們的眼中,明星,只是一件商品。而科學研究,是創造新的商品!他們不是一個概念。
大家喜歡鋼鐵俠,其實就可以看出來,一句話,科學研究做好了,演藝明星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劉鑾雄,就是一個例子!!!
回覆列表
未來國家肯定是對科技方面與土地生產方面的投入,沒有科技與土地產生的產品,普通大眾生活出路受到制約,談何娛樂,溫飽問題至關重要,媒體對娛樂圈過份宣傳,對大眾的誤導是致命的,但願未來不會造就娛樂圈之類,讓它們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