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哲學卜卜為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者,本意指:統治階級只要保持住了本色本質而勿用“多餘”的言說,“多餘”的作為,自然會有很多百姓大眾圍聚而來(蹊:腳步和圍繞也)。

    你可以將此引伸到“教育”;你可以將此引伸至“企業”。

    當然,若真要“修身”有果,則並非任隨誰誰誰,而可以“進入”的。

    “聖界”,既是“凡夫俗子”可以進入的。又不是“凡夫俗子”可以進入的。

    關鍵在:無我。

    自己先丟了“自我”,然後,你便會看到有一扇門便,己悄悄開啟……

  • 2 # 矇昧泰晤士

    理解非常正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字面意思是"桃李這種果樹不言不語,可樹下自然而然就走成了小道"。【蹊】,就是小道,小徑。這個字也不算生僻,我們還經常用的如"獨闢蹊徑、黃四孃家花滿蹊"。

    桃李樹下為什麼走成了小道?因為人們羨慕桃李的果實啊,人人趨之若鶩,樹下豈不走出小路來?這是個比喻,用來說明一個人如果有德行,如桃李一樣令人羨慕,人們就會向他靠攏,自然而然他也就聲名鵲起了。

    那為什麼不言呢?因為磊磊碩果就是最響亮的回答,又何須再多言呢?一句話,就是閉嘴就對了。如果什麼都需要用話說出來,還要眼鏡幹什麼?行動永遠比話語有力量。

    當然,如果結的是臭果子,那人們又會繞道而行了。也不言不語,結果是惡果,練了一輩子葵花寶典,結果自宮了,那就完了。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就是大德,天地最有德卻從不言語。孔子也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夫子就是可愛,成天萌萌噠,他想做聖人,學天不言不語。

    李白說,"人生如逆旅",我們寄存在在這天地之間,如過客匆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如此短促,哪有什麼時間誇誇其談啊,不如不言不語修德行善,芳香四溢,自然就會在世間留下痕跡。

  • 3 # 布一手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樹、李樹雖不得言語。但它們滿樹盛開的豔紅桃花、如雪的李花,遠遠地吸引人群欣喜地走向它們,納涼吟詩暢懷。桃樹、李樹雖不得言語,但它們掛滿滿樹豔紅的桃子、李子,遠遠地吸引人群歡聲雀躍地走向它們,品嚐這甘甜的果實……

    如是,年復年,人們用來來往往的腳步踩成了一條小路,一條通往四方的路徑……

    而品德高尚、極具人格魅力的人士亦如那桃、李樹,用自然純真、謙虛低調、默默耕耘、實至名歸、高尚品德,吸引、感召著周圍的人、更遠的人們的內心。

    曹操在《短歌行》中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這種人格感召力的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春風冠集英”大到過往的無數偉人,小到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極具號召力的領導、德高望重的長輩、受人尊重的老師、自強不息的同學、朋友……他們無不像一盞明燈,感召著我們內心。

  • 4 # 蘇教版老高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有了好的品德,就自然贏得他人的尊重。

    此語出自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論》:“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意思是說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成熟時有了果實,人們會到它下面去採果實,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此語用來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飛將軍李廣就是這樣的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加強個人的自我修養。養成好的品德,從而影響周圍的人,形成和諧的社會風氣。當人們都以你為榜樣時,你自然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受到人們的景仰。這不是自我標榜的,這是個人魅力所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們都向品德高尚的人學習,美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就形成了,社會環境就變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錫紙鯰魚怎麼做?